儀慎親王墓

2019-12-13     滿族文化網

作者風聲水影

儀慎親王墓

「半壁店」作為村名,在北京郊區縣至少可以找到四處。密雲縣城西的半壁店(今在季莊),以辛西政變時醇郡王奕諜奉命擒獲八大臣之一的肅順而著名。海淀區的半壁店,歷史上有過果郡王府分支的小皇陵。再就是昌平縣的半壁店,以清高宗(即乾隆)第八子、親王中的老壽星永璇的墓地而聲名遠播。
清高宗(乾隆)第八子永璇,生於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十五日,母淑嘉皇貴妃金佳氏,上駟院卿三保之女。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封儀郡王之前,已受命管理雍和宮、武英殿、御書處事務。乾隆五十九年授宗人府宗令。乾隆六十年二月總理左右兩翼宗學事務。嘉慶元年十月和嘉慶十一年十一月兩次充任玉牒館總裁。乾隆四十四年永璇被封為儀郡王,嘉慶四年晉封儀親王。宣宗即位後對伯父儀親王敬禮有加,免去他叩拜之禮。嘉慶十三年三月諭曰「內廷行走諸王日入直,儀親王朕長兄,年近六十,冬寒無事,不必進內。」嘉慶十六年三月巡幸五台,永璇奉命總理行營。嘉慶二十年七月命祭裕陵,阻雨還京,一度降郡王,罰王俸五年。嘉慶二十四年七月,上諭「朕兄儀親王年已七十有四,精神漸衰,……朕不忍煩勞長兄,致失頤養,嗣後止留內廷行走,平日不必入直。」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宣宗即位後,對伯父儀親王敬禮有加,命「召對宴賚毋庸叩拜。」道光八年正月,命紫禁城乘轎,加俸銀五千,示親親敬長之意。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初七日,儀親王永璇薨逝,享年87歲,道光帝賜銀五千兩治喪,親臨賜奠,諡曰慎。永璇嫡福晉章佳氏,大學士尹繼善之女,側福晉王氏。

道光十二年永璇去世,享年87歲,諡號慎,葬於昌平縣的半壁店。

昌平縣半壁店的儀親王永璇墓,坐北朝南,依次建有月河、神橋、石牌坊、碑樓、宮門、享殿、月台、大寶頂,周圍砌有紅牆。紅牆內外廣植松柏樹。 在昌平縣半壁店儀親王永璇墓西南,隔著大道有小宮門一座,亦是坐北朝南,外有石橋,橋北建有碑樓,內立馱龍碑一方。宮門與紅牆相連接。院內正中是三間享殿。享殿後月台之上為儀親王永璇之孫、儀郡王綿志第四子郡王銜多羅貝勒奕糹因的寶頂一座。小宮門西南有土山子一座,也有小寶頂,有人說是儀親王府太監之墓。 1924年,儀親王永璇後人將豐壁店的松柏樹和磚瓦全部賣掉,石牌坊也讓鏈車拉走了。1925年又搞了「起靈」。據說打開地宮石門時,停在石床上有靈柩兩口,骨殖完好,有許多殉葬品。如今,儀親王墓前神橋還在,石欄板已無。地宮的漢白玉石已被起乾淨,地宮舊址挖成了簸箕形狀,三面牆壁如同刀切的一樣平平整整。地宮東北有一片柏樹林,是徐家墳遺存。小宮門舊址有石橋殘存,還能見到一眼水井,井口很小,如同故宮的珍妃井,井內有清水。

 昌平縣半壁店的儀親王永璇墓,坐北朝南,依次建有月河、神橋、石牌坊、碑樓、宮門、享殿、月台、大寶頂,周圍砌有紅牆。紅牆內外廣植松柏樹。照應墳地有安姓等葉戶。

儀親王永璇薨逝後,其長子綿志承襲儀郡王,但—年半後去世,事年68歲。因儀親王永璇墓地尚未竣工,儀郡王綿志墓在北京西郊建設。

滿族文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ISNAG8BMH2_cNUgKx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