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文
花40萬寫2000米書法,借80萬畫7500米畫,貪大求長卻只為上吉尼斯!
2000多米書法長卷展覽現場之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書畫界出現了一種「貪大求長」的現象,書畫家的作品尺幅越來越大,這樣的作品不僅花費的時間久,經濟投入大。作品反而「大而不當」。
孫玉清7500米巨畫展示現場。
比如寫書法的,一個書法家為了寫出好作品,花個5年10年的時間苦練,這很正常。但是,反過來就覺得彆扭了,四川樂山一位70歲老人韓思一為寫一件書法長卷,寫了五年,光用絲綢和墨汁等就花費了40萬。因為找不到展覽的場館,四年前就寫好了卻一直擱置在家裡,這次只好放到四川樂山嘉州綠心公園的環線上,供逛公園的人觀看。
韓思一展覽的書法長卷。
為此,很多網友提出質疑,用5年時間寫一幅書法長卷,是不是有些奢侈?最關鍵的是,書法是講究節奏和韻律的。書法長卷從右到左徐徐展開,那字裡行間,留白與線條之間,都是有一股氣韻瀰漫期間,不是一氣呵成,至少是一個整體。那這5年,怎麼個一氣呵成,怎麼讓這股氣韻始終延綿不斷。
2000多米書法長卷展覽現場之二。
還有網友提出,儘管抄寫了80000多字的《莊子》一書,但也用不著寫2000多米長啊,只要字不寫得那麼大,搞個一兩百米就夠嚇人了。你看現在多麻煩,拍個照片都要用無人機航拍,拍出來的不是書法,就是一條羊腸小道。
2000多米書法長卷展覽現場航拍,道路右側黃色部分即是書法長卷。
如果是人家玩玩也就算了,關鍵是他不是為了玩!首先他為寫這長卷,分別寫了甲骨文、金文、璽文、大篆、小篆、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等十餘種字體,很是認真。其次,他為抄寫這幅長卷無論是用了5年時間,還是花了40萬,都是很認真,絕對不是玩玩而已。還有,最見耐心的是,要把這80000多字轉成繁體字,有的還要變成甲骨文、金文、璽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比如說對草書寫法是很規範,一部《草書字典》就厚達3000多頁,要從中一個字一個字找出來。就這三點可以肯定人家不是為了玩,是有目的的。那又是為了什麼?
寫2000多米書法長卷的韓思一老人。
據老人說,他寫2000多米長書法長卷就是為了申報金氏世界紀錄。你先別覺得可笑,還有一位比他更牛,他花了三十八年時間,借錢80萬畫了一幅7500米的長卷——《盛世牧歌 中國夢 萬里山河復興圖》。在這幅畫中一共刻畫了8000位從古至今影響中國歷史進步和發展的人物,號稱「中國第一長卷」。
孫玉清畫的畫作。
他就是安徽阜陽一位59歲教師孫玉清,為了創作這幅長卷,38年來到各地去寫生不知吃過多少苦,還欠下了80萬的債。但是讓很多人想像不到的時候,他在完成這幅畫作後,和韓思一一樣想申請世界吉尼斯紀錄,因為交不起相關費用而作罷。
巨畫中的神農氏畫像。
這次,孫玉清把7500米長的畫卷全部在一個學校的操場上展示,再次提出了韓思一的想法。對孫玉清負債還想再申請吉尼斯,一些網友很有想法。認為就算申請成功了,對改變負債的現狀,還是對他的創作提升,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
韓思一老人說出的原因。
一些網友認為,這兩位不僅是「貪大求長」的典型,而且長時間花巨資創作巨大的作品,卻只是為了申請上世界吉尼斯紀錄,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7500米巨畫展示現場。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