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韓國的男性空前憤怒,口口聲聲被冒犯,被醜化,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金智英」。
在小說里,在電視里,她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家庭主婦,雖然也曾受過高等教育,也曾有過體面的工作,但家庭和孩子「更需要」她,金智英不得不退出職場,囿於廚房和客廳,在日復一日的煙燻火燎中日漸枯萎。
當她的犧牲被視作理所當然,當她的身份成了陌生人口中的「媽蟲」,她要怎樣才能找到「出口」,走出自己的圍牆?
給你們找好了資源,戳圖片可觀看電影哦
PART
01
成年人用「犧牲」來塑造女孩
韓國作家趙南柱在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寫了一句話,「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諷刺的是,看完同名電影我們發現,周圍的世界一直在盡力折斷「金智英們」的翅膀。
比如父親。金智英在公交車上遭咸豬手,怕得崩潰大哭,匆匆趕來的父親卻怪她,「你幹嘛去那麼遠的補習班?穿衣服要得體一些,你看你裙子多短,還有不能逢人就笑。」
父親不愛么女嗎?未必,他只是習慣了重男輕女的思維方式,自然而然地歸罪受害者而已。
比如老師。姐姐從小獨立,和朋友們聯手抓了露癖狂扭送警察局,反被老師批評「不知羞恥」,沒有女孩樣子。
在成年人眼中,女孩應該被塑造成什麼樣子呢?大概是好學生,好女兒,好妻子,將來順理成章過渡到好母親,得到四面八方發來「好人卡」,仿佛人生圓滿。
「好」是一個褒義詞,但它沒有個性,沒有「我」,它被賦予的底色是「犧牲」——
你是姐姐,凡事要忍讓,明白家裡的資源弟弟將優先享用;你是妻子,婚後須打理一應瑣事,相夫教子安守本分……
女性的價值排序、功能屬性,即時服務於身份的轉變。
父親/弟弟甚至從來不在意自己喜歡什麼
然而電影最可悲之處,不是男人的性別歧視,而在於女性的推波助瀾。
PART
02
丟掉夢想的「金智英」被囚禁了
父親、兒子安坐客廳看電視,母親、兒媳婦忙裡忙外,這樣的畫面似乎是萬千家庭的日常。倘若遇到兒子良心發現,願施以援手做家務,婆婆還要陰陽怪氣的嘲諷,「我的兒媳婦,真是有個好丈夫啊~」
婆婆們想像的婚姻模式,只有兩種,男主外女主內,男女主外女主內。
家務,理所當然劃歸到女人的責任範圍。因此,當體貼的丈夫打算申請一年育兒假,以鼓勵金智英重回職場時,婆婆大發雷霆,「讓老公請育兒假,在家看孩子,像話嗎!」
不像話?所以讓能力同等的女性生孩子、養孩子,退出舞台,就是一件理直氣壯的事情嗎?女孩們年輕時心懷嚮往,控訴性別偏見,一旦做了婆婆,竟迅速調轉槍頭對準新的年輕女孩,渾不知自己輪迴成了偏見的擁護者。
從小到大,金智英的枝葉被反覆修剪,漸漸習慣被裹挾,從而無限縮小自己,壓抑自我。尤其是做了媽媽,她們甚至失去名姓,統一以「某某媽媽」冠之。誰又關心媽媽們被藏起了什麼樣的人生?
英浩媽媽,解數學題會心安的首爾大學理科生,自嘲當初那麼拚命學習,是為了有一天教孩子九九乘法表;
寶藍媽媽特意考了表演系,這樣給女兒朗讀課文會更有表現力;
雅英媽媽金智英,讀了國文專業,期待有朝一日成為作家……
每個「金智英」都弄丟了夢想,收斂一身鋒芒,從此把家庭當做全世界。
眼前永遠堆著做不完的家務,耳邊隨時會響起孩子呼叫媽媽的聲音,這樣的生活不是金智英的嚮往,她常常感到狼狽,「作為別人的媽媽,別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時候呢,我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麼地方,總覺得越過牆壁就能找到出口,但有時候我會想說,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出口。」
每天太陽下山時,光照到臉上,心裡空蕩蕩。
PART
03
在喜歡的角色里自洽
金智英生病了,偶爾會變成另一個人,嘴裡冒出奇奇怪怪的話,清醒以後又會失去記憶。
陷入繁重家務的金智英,滿臉呆滯,一身暮氣沉沉,母親曾寄語女兒要做一個「活潑」的人,只是她離這兩個字太遙遠了。
印象中,金智英的「活潑」大多與工作有關——畢業接到大公司「合格」的通知,被領導特意叫到辦公室表揚業務能力、老公表示願意休育兒假,那個情境下的金智英,笑容都在發光。
她的土壤在職場,無論身負什麼角色,處於哪個階段,只要有一線機會,金智英總是卯足勁兒證明自己,「我能做到。」
我們從不否定有的女孩願意屈從現實溫暖,享受家庭生活,將全職太太做到極致也很令人敬佩。只是太多像金智英一樣的女孩,分明有鴻鵠之志,卻被鎖進金絲籠,退化成別人口中、依附老公生存的「媽蟲」。
反抗的人會變成什麼樣呢?金智英的上司金組長是公認的女強人,產後一個月就復職,代價是「犧牲」媽媽的自我空間,請她來幫忙帶娃,而自己放棄成為好媽媽、好老婆、好女兒,下狠心撲在工作上。
但金組長再拼,晉升速度仍然遠低於同期的男同事,蹉跎多年,她為自己找的新出口是——創業,公司取名叫做「春風」,可是女性的春風什麼時候吹來呢?
電影倒數幾分鐘,金智英在專業精神科醫生的幫助下獲得治癒。她甚至如願成為一名作家,寫了一本書:《生於82年的金智英》。
金智英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如果錯了方向,停下來就是進步。
無論是家庭主婦,還是全職太太
做自己喜愛的事,真正「活潑」起來
從此入目成趣
月色溫柔,煙雨好看
韶光不負。
文丨首席記者 龔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