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皮膚護理原則

2019-09-17   醫學護膚叢醫生

乾燥=濕度+溫差

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都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點是皮膚最乾燥的——換季時期。

排除過敏症狀,你感覺皮膚乾的更多是因為氣溫變化無常,而不是因為空氣本身的乾燥程度。

皮膚被刺激是什麼意思?

想像一下 ,你在炎熱的酷暑暴曬數小時後進入空調房皮膚是不是會立刻變得緊繃?

你在寒冷的動態戶外走進一個乾燥溫熱的房間,皮膚也會瘙癢刺痛。

換季,就是在反覆著這樣一個冷熱交替的過程,嚴重影響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

皮脂腺、汗腺的分泌是受人體神經控制的,當你受到陽光的侵襲時,會流汗會出油來保護你。

當你在外部環境寒冷乾燥的地方,汗腺會減少分泌以保證體內存有足夠的水分。

當你在冷熱交替的環境中,皮膚一時間分辨不清自己該做什麼,導致功能紊亂,出現瘙癢、過敏等症狀。

人在身體不舒服時,本能地總想做點什麼。

比如癢了就撓,嘴唇乾就舔,有痘痘就想擠。

這些行為雖然可以暫時緩解不適,

但並不會解決問題,

反而可能給身體忙中添亂。

當你皮膚瘙癢乾燥的時候你第一反應是什麼——洗澡洗臉。

癢給人的感覺就是身上有髒東西,必須洗掉!

於是,把臉上的皮脂洗得乾乾淨淨,皮膚越來越干!

有的人甚至想:乾脆去個角質,來個徹底清潔!

這樣的同學估計離敏感肌已經不遠了!

清潔產品已經成為中國皮膚問題的元兇之首了!

乾淨≠健康

愛乾淨是好事,但乾淨不等於健康。皮膚角質層恢復期是28天,很多敏感肌女生,嘗試一段時間不洗臉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研究所的駱丹教授給童鞋們總結了關於洗臉的誤區:

1.認為潔面是護膚的第一步,且是最必須的

2.認為皮膚洗越光亮就越乾淨

3.認為油性皮膚必須徹底清油

4.認為風吹日曬回來必須徹底清潔

5.認為電腦螢幕前工作後必須好好洗臉

6.認為卸妝需要加倍用潔面乳加倍水溫

7.認為去死皮-磨砂膏,甚至電動牙刷般的洗臉神奇才能洗乾淨

駱丹教授總結了五點幫助改善恢復肌膚屏障:慎用清潔產品、慎用香皂、慎用含酒精化妝品、慎用去角質或磨砂類產、減少不良生活習慣:如較熱的水洗臉。

補水保濕

如果你現在學會了洗臉,那麼下面的文字才對你有用——我們來談談補水保濕。

當天氣乾燥、天然保濕因子不足、正常皮脂或封閉性的保濕劑不足的時候,角質內的水分就無法留住,傾向散失到空氣中,這時候就會出現皮膚乾燥的現象(最常以輕微脫屑或出現暫時性的細紋表現),而皮膚乾燥又會進一步影響角質的代謝過程。大家趕快回去複習角質的四大流程,如果過度乾燥,讓角質流程受影響,那麼上面提到的天然保濕因子還有角質間的天然脂質的合成都會跟著出問題,所以乾燥這件事情會讓你的「油」跟「水」都變少。

有時候我們會從保養品中補充一些可滲入角質層的潤濕性保濕劑成分,或在皮膚表面塗抹一些像是膠原蛋白、玻尿酸這類的大分子潤濕性保濕劑,這些成分分別可以在角質或者是皮膚表面多抓住一些水分。但這還另外需要一些偏油的密封性保濕劑(常見、角鯊烯成分),否則抓住的水分還是會散失到外界環境中喔!

想要做好保濕,最重要的是維持角質層中的天然保濕因子與生理性脂質和表皮的皮脂在平衡的狀態。看到油膩的皮膚,大家常會覺得不開心就過度清潔,但最後常常弄巧成拙,反而讓皮膚越來越干,但也沒變不油。如果真的太油,可以調整生活習慣,或合理使用抑制皮脂腺分泌的產品或藥品。如果是疾病的狀態,通常不是單純自己清潔、保濕就可以處理的,在醫療人員的指導與治療下,多管齊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這樣再不懂,那就是這句話:缺水就補水(視膚況選擇潤濕性保濕劑或封閉性保濕劑)、缺油就補油(看是皮膚表面還是角質間的生理性脂質)、油多就控油,角質屏障不健康就是修護皮膚屏障,有病就要看醫生!

本文來源:醫學護膚新概念,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