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學會指數估值

2019-12-25     小狗錢錢錢

指數估值表被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各指數有沒有優劣排序。除了分成了三組,在排序上真的沒有先後之分,完全是隨機狀態。

估值表在分類欄有三組,分別是穩定型、成長型、周期型。

如此分類的原因是根據指數的屬性不同,所用的到估值方法不同。我們會發現各金融平台或各大V發布的指數估值數據各有不同,產生差異的原因就是出在估值方法上。

大部分平台判斷低估高估基本上是依據的估值百分位,有的是按照市盈率百分位估值,有的是按照市凈率百分位估值,有的是按兩者算數平均值估值。

再加上各平台在計算市盈率和市盈率的時候所用到的數據也不一樣,這就導致各個地方的估值數據並不統一。

不過大家不要慌,估值本身是無法做到絕對準確的,估值是模糊的正確,模糊的正確勝過精準的錯誤。

估值表里的數據主要來自理杏仁,理杏仁會保障數據足夠準確,不過數據量過大,難免不會出現誤差,我對理杏仁的數據準確性還是信得過的。

估值表中三類指數用到了三種不同的估值方式。

穩定型的指數主要是以盈利收益率作為估值指標。盈利收益率大於10%的時候值得投資,這是源自格雷厄姆的思想。債券基金平均收益在4%-9%,取平均值6.5%,當盈利收益率小於6.5%時可以賣出股票基金買入債券基金。

成長型指數基金主要用的估值指標是市盈率,市盈率是市值與盈利的比值,市盈率是股票投資中用到的最多的估值指標。

大多數平台判斷高估還是低估基本都是通過估值百分位來定的,比如百分位處於20%以下為低估,處於80%以上為高估。當然你也可以定30%和70%這個標準。更保守的話也可以定10%和90%。

但是估值百分位的方式有局限性,比如某些指數的歷史時間不長,還沒有經歷過一輪完整牛熊,這個時候估值百分位的參考意義就不大。

另外一方面市場越成熟,估值會越低,隨著市場的成熟,未來估值中樞會呈現逐步下降趨勢,如果還是完全按照歷史估值去判定未來的估值就難免有些片面了。

市凈率估值百分位的方式也有以上這些局限。

周期型指數因為其盈利極其不穩定,盈利和股價的變動並不同步,市盈率用在周期股上會失效。

比如券商在熊市的時候盈利比較差,甚至有可能是虧損的,這個時候雖然股價不高有投資價值,但是市盈率反而會變得極高。等到牛市,到了券商盈利好的周期里,因為盈利上漲的會非常快,公司已經很貴了,但市盈率反而會下降。

所以,對於有明顯周期性的指數我們可以選擇市凈率這個估值指標,市凈率是市值與凈資產的比值,一般周期類公司的盈利是不穩定的,但是凈資產是相對穩定的。

大家經常會看到有些平台的某些指數估值百分位還很低,在我這裡可能就是正常估值了。有些指數的估值百分位已經很高了,在我這裡並沒有被標成高估,甚至還可能是低估的。

因為估值百分位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估值表中的低估和高估標準並不是完全按照估值百分位來的,還有一些其他的估值因素在裡面。

總得來說,估值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沒有絕對的準確,只有相對的正確,我們只要保證在大方向上不錯就可以了。

就像我始終確定牛市會來,但是我不必知道牛市具體會在哪一天來,因為我早已經做好了它來的準備工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vpTP28BMH2_cNUgLR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