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處可逃」|警察已布下「天羅地網」!現場,司機因這個被「抓」了.....

2019-09-04     晉江經濟報


「電子警察」抓拍「開車打手機」違法行為,成為晉江最近的熱點話題。昨日,記者了解到,「電子警察」抓拍到的數量已大幅下降,從前天的400多起下降至99起。但路面形勢不容樂觀。昨日,晉江交警三中隊開展「開車打手機」現場專項行動,10分鐘就查獲4名司機。

交警上路查 10分鐘抓了4名司機

10時21分,福興路冠科科技園門口,一輛車停在掉頭區的快車道上,司機正在看手機。交警立即上前檢查,該司機解釋:「我找不到路了,所以開手機看一下導航。」

交警告訴他,即使停車看導航,也要將車停在路邊的安全位置,停在掉頭區的快車道上,非常危險。

幾分鐘後,福興路梧桐燈控處,紅燈剛亮起,一輛小貨車司機和一名摩托車司機幾乎同時拿起了手機。交警將兩人攔下,貨車司機一直喊冤,反覆地說:「我沒有玩手機,我就是把手機拿起來聽一下語音,我這不是打電話。」

摩托車司機也振振有詞:「紅燈亮了,我看手機里有個未接電話,就回過去,不能讓對方等太久。」

10時31分,在和平南路公安局燈控,一名大貨車司機邊看手機邊停車。交警上前將他叫下駕駛室,該司機還一臉懵懵地問:「為什麼抓我?」當交警告訴他,開車不能打手機時,他才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我怕別人有急事找我,就低下頭看了一會兒。」

抓拍數量大幅下降 摒棄陋習從我做起

「每個被查的司機都有各種各樣的藉口,但是一旦出現安全事故,什麼樣的藉口都是蒼白無力的。所以,行車時安全最重要,千萬不能心存僥倖,希望每個司機摒棄陋習從我做起。」晉江市交警三中隊相關負責人表示。

昨日,記者從晉江市交警大隊獲悉,打擊「開車打手機」違法行為,交警將持續高壓態勢,每個月都會在19個街鎮開展路面打擊行動,形成「上天入地」的雙重治理。

晉江市交警大隊秩序設備中隊傳來一個好消息。經過本報多日宣傳,昨日開始,「電子警察」抓拍到開車打手機的違法數量已大幅下降。從2日17時到3日17時,24小時內抓拍99起,而之前39小時的抓拍數據為432起。


男子開車聊微信 刮擦奧迪車賠萬元

昨日17時10分,在晉江市長寧路上,一輛現代車刮碰了一輛奧迪車。19時許,記者趕到晉江市快處中心時,事故正在處理中。

奧迪車司機陳小姐稱,事發時,兩輛車並排行駛在長寧路最右側的兩個車道,突然,現代車快速右轉併入她的車道,將她的車撞了一下,「碰了之後,現代車開了很長一段才停下來。」

在快處中心,民警在調查中發現,現代車司機謝先生,在事發前10多分鐘內一直在跟人微信聊天。記者在謝先生的微信上看到,16時52分,他新加了一名好友,隨後開始和對方聊天。直到事發,對方向他發了11條信息,他則向對方發了13條信息。這些信息除了兩條語音,其餘都是打字聊天。

當記者詢問謝先生為什麼開車還要聊微信時,他不好意思地說:「說不清楚。」

據民警介紹,該起事故謝先生負全責,而事故車損初步估計超萬元。

快處中心:玩手機引發事故多 一天處理四五起

晉江市快處中心副主任許冬曉介紹,上個月,世紀大道發生一起事故,一輛小車在向右並道時,刮擦到一輛直行的車輛。通常這樣的事故,應由向右並道司機負全責。但是,並道的司機提出事故發生時,直行車輛的司機正在看手機。隨後,民警通過調查證實,直行司機事發時正在撥打電話,因此判定,該起事故中兩名司機負同等責任。

「現在快處中心平均每天處理事故40多起,至少有四五起是因司機玩手機引起的,以追尾、刮擦為主。」許冬曉說,一旦確認司機在事發時玩手機,司機將承擔事故中相應的責任。所以提醒司機朋友,開車時千萬不能玩手機。

晉江市區高清交通電子監控點位公布

「無處可逃」|警察已布下「天羅地網」!現場,司機因這個被「抓」了.....

昨日,晉江交警公布了晉江市區高清交通電子監控點位分布情況。據介紹,目前,晉江市區範圍共有54個高清抓拍監控探頭。

這些高清抓拍監控探頭中,抓拍違法停車電子監控共有23個,分布在世紀大道-長興路路口至石鼓路路口路段(萬達廣場、晉江體育中心、寶龍城市廣場路段)、萬達金街-全路段(萬達金街路段)等路段。

抓拍單行道違法行車的電子監控共有18個,分布在興德路-曾井菜市場西門路段(禁止車輛由迎賓路往興德路方向行駛)、永德路-曾井菜市場東門路段(禁止車輛由興德路往迎賓路方向行駛)等路段。

此外,其他13個高清電子監控,分布於新華街-市醫院大門路口(出市醫院大門禁止左轉)、迎賓路-瑞景·香榭花都出入口(出香榭花都路口禁止左轉)等路段

交警表示,除公布的交通電子監控點位分布,晉江中心市區在紅綠燈路口均設置交通電子監控,對開車打手機、闖紅燈、不按道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晉江中心市區沒有交通電子監控路段,車輛違法停車仍會被抓拍。

晉江交警提醒廣大駕駛員,「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請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安全文明出行。


本報記者:朱艷 秦越 通訊員_陳文豪 何茹蓮 劉鎧 吳婷婷 文圖 郭小梅 蔡長江

本期編輯:林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m5__GwBJleJMoPM8e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