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紅艷
這次,有幸來到蘇北的沛縣鴛樓,在街上行走真的很愜意,處處彰顯著鄉土氣息的鳥鳴和鄉音,這些都是無論你身處何方,也尋不到的最妥帖的安暖、詩意和慰籍。陽光明媚,冬日暖陽映照下,心無旁篤地在其間遊走,你的心就會隨著人流一起,浮游在令人亢奮的氛圍里。
沛縣鴛樓是鴛鴦樓的簡稱,現為鹿樓鎮副鎮區,1962年成立鴛樓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為鴛樓鄉。1990年總面積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76萬畝,總人口27923人,其中農業人口27212人,轄15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糧食總產達1073.5萬斤,人均占有糧食394.5千克。養殖業生產年收入達505萬元,同時也是全縣花生的主要生產地之一。
2000年4月8日區劃調整,鴛樓鄉合併入鹿樓鎮,成為鴛樓行政村,轄鴛樓、吳堤口、張莊、徐集、陳坑5個自然村。
鴛樓現為鹿樓鎮副鎮區,現鴛樓行政村有沛縣鴛樓衛生院,沛縣鴛樓派出所,沛縣鴛樓汽車站,沛縣鴛樓中學,沛縣鴛樓中心小學,沛縣鴛樓郵政局,沛縣鴛樓供銷社,沛縣鴛樓商業總店,沛縣鴛樓農村信用合作社,沛縣鴛樓商貿城,沛縣鴛樓糧管所等部門。
鴛樓也是鴛鴦樓的簡稱, 郝姓占百分80以上, 堂號是【曬書堂】。鴛樓集成立於1962年, 由張本清口集遷來, 開始每月農曆逢二,六成集, 現在改為逢單日為集, 大牲畜市場交易聞名周邊四省。
在我的記憶里,常會浮起那些紅磚做的平房,雖然簡陋,裡面也裝著人們的悲喜和日常。這些年來,人們的生活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他們的心裡,也如先前的房子一般簡單。
到達這裡時,為時尚早,整條街上看過去,來往的人寥寥無幾。
很多商家,都為即將到來的忙碌,提前做好了準備。
江蘇沛縣農商銀行。
布局良好的商店,一家接著一家。
剛採摘的紅富士蘋果是亮點,也是俺最愛的美味。
現在買些紅薯回家,熬成粥,味道甜中有香,香中有甜。
這是個不算太大的地方,但是物品是一應俱全,應有盡有。
鴛樓供銷商貿區。
十年前,我曾來過這裡,但此刻走在街上,發現兩邊的建築,多年不見,變化並不大。
每家商戶的門前,都打掃的比較整潔。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滿了家鄉的味道?
傳統的建築,簡單的生活,透露出最質樸無華的美。
喜歡老家的一草一花,一魚一木;喜歡故鄉的一月一殘陽,一樹一塘,不知你是否和我有同樣的感同身受。
從小到大,看過幾多春花秋月,夏草冬梅,四處奔波,或學習,或打工,或流浪,多少繁華世界,夢幻溫柔之鄉,從指尖擦肩而過。
時光變遷,回憶在歲月中流轉,慢慢沉澱,日漸豐滿……
各種各樣的漂亮絲巾,讓人愛不釋手。
質樸無華,溫馨和諧······用這樣的詞彙,來形容如此這般。
這裡一切的一切,你還找到最初的印跡嗎?
揀拾起童年的記憶,感受家鄉熟悉的味道。
無論你生活在一座華麗的城市,還是老家這個別有一番情趣的地方,你都可以尋找到那獨屬於你的靜美生活!
這眼前的一幕幕,每一個鴛樓人都看的熱血沸騰。
幾句熟悉的吆喝,一句鄉音,頓時感覺時間翻轉,一腳滑回少年時代,回到兒時窮並快樂著的童年時光。
每次聽到《故鄉的雲》,就好似感受到了老家的氣息。在這裡,我可以感受到家鄉那種原始的張力,和濃郁的鄉愁,老家鄉村的集市,永遠是我魂牽夢繞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