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麼避暑?戰國有冰箱,唐朝有空調房,宋朝喝冷飲

2020-05-30     也可自話

原標題:古人怎麼避暑?戰國有冰箱,唐朝有空調房,宋朝喝冷飲

夏天天氣炎熱,古人怎麼避暑的?其實很簡單啊,古人除了沒有電器,其他避暑方式跟上世紀80、90年代差不多,8090後應該都記得自己小時候怎麼避暑吧?

90後還好,畢竟那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電風扇了,80後或者再往前的70、60年代,許多家庭連電風扇都沒有,他們的避暑方式,和古人幾無二致,無非就是扇扇子、開窗戶,條件好點的有冰塊……也玩不出什麼花樣兒的。

散發開窗

孟浩然在詩《夏日南亭懷辛大》一詩中寫道: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古代男子束髮,而在夏日的夜晚,就會把頭髮披散下來,然後打開窗戶,找個幽靜的所在,享受自然風。

更早一點的晉代,陶淵明在《與子儼等疏》中也寫了相同的納涼場景:

「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

你看陶淵明,這短短十幾個字,就創造了「北窗高臥」、「羲皇上人」兩個成語。五六月正是盛夏,他北窗高臥,享受著自然涼風,簡直是神仙過的日子,自喻羲皇上,愜意無比,千金不換。

搖扇納涼

這是古代老百姓主要的納涼方式,古代把扇扇子稱為「搖風」,又叫「涼友」——你看這稱呼,真是浪漫極了。

但扇子也分等級,普通人家就用蒲葵編的蒲扇,這種扇子比較重,但風力大;條件好的用絹帛,重量輕,不費力,至於風力嘛,有微風就夠了,大戶人家也不會像山野村夫那樣甩著膀子扇扇子;文人墨客則會在扇面題字畫畫,以顯示自己的風雅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那就不需要自己扇扇子了,有專門供使喚的下人做這些事兒。

像諸葛亮、李白這種自帶仙氣的人,當然要用羽毛扇才能顯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李白詩《夏日山中》就寫到了羽毛扇: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但是李白嘛,連扇子都懶得搖,把衣服褲兒都脫光了,掛在山中石壁上,自己一絲不掛任由大自然輕撫自己的玉體,哼哼,什麼叫瀟洒,什麼叫風流?

喝冷飲避暑

古代雖然沒有空調,但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比如把西瓜放進井裡,一段時間後拿出來,清涼可口,堪稱冰鎮西瓜。

到宋朝時,冰已經是相對普遍的東西了,街頭巷尾都會有人賣冰水,一般是用金銀花、梅子這些具有清熱解暑的草藥或水果,用冰塊鎮一下,喝起來也非常清涼,蘇軾《菩薩蠻》就寫了一對小情侶,在夏日夜晚,一起吃冷飲的場景:

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按中醫說法,藕性涼,有開胃清熱的功效,而且藕微甜,吃起來嘎嘣脆,十分爽口,你看這對小情侶,一邊吃著冰鎮藕絲,一邊打情罵俏,真是對單身狗一萬點暴擊。

貴族的避暑方式

以上都是老百姓的避暑方式,跟貴族根本沒法比。

戰國時期的冰箱

出土於湖北曾侯乙墓中的「青銅冰鑒」,被視為戰國時代的冰箱,把冰塊放在冰鑒內,就能起到降溫的作用,而且不易融化。清朝皇室借鑑了青銅冰鑒,發明出一種木質冰桶,其用途和冰鑒一樣,但桶內用上了導熱性較弱的鉛或錫,能起到更好的隔熱效果,也可稱為清朝的木製冰箱了。

屈原在《楚辭·招魂》中也記錄了冰鎮飲料的做法:

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挫糟凍飲,酎清涼些。
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屈原喝的是米酒,在炎熱的夏天,把米酒濾掉酒糟,然後冰鎮一段時間,喝起來堪比瓊漿玉液。

唐朝空調房

唐朝貴族更厲害,他們在派人冬天會去河面鑿冰,拿回家在地窖中保存好——這種地窖非常深,底部鋪著厚厚的柴草,把冰塊整整齊齊地碼好,再用一層厚厚的柴草和泥土封上,保證密不透風,這樣的冰塊就不會融化。

到了盛夏,把地窖打開,取出冰塊放在房間裡,相當於製造了一個空調房,而且降溫效果非常好,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國忠當年就製造了這樣的空調房,他請客的時候,在宴席周圍擺滿了雕琢成冰山形狀的冰塊,冷得賓客紛紛表示遭不住:

「座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kuàng)者」。

纊是一種絲綢製品,挾纊就是把這種絲織品裹在身上,你看,其實古代人也和我們一樣,開空調的時候,蓋一層薄薄的涼被,才是人間天堂。

避暑山莊

皇帝除了享受空調屋以外,還有專門的避暑山莊,唐朝皇室修建了九成宮、翠微宮、玉華宮,清朝也有承德避暑山莊等。

唐朝的九成宮,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在這裡避暑的時候,發現有泉水湧出,於是唐太宗讓人在泉眼出砌上石檻,引導泉水流入。據說這一眼泉水清澈如鏡,味道甘之如醴,然後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寫,以記載這件事,於是便有了鼎鼎大名、被稱為「天下第一楷書」、至今依然被書法愛好者頂禮膜拜的《九成宮醴泉銘》:

「其清若鏡,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東流度於雙闕,貫穿青瑣,縈帶紫房,激揚清波,滌盪瑕穢,可以導養正性,可以澄瑩心神。」

你看,古人的避暑方式還是蠻豐富的,當然了,你若真要細究起來,那還是應該像唐朝詩人白居易學習:

《苦熱題恆寂師禪室》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心靜自然涼,不管你做不做得到,反正我是做不到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kuZZXIBiuFnsJQVBE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