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過福州佛跳牆,誰還敢說中餐不如日餐和法餐精緻(菲李漫畫)

2019-07-15   菲李

國宴,毫無疑問是中國最高規格的飯局,

對於一個吃貨來說,

能嘗到一道真正的國宴菜,

無疑是此生最大的幸福。

而對於一道中國美食來說,

成為一道國宴菜也將是一種巔峰榮耀!

但中國美食名菜實在太多了,

要成為國宴菜,

註定要經過激烈而殘酷的競爭!

因此一道菜只要能登上國宴一次,

就絕對夠吹一輩子了!

但還有那麼一些美食,

對於它們來說上國宴可是家常便飯。

而要說到最受歡迎的國宴菜之一,

閩菜狀元佛跳牆必須榜上有名!

佛跳牆被譽為「中華第一湯」,

深受無數外國友人喜愛,

在國宴上也是多次出現。

關於「佛跳牆」這個逼格滿滿的名字,

其由來也可謂是眾說紛紜,

坊間流傳的版本不下十種,

而菲李認為比較靠譜的是「蹭飯說」。

相傳在清朝時期,

福建布政司周蓮到某官員家蹭飯,

上司來了,這位官員自然想好好招待一番,

於是趕緊叫出自己的妻子,

讓她親自下廚款待周蓮。

因為不清楚周蓮的口味喜好,

這位官員夫人左思右想,

最後索性將雞、鴨、肉和幾種海產,

一併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

又給其取名「福壽全」,

結果周蓮吃得完全停不下來。

幾天之後,嘴饞的周蓮又想起了這道美味,

可是又不好意思再去人家家裡蹭飯,

於是就讓自己的衙廚鄭春上門討教,

以後天天在家裡給自己做。

結果讓周蓮沒想到的是,

鄭春是個有抱負的上進青年,

學會這道菜不久,就遞交了辭職信,

自個出去創業開餐館了。


而餐館的招牌菜就是這道「福壽全」。

靠著「福壽全」這道美味,

鄭春餐館的生意日日火爆,

不少文人騷客也千里趕來只為一嘗美味。

吃飽喝足之後,

不免有人詩興大發,

為這道菜提了幾句詩,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

眾人聽後不禁大聲叫好,

認為這兩句詩徹底體現了這道美食的誘惑力,

自此,「福壽全」更名為「佛跳牆」!


佛跳牆是否真的勾得佛跳牆,

我們不得而知,

但它勾得無數外國政要神魂顛倒卻是真事。

在菲李心中,

中華美食中有兩道「外交神器」:

北方的北京烤鴨和南方的佛跳牆!

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訪華,

佛跳牆就作為國宴招待國賓,

當時的國宴大廚,

為了把佛跳牆的葷香做到極致,

在灶上整整熬制了三天三夜。

1986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訪華,

佛跳牆又一次作為國宴菜招待英國女王,

據說伊莉莎白女王回國之後,

依舊對佛跳牆念念不忘。

外國政要的喜愛帶動了佛跳牆的國際人氣,

不少海外中餐館也趁機將佛跳牆作為招牌菜,

一度在國外掀起了佛跳牆熱。

在英國,

佛跳牆甚至被稱為「最貴的一道湯」,

畢竟是英國女王的同款,

人氣高也是正常的嘛。

首先是食材,

一盅佛跳牆就幾乎能讓你嘗盡山珍海味,

鮑魚、遼參、花膠筒、蹄筋、元貝、老雞、

鳳爪、蘭花蚌、豬蹄、瘦肉、花菇……

十幾種美味集於一盅,

每一口都是奢侈的味道啊!

有人說,那這不就是亂燉麼?

這可不對哦,

佛跳牆用料講究,做法更講究,

每一種食材都需要進行初步的單獨料理。

而在此後煨制過程中,

往往要花費至少十幾個小時的時間,

而且對於食材放入的步驟和時間也有要求,

何時放入哪種食材,用何種火候……

就是因為這樣耗時耗力的講究製作,

才讓完成後的佛跳牆,

各種食材之間既有共同的葷香,

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入口醇厚鮮香,

無愧「中華第一湯」。

曾經有人說,

中華美食不如日本料理精緻,

不如法國料理有藝術感,

但菲李只能說:

在中國,有很多像佛跳牆這樣的美食,

它們不僅味道出眾,在製作上也極具藝術感,

是一種真正集色香味美於一體的美食,

這不僅僅是美食,更是藝術與文化,

是獨屬中國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