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養成記》,不再俗的台劇

2019-09-23   北方公園NP



作者:木村拓周、偷你牛

來說說最近被頻頻推薦的台劇《俗女養成記》。這部劇目前豆瓣評分 9.2,收視率也打破華視電視台13年來的記錄。有很多人說找到了當時看《請回答1988》的感覺,還有一部分人說像《城南舊事》中對童年的回憶,只不過場景挪到了台灣。

劇情說起來又是一個俗套的「找尋自我再到自我和解」的故事。39歲的女主角陳嘉玲在台北奮鬥了近20年沒有積蓄,某個瞬間意識到與相戀六年的男友只剩下習慣,她毅然決定分手,與城市的牽掛已經剪斷,那就回到成長的地方休息一下。

此劇的演員陣容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一點。女主角由去年的金馬獎影后謝盈萱飾演,就是《誰先愛上他的》里的那位母親。男主角之一是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扮演賈靜雯老公的溫升豪,另一位男主角陳竹笙是《大佛普拉斯》中的肚財。

劇名的英文翻譯是「The Making of An Ordinary Woman」,雖然中文說成俗女很不入耳,但其實整部劇就是說的普通女性。女主通過回憶童年,讓那些不同時刻面對的困境得到了釋懷,心中也不再被這些磕盼所為難。整個設定和近期日劇《凪的新生活》有點像,都是女性對於自我的一場審視,不同的是《俗女養成記》是用童年支線來讓主角釋懷。

2012年《我可能不會愛你》得了金鐘獎,那是台灣言情劇最後一個高峰。自那之後,過去幾年收效較佳的電視劇,像《麻醉風暴》、《憤怒的菩薩》,要麼是快節奏的職場劇,要麼是懸疑推理。在國內這兩年《演戲攻略》《長安十二時辰》《小歡喜》這些口碑大劇的反襯下,台劇喪失了它的招牌品類之後,面目似乎變得越來越模糊。

但最近一年我們看到了台劇的新面貌。從上半年大獲好評的、圍繞無差別殺人案件和精神疾病的《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到描述刑滿出獄後人群生活狀態的《噬罪者》,再到這次的《俗女養成記》。創作者們開始在台劇中加入越來越強的現實關懷、對公共議題的參與和討論,這給台劇帶來了一種新的面貌。

影視工業的核心體系從港台遷移到內地已經很多年了,曾經我們覺得這對台劇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但現在看來台灣新一代的創作者找到了方法,在投資、劇組規模、卡司、製作都不如內地電視劇的情況下,利用他們的創作力和表達空間,給台劇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