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導言
李白(701-762)的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唐玄宗時代。
在尚未出山之前,李白就立下了宏偉的大志,他要像古代政治家管子、晏嬰那樣,輔佐君主,要讓國富民強,天下安定,海內清平。要實現這個理想,他必須成為宰相一樣的人物。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前往帝京長安。
開元十八年(730)左右,三十歲的李白第一次來到長安干謁,尋求達官權貴的舉薦。這次他大概在長安待了三年左右,大部分時間住在終南山等待機會,希望用「隱居」的行為引起朝廷的注意,但是並不成功,所以,他只好垂頭喪氣地離開了。
天寶元年(742),唐玄宗突然下詔徵召李白入京,這或許是玉真公主推薦的結果,這是一個轟動士林的消息,真是莫大的榮耀,四十二歲的李白覺得時來運轉,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一展長才,實現抱負。他興沖沖地來到長安,唐玄宗很喜歡也很賞識他,命他入翰林院待詔。當時的翰林院不屬於任何政府機構,它是皇帝安排特殊人才的地方,是皇帝的「私屬」,光芒四射,羨煞旁人。但是慢慢的,李白髮現,唐玄宗雖然賞識他,但似乎只是把他當作文學弄臣看待,這與他治國理政的理想實在差得太遠。再加上李白個性狂放,容易得罪人,有一些大臣不斷進讒離間,唐玄宗對李白的新鮮感逐漸淡退。最後,李白自覺實在待不下去,於是上表請求還山。玄宗正好借這個機會,批准了他的請求,並賜送他若干金錢,博得了禮賢的美名。
長安,是李白暴得大名的地方,也是他一生縈念難以釋懷的地方。盛唐時代的長安,它的魅力在於它給了無數人實現「理想」的「機遇」,同時也給人無限失望和創傷。這就是真實長安。讀懂長安,也就讀懂了李白的命運。讀懂了李白的命運,也就讀懂了盛唐,讀懂的長安。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初入長安
文 | 安旗
來源 | 《李白傳》
長安城的上元節,條條大街,燈火通明。朱雀大街兩旁的樹上還掛著各式各樣的燈,好像銀河降到長安城裡。朱雀門前的廣場上,搭了一座鰲山。這是一座用五顏六色的彩綢糊成的假山,山上有一棵數丈高的燈樹,山的上上下下,前前後後,掛滿了成百上千的花燈。山下是一座大露台,台上用綠色的彩綢糊成碧波汪洋的海面。男女伶人扮成黿鼉蛟龍,魚鱉蝦蟹,在碧波中翻滾舞蹈。到了午夜時分,突然鐘鼓齊鳴,笙管交錯,奏起了一曲曲的樂歌,鰲山上那棵燈樹上便噴出五光十色的焰火來,焰火過處還展現出一幅巨大的黃幡,上寫:「開元神文聖武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似乎全城的男女老幼都湧上了街頭,朱雀門廣場上更是人山人海。幸好東市還有鬥雞,西市還有賽馬,青年人中什九都被吸引到這兩處去了。幸好「西內」、「東內」還有專供皇家欣賞的西域歌舞,達官貴人都到那兩處去了。否則,大街上更是水泄不通。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在這萬人空巷之夜,在一個小客棧里卻有一個旅客,獨自對著孤燈,喝著寡酒。儘管旅舍內外,人聲鼎沸,他卻充耳不聞。
「走啊,走啊,到朱雀門去看鰲山啊!」
「聽說,今晚上要放宮女們出來看燈呢!咱到宮城門外去候著。」
「今天夜裡是『金吾不禁』,玩個通宵也不用耽心『犯夜』。」
旅舍里幾乎都走空了,只有一個客人兀自不動。然而他腦子裡卻也像大街上的人流一樣波濤滾滾。
「回去吧,有何面目見人?當初又說過那樣的大話:『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不回去吧,留在長安又怎辦?長安居大不易啊!」
「張垍是不會見我的了,許輔干那裡也不能再去,去了只會自取其辱。」
「陸調麼?萍水相逢,我怎好再去向他求助!」
大街上傳來一陣陣鞭炮聲、鑼鼓聲、隱隱如春雷的人聲。
「好個熱鬧的長安城啊!但是長安雖好,我卻沒有福分。長安的天那麼高,我為什麼感到氣悶?長安的地那樣寬,我為什麼感到狹窄?長安的大道那麼平,我為什麼走起來磕磕絆絆?長安的宮殿千門萬戶,我為什麼不得其門而入?……」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壺中的酒已喝乾了,桌上的燈也快滅了,出去逛的人都已陸陸續續地回店了。這個古怪的旅客反而站起身來,走了出去。
時過夜半,街上的人已稀稀拉拉,樹上的燈也滅了,有的已掉在地上。這個喝得半醉的人卻搖搖晃晃走向城市的中心。朱雀門前的鰲山已經熏歇燼滅,光沉響絕,只剩下一堆可怕的殘骸。廣場的地上鋪滿了垃圾,還有被人擠落了的鞋子。滿目狼藉,一片荒涼,什麼看的也沒有了,只有天上一輪偏西的圓月,在他頭上灑下寒冷侵人的光輝。他卻在廣場上徘徊,徘徊,好像在尋找什麼東西。是的,他在尋找,他在尋找他失去了的《帝京篇》、《皇都賦》、《長安頌》……他多希望能把它們找回來。他呆呆地望著朱雀門樓,望了好久好久。……突然,他疾步向它走去,幾乎是衝到它跟前,伸出拳頭在門上猛擊,又用頭在門上碰撞,同時發出悲憤的呼號:「開——門——來!」「開——門——來!……」在這空曠的廣場上,在這高大的宮闕下,在這厚約徑尺的大門前,他的力量和聲音顯得是那麼微弱,連守皇城的羽林軍都沒聽見,他們大概都醉倒在城門裡邊了。
從此,長安城的鬥雞場和賽馬場裡便多了一個賭徒。
由於出入鬥雞走馬之場,李白結識了長安里坊中的鬥雞徒。他們給他講「神雞童」賈昌發跡的故事:「只要被宦官發現你有鬥雞的天才,只要皇上高興,賞你個頭銜,你馬上就能平步青雲。讀什麼經史,寫什麼詩文,屁事不頂!」他們告訴他鬥雞的秘訣:「只要把狐狸油熬成膏子抹一點在雞冠上,再把一條帶鋸齒的鐵片縛在雞足上,對方的雞一聞著狐狸的氣味就不戰而逃,即使敢於迎戰,也必在搏鬥中被鋸片殺傷。保你每斗必勝!」
由於出入鬥雞走馬之場,李白又結識了長安的遊俠兒。他們向李白展示他們的吳鉤,不僅雪樣明亮,鋒利無比,而且藥水煉過,見血封喉。他們脫下衣服,露出一身的花紋,向李白大講他們的「英雄」事跡,如何託身權貴,胡作非為。
由於出入鬥雞走馬之場,李白又結識了駐守皇城北門——玄武門的羽林軍。這駐守玄武門的羽林軍是天子的勁旅,皇家的親兵。上自大將軍,下至小頭目,都是宗室貴戚子弟。他們向李白誇耀他們的龍馬、金鞍、玉劍、珠袍,誇耀他們執戟「東內」的威風,誇耀他們從軍臨洮的戰績,誇耀皇上對他們的寵信。他們對李白說:「你看凌煙閣上的畫像中,有一個是書生麼?」
李白覺得鬥雞徒所說的雖然是捷徑,但以鬥雞事萬乘未免太下作,實在有違平生之志。遊俠生涯雖然也使他有些神往,但依附豪門,仗勢欺人,也有悖古人扶危濟困之義。如能在羽林軍供職,倒不失為正道,至少在目前是可走之路。於是他便和羽林軍中人傾心交往,還寫了一首《白馬篇》送給他們。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一天,羽林軍的一個校尉,鬥雞獲勝,大請其客,把李白灌得酩酊大醉。等他醒過來,發現自己躺在旅舍里,價值千萬金的寶劍和駿馬全沒有了,錢也被洗劫個精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李白好久回不過神來,只有去找陸調。陸調說:「你怎麼敢和他們交往?……你這寶劍和馬是找不回來的了。你去找,恐怕還會找出更大的禍事來。」李白不聽,一則這兩樣東西丟得他太心痛,二則是他咽不下這口氣,三則他也不相信這長安城裡清平世界,朗朗乾坤,竟有這等事!李白便每日裡到馬市和賽馬場去找,一連多日,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一天,李白在街上忽然碰見一人,好生面熟。「這不是那天在酒樓上灌我酒的校尉嗎?但怎麼穿的是便衣呢?」李白想上前去問問,又恐怕冒失,於是遠遠跟著他,看他上哪兒去。到了玄武門附近,他好像發現李白在跟蹤,便折向西,直往城西北角走去。越走越荒涼,只見周太廟的遺址,漢靈台的廢墟……李白見不是去處,正想回身,卻聽得唿哨一聲,從一片廢墟中鑽出幾個人向他走來,霎時就把他圍住了。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李白說:「你們想幹什麼?
「你小子想幹什麼?」他們反而質問李白。
「嘿嘿,你小子吃了老虎心、豹子膽,竟敢到太歲頭上動土來了!」他們奚落李白。
「今天爺們兒要教訓教訓你,讓你知道這長安城是誰的地方,免得你再來胡騷情。」他們恐嚇李白。
「趴下,趴下,給咱磕幾個響頭再說。」「叫他從咱胯下鑽過去。」「還是揍他一頓痛快。」「咱吳鉤是吃素的麼?」他們亂吼亂叫一氣,好像一群惡狗。
李白兀立不動,氣得他一雙虎眼幾乎要冒出火,嘴唇幾乎要咬出血:「只恨我手無寸鐵……」
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他們中間忽然走出一個人來,擺了擺手,眾人便靜了下來,看來是他們的頭頭。他走近李白,帶著笑,歪著頭,把李白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後說道:「我替你向兄弟們講講情,饒了你。」李白以為他是好人,正想脫身了事。誰知那人又說道:「那你該怎樣酬謝我呢?聽說你和那饆饠店的雌兒相好?」李白說:「哪有此事?只不過去喝過兩次酒。」那人說:「我不管你去過幾次,只要你把她引出來,讓給你哥兒們玩玩,我就把這個羽林軍校尉讓給你。混得好,不消幾年就是五品郎將……」李白不等他說完,劈面就是一拳。眾人叫道:「這小子討死哩!」於是,蜂擁而上。但李白眼明手快,縱跳如飛,他們一下也降他不住。忽從遠處一座小山似的古冢後面又出來一夥騎馬的。只聽為首一人命令道:「弄走,弄走!弄到城外去慢慢收拾。」李白再也廝打不過,終於被他們揪翻在地。正要被他們拖上馬背時,忽見一彪人馬,風馳電掣般趕來。為首一人,手持「憲」字旗號。李白一看,原來是陸調搬了御史台的糾察隊來了。
李白以為要把這伙流氓帶走,誰知糾察隊也只把他們驅散了事。手持「憲」字旗的人給那校尉打了一個手勢,那伙人才唿哨而去。
回到城裡,李白和陸調談起來,才知道是有一個年方弱冠的後生給陸調報的信。倉卒中未曾問他姓名,只記得是巴蜀口音,看樣子好像也是遊俠中人。李白說:「若非賢弟和這位義士相救,愚兄此番性命休矣!」陸調說:「我當初就勸告你來,奈何兄長不知長安城中這夥人的厲害。你別看他們只是一夥小流氓,小流氓可有大後台。敲榨勒索商人,誘賣良家婦女,甚至殺人越貨,他們什麼事也幹得了出來。作了案,躲進那些離宮別館、深宅大院,你到哪裡去查?案子大了,乾脆換上軍裝到邊塞上去混上一年半載,立上點軍功回來,在羽林軍里補上個名字,拿著長戟,在皇宮門口一站,你就是能認出他來,又把他奈何!他們換上軍裝就是羽林,換上便衣就是遊俠,而他們又都是鬥雞徒,不僅賭雞、賭狗、賭馬,而且賭命。但是,貴戚喜歡他們,王侯用得著他們,宦官拿他們當寶貝貢獻給皇上。……」陸調說的聲音越來越低,李白聽得嘴巴越張越大,驚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經過這一次北門之厄,李白決心要離開長安了。想起這一年來的遭遇,既感到十分氣憤,又感到大惑不解:
「說什麼『廣開才路』,路在哪裡?筆直平坦的大道只在張垍等人的足下,只在賈昌之流的足下,只在「五陵豪」足下,我卻是寸步難行!怪不得鮑照大寫其『行路難』。但鮑照生在亂世,自然遭遇不幸,我可是生逢盛世呀,為什麼也這樣倒霉呢?……哦,王勃說得好,『屈賈誼於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原來聖主治下的盛世明時也有『行路難』啊!」
於是李白寫下了他的《行路難》: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
昔時燕家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台?
行路難,歸去來!
李白寫了《行路難》,仍然悲憤難平。一天夜裡,又覺得腦海里波濤翻騰,肚裡七拱八翹,好生難受。好像睡著了,又好像並沒有睡著。
李白 書《上陽台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忽聽得胸中隱隱有聲,好像是低低的悶雷:「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李白問:「你是誰?」悶雷似的聲音回答說:「我是憤怒,是你心中的不平之氣,是你多年所受的屈辱積累下來的,特別是你在長安受人捉弄和欺侮時所產生的。讓我出去,否則你會爆炸!」
李白還來不及回答,又有一個聲音冒出來,好像是閃電和霹靂:「我要出去!我要出去!」李白問:「你是誰?」閃電和霹靂似的聲音回答說:「我是驚愕,是你心中的一連串的疑問,是你幾年來大大小小的失望所積累下來的,特別是你來長安後從幻想的高空跌落下來時所產生的。讓我出去,否則你會發狂!」
李白還來不及回答,又有一個聲音冒出來,好像秋雨似的聲音回答說:「我是悲哀,是你心中報國無路的眼淚,是你每一次對著孤燈飲酒時積累下來的,是你用浪遊和狂放掩蓋起來的。讓我出去,否則你會抑鬱成病!」
還有一些模模糊糊的聽不清的聲音混攪在一起。最後它們一致地呼喊,像大海的浪潮。李白說:「我不是曾經讓你們出來過嗎?在上元節之夜的酒後,在鬥雞場的角逐中,在賽馬場的奔馳中,在北門內的廝打中。……」聲音們一致向他嘲笑:「那算什麼?那算什麼?你應該有你自己的方式。」李白說:「我不是寫了《行路難》嗎?」聲音們又一致地表示不滿:「你那首《行路難》篇什短小,怎能容納我們?」李白說:「那我再多寫幾首……」聲音們竟然憤怒了:「你再多寫幾首又怎樣?你不能老跟在鮑照後面亦步亦趨,你應該有你自己的《行路難》。」李白說:「那我該怎麼辦呢?」聲音們提醒他:「你難道忘記了《詩》、《騷》比興的傳統?你難道不懂得《文賦》所謂:『雖離方而遁圓,期窮形以盡相』的秘密?」
李白還想問個究竟,卻好像有一隻手在他額上拍了三下:「念茲在茲,自然觸發。」隨即一切聲音悄然而逝。李白側耳再聽,只聽見遠遠傳來雞鳴,窗戶上也露出了晨曦。
本文選自安旗著《李白傳》,有刪節
文學性、嚴謹性兼具的李白傳記
含有李白唯一傳世書法真跡高清插圖
在賀知章眼中,李白是「謫仙人」;在杜甫的筆下,李白是「飲中仙」。他還是光明俊偉的翰林學士,是俠義縱橫的朋友,是棄市學仙的道士……他是迷一樣的存在,他的身世家人,他的君臣遇合,他的離世飛升,無不被謎團層層包裹,疑竇叢生。安旗先生對此做了認真的考訂,並用飽含深情的筆調敘述了「詩仙」不平凡的一生。
作者安旗,女,滿族。1925年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旗人家庭。四歲半發矇入私塾,熟讀了「四書」等典籍,十歲即能背誦《詩經》。因為家境貧寒,初中、高中都未卒業,早早步入社會,當過電話局接線生及郵務員。抗戰初期,她的父親開了一間書鋪,這給她讀書自學帶來方便,每天苦讀到深夜,古今中外,旁學雜搜,加上她天資聰穎,學識不斷長進。二十歲時,她幸運地獲得了在四川大學英語專業半工半讀的機會,這期間,她加入了成都地下黨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協會」。1946年,隨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組織的一支60多人的隊伍奔赴延安。在延安,她做過延安中學語文教師,又參加了「保衛延安」的三次戰役,在野戰醫院當秘書,因而自稱「彭大將軍麾下一小兵」。建國之初,1953年任陝西省委宣傳部文藝處處長。1957年調西安作家協會,開始從事文藝評論寫作。1959年調回成都,在四川省文聯任職。1966年之前,她先後出版了《論抒人民之情》《論詩與民歌》《論敘事詩》《新詩民族化群眾化問題初探》等詩歌評論集,在文藝界聲名鵲起 。她還發表了《「沉鬱頓挫」解》《天然妙相「董西廂」》等論文,因而在古典文學研究界也占有一席之地。「文革」十年,飽受磨難。「文革」結束後,她於1979年調至西北大學中文系任教,此後一直專注於李白研究,先後撰寫了《李白縱橫談》《李白傳》《李白詩秘要》《李太白別傳》等著作,還主編了《李白全集編年箋注》,由此成為國內李白研究界的重要學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ev4E2wBmyVoG_1Zzj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