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順縣:產業扶貧 瞄準市場抓「變現」

2019-07-30     農視網

來源:人民網

產業扶貧,如何才能讓老百姓滿意?日前,永順縣芙蓉鎮的貧困戶向勝榮給記者的答案是「看到收益」。產業扶貧的難點和痛點在哪裡?永順縣扶貧辦主任魯開發給出的答案是瞄準市場抓「變現」。

「慢產業」也能打出「快旋風」

永順縣芙蓉鎮列夕片區楊木村在「五一」前夕唱了一出「以快打快」的好戲。

向勝榮是楊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楊木村黃精種植大戶。「五一」前夕,向勝榮將4萬多株黃精苗以每株0.6元的價格,賣給了郴州的一家農民合作社。據向勝榮介紹,4萬多株黃精苗成本不超過4000元,僅此一單獲利就有2萬元。

2018年以來,省委網信辦駐村幫扶工作隊與村支兩委一道,支持村民種植黃精300餘畝,7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

黃精作為中藥材廣受市場青睞。黃精種植屬於中長期產業,無需耗費過多勞力。種下後,大約3年左右可見成效,只要不挖出,它在土裡會一直生長,果實也不會腐爛。基於此特點,黃精被譽為「綠色銀行」。

「選中黃精產業作為楊木村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就是看中了黃精有著廣闊的市場需求。」省委網信辦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戴海文說,「現在,很多地方也在發展黃精產業,我們就果斷出售黃精苗,提前變現。」

產業扶貧一開始就要注重對接市場,在扶貧的各個時間段更要注重市場變化,看準機會就要果斷決策、果斷出擊。這就是楊木村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生意經」。

大產業先要聚焦大市場

鬱鬱蔥蔥,一眼望不到邊,大片油茶林,覆蓋了整座山的坡地溝坎。走進永順縣石堤鎮,甚至走遍永順縣大部分鄉鎮,到處都是油茶林。

用「家家點火、戶戶冒煙」來形容永順縣的油茶產業毫不誇張。目前,全縣油茶林總面積已達34萬畝。

如此大的產量,如何銷售?站在石堤鎮萬畝油茶林,記者有些疑惑。

分管油茶產業的副縣長李玉芳告訴記者:抓龍頭企業。湘西沃康油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康油業」)落戶永順縣,對油茶果「吃干榨盡」,可年產茶油1.5萬噸、皂角素1萬噸,油茶果殼全部用於生物質發電。深度加工利用,保證了公司能以每公斤高出市場價0.4元的價格,敞開收購貧困戶的油茶果。

「都是現金現結。」56歲的石堤鎮村民李洪榮告訴記者,他家的油茶,摘下果子,裝進小推車,就直接送給了沃康油業。

沃康油業的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以生產日化用品、化妝品等高附加值的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後,對油茶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

獼猴桃產業也是永順縣脫貧攻堅的當家產業,全縣2018年產量達12萬噸。類似的是,永順縣發展獼猴桃產業之初,就把老爹集團這樣的龍頭企業引進來。此外,永順還建了85座冷庫,可冷藏4.1萬噸獼猴桃,能夠實現獼猴桃的錯季銷售。

永順縣還建成村級電商服務站173個,省級認證電商企業3家,電商企業35家,開設電商扶貧小店238個,進一步保障獼猴桃等農產品的銷售。

農業農村部定點幫扶、山東歷下區東西部協作扶貧、湘潭對口幫扶都聚焦產業扶貧,加上「千企幫千村」活動,永順縣引來了大量優勢產業資源,整合了諸多的優勢銷售渠道。

批發市場、電商企業、超市等市場主體與貧困村建立長期的產銷關係,步步高超市與20多個貧困村建立直銷合作關係;組織農產品定向直供直銷學校、醫院、機關食堂和專業市場活動;發展電商扶貧,3年來累計線上銷售特色農產品3億多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3107戶1.18萬人,幫助貧困戶增收3000餘萬元。

「產能過剩」「穀賤傷農」的教訓不勝枚舉。永順縣扶貧辦主任魯開發表示,永順縣在產業扶貧過程中吸取教訓,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銷售,以產業「變現」促脫貧攻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e-qRmwB8g2yegND12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