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廣西網訊(記者 蘇星 實習生 黃艷玲)2019年8月20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來賓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來賓市委副書記、市長雷應敏,來賓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廖和明出席發布會並答記者問。
來賓是廣西最年輕的設區市之一。新中國成立初期,來賓市(原柳州地區)基礎差、底子薄,百廢待興。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建市17年來,桂中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賓市發揮區位優勢,一躍成為桂北與桂南、桂西與桂東的連接部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了全區乃至全國最完備的糖業循環經濟產業鏈,成為全國最大的錳合金生產基地、全國著名的錫生產基地、世界最大的銦生產基地以及廣西重要的電力、能源生產基地。來賓市還先後榮獲「國家森林城市」「廣西園林城市」稱號,先後榮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城市、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試點市、國家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城市、自治區文明城市,入圍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來賓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農生文在致辭中說,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來賓市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來賓市270萬各族人民奮發圖強,艱苦奮鬥,在甘蔗地上建起了一座初具規模的新興現代化城市,實現了從農業地區到工業城市、從桂中旱片到魅力水城、從艱難起步到安居樂業的歷史性轉變,開創了來賓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市委副書記、市長雷應敏在介紹來賓市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時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來賓建市以來,來賓市經濟快速發展、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城市繁榮昌盛。全市經濟總量穩步擴大,經濟實力日益增強;經濟發展結構持續優化,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改革不斷推向深入,開放合作實現新突破;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生保障擴面提標。
70年來,來賓市經濟實力大幅提升。2018年,來賓市地區生產總值由2002年的114.71億元增至692億元,年均增長10.3%;財政收入由2002年的10.23億元增至50.73億元,年均增長12.5%;三次產業結構由2002年的40.2:34:25.8優化調整為2018年的23.8:34.6:41.6,三大產業結構更趨合理。目前,來賓市正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契機,立足自身區位、交通、資源、能源等優勢,以市工業園區和三江口港產城新區等產業園區為載體,全面實施「東融」戰略,全力打造廣西內陸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新高地。
發布會上,與會領導還就農業產業升級、工業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保護、脫貧攻堅、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城市建設等有關問題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