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美國人為了解決水域污染,引進了中國家魚,去吃他們的污泥,降解重金屬。後來各路媒體源源報道,都說是中國家魚在美國泛濫成災。但是細心的人會發現,所謂在美國瘋狂生長的中國家魚,只有鯉魚鰱魚和鱅魚,沒有草魚和青魚。
美國河流里的中國家魚
為什麼沒有草魚和青魚?這兩個傢伙食腸更寬大,排污效果或許更好啊。原來草魚青魚在國內有更大的用場,紹興酥魚、西湖醋魚,各種草魚名菜用量巨大。自己都不夠用,當然不允許出國了。
說實話,環保意識人家就是領先,採用生物降解法確實先進一著。但是一不注意,步了澳洲袋鼠泛濫的後塵。這是他們當初沒想到的,中國魚兒這麼任性活潑。魚兒去了自由之邦,愛自由天性得到徹底釋放,可著勁生養。反正水域寬大,食物充足,魚身自由神聖不可侵犯,自由自在,放開了搞。於是,河滿塘滿,急壞了中國吃貨,愁壞了美國果仁。
鯉魚明星
不是我眼拙,查閱再多資料信息,就是沒有發現全套的中國家魚,只有鯉魚、白鰱和鱅魚,就是不見草魚青魚。而且鯉魚還不屬四大家魚之列,早在唐代就被皇帝提過龍門,不允許豢養殺戮吃肉。不為別的,就因為它叫鯉魚,跟皇族李姓同音。從那時起,鯉魚永久性的脫離苦海,如今去了自由之邦,感到尼克森比李世民還好。
這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事,中國家魚怎麼去的美國,史無記載。想來是尼克森訪華帶回去的中國禮物,只有他那時來過一趟。
老尼當時為什麼沒有同時帶去草魚和青魚?只有鯉魚、鰱魚和鱅魚?具體緣由不得而知。按照美國慣例,這個機密大慨也得50年才得解密,還差幾年。不知道什麼原因,只有瞎猜,就有了開篇的推測,草魚我們自己都不夠用。
那麼,草魚青魚乾什麼用了?紹興做酥魚用了,杭州做西湖醋魚用了,上海、蘇州,好像整個江南都喜歡吃草魚,不大吃鯉魚。本文要說的就是紹興酥魚,附帶分享聖旨骨酥魚特色。
紹興酥魚
我國酥魚歷史名菜,一共有三個:
第一名氣是「聖旨骨酥魚」,產地河北邯鄲。
想來邯鄲素有為人先師的基因,不僅走路步態優美而被人模仿,留下「邯鄲學步」美談,做事也一點不差。一道骨酥魚,惹得北宋太祖趙匡胤親自站台,還專下聖旨為其背書,使得一道普通的民間土菜,也黃袍加身似的,冠以「聖旨」名頭。可是不得了,整個大宋王朝期間,吃這道菜等於見到皇上,誠惶誠恐,一般人都吃不著,不夠地位標準。以致於至今還風頭不減,全世界都知道。
聖旨骨酥魚
後來又被毛主席強調一下,感到比當年分量還重。那時宋太祖只是下了一道聖旨。1961年毛主席去邯鄲,住市委招待所,吃到招待所食堂廚師做的聖旨骨酥魚,讚不絕口,把自己的廚師留下專學這道菜。學成了後回去,把這道菜當成了招待外賓的主打硬菜,來訪的各國政要都吃過,搞得全世界都知道。想來他老人家一生愛吃魚,能對聖旨骨酥魚如此鍾情,就知道有多好吃。
第二名氣是「紹興酥魚」,產地浙江紹興。
紹興酥魚
我國的傳統美食有個顯著特點,這就是每一道名菜都有當時的名人站台。如今找不來皇帝貴胄,就拉明星推廣,學的古人套路。不過那時是真的,紹興酥魚也是皇帝站台。說的是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年輕的時候,於乾隆16年(1757)第一次南下江南,江南第一站駐紮人間天堂杭州,天堂美景流連忘返,多住了幾天。玩的很盡興,吃的不滿意。隨行人員都是北方人,吃不慣杭幫菜的甜甜酸酸,尤其是西湖醋魚,眾口一詞難下咽。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往南巡視吧。乾隆有個貼身隨從,老家是寧波餘姚,想要順路回家看看,又不好明說。就跟皇上哼唧,說是上虞白馬湖有家酥魚很好吃,不像西湖醋魚。話說著就到了地方,上岸去到飯店,酥魚果然好吃非常,大家一起稱讚。皇上高興起來,大筆一揮,寫下「紹興魚坊」,賜給店家。紹興酥魚因此名揚天下。
第三名氣是「糟魚」,產地山東東平縣。
這道菜其實比紹興酥魚成名早,起源於康熙34年(1695)。只是因為輩分低一級,是聖旨骨酥魚的一個分支,在酥魚里晚了一輩,所以名氣不如他倆大。但是不耽誤在當地享有「兩彈一星」美譽。兩彈是當地的名特產,松花蛋和紅心鴨蛋,一星就是糟魚。
聖旨骨酥魚
三種酥魚,聖旨骨酥魚和糟魚,材料以鯽魚為主,其他很多魚種都可用,就是不能用大魚,骨刺太大太硬,一時半會兒酥不了。紹興酥魚正好相反,不用小魚,專用大魚,首選草魚。
紹興酥魚的做法和步驟:
紹興酥魚講究的是「鮮、香」,畢竟江南水鄉,精於吃魚,除了鮮,還結合了北方口味,增加了香,這應是當年乾隆皇帝來吃,留下的改變。所以在做法上,和單純的南方特色有不同,融合了北方味道,就有了鮮與香。具體體現在如下步驟里。
紹興酥魚
第一步,把收拾好的草魚,用黃酒、醬油、鹽和花椒腌了。
這一步就可以看出不是純粹南方做派,腌魚多了花椒。
第二步,制滷水。炒鍋熱油,爆香蔥姜後,放入八角、桂皮、香葉、丁香炒香,再放入冰糖,然後加水,放鹽,煮到冰糖融化,放胡椒粉關火出鍋,裝入調汁碗。
這一步幾乎完全的北方化做法,當地風味,極少用到滷水,除非滷肉和紅燒,用到香料也是很少。如此大量香料,典型的北方重口做派。
第三步,炸魚。腌制好的魚塊,擦乾魚身,放入油鍋炸到金黃,撈起放涼回軟,再次油炸,炸到重色金黃,外層焦酥撈起瀝油。
第四步,吃魚。兩種吃法:一種是剛起鍋的炸魚,蘸著滷水吃,外酥里嫩;另一種是把剛出鍋的魚塊浸入滷水,半小時後吃,鹵香大都入味。兩種吃法,各自風味不同。
再看河北邯鄲骨酥魚的特色。
聖旨骨酥魚,和紹興酥魚有點正相反的效果。不以鮮為主,或者說為了追求「骨酥」和重口,使鮮有些損失。紹興骨酥魚更多的兼顧了鮮與香,保持了食物根本味道。
聖旨骨酥魚
聖旨骨酥魚的做法,以魚為載體,極盡調料之間的融合。為了骨酥,在選材、用器和火候上,特別講究。鮮活鯽魚,專用的砂鍋,極致的火候,是把小小鯽魚燜個骨酥肉爛,入口即化,香味撲鼻。
聖旨骨酥魚大致做法是:
聖旨骨酥魚
第一步把魚收拾好。
第二步專用砂鍋。因為長時間燒煮,底層要放箅子,以免糊鍋。然後放香料、蔥姜蒜和鹽,碼魚進去,再放糖醋酒醬油,加滿水,火上燒開,砂鍋上重物壓住,不要魚兒露出來。
第三步燜煮4小時以上。根據魚的大小,小魚燜到骨酥時間短些,大魚時間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