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說,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是實體經濟的主場。那麼,在「新基建」熱潮之下的製造業,又將開啟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呢?
「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領域: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包括22個省,超過10000個項目,基建總投資超過33萬億。「新基建」著眼於科技端、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這幾個版塊。毫不誇張的說,這次「新基建」代表的就是硬核科技。
新基建發展將拉動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設備、衛星等機械子行業開拓新市場,擴大需求。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披露,去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營業收入預計達到6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0%,出口額達242億美元,同比增長3%,貿易順差約203億美元,出口額和貿易順差額均創歷史紀錄。在各細分領域,中國的移動起動機、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塔式起重機、掘進機械和叉車產量均為世界第一,且有9家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躋身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基建是工程機械的主要下游領域,緊密聯繫新老基建。工程機械是支撐基建施工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環,同新基建中的特高壓、5G基站建設、軌道交通建設等密切相關。
中國將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定義為中國製造業版圖的質變,強健中國整個工業化的筋骨。除了上述提到的大工程機械行業,一些中小型的製造型企業,同樣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
在很多工具機企業的車間裡,我們經常會發現,刀片、工具機和加工軟體,大多數都是德國、日本造的。而很多中小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來支撐這些昂貴的工具機、刀片及加工軟體。在德國推進「工業4.0」時,很多國內的中小企業心中也曾燃起過升級之火,可是在現實中,產業升級對於很多中小企業來說,就是很難實現!
現在諸多產品相互仿冒,企業靠低成本競爭獲取微利,沒有足夠的利潤率,只能靠量來降低成本,成了低成本競爭,進而轉化成低質量競爭,企業哪會有資金引進自動化生產線。
這次政府提出了新基建的政策,就是給各企業一個產業升級的信號,尤其是那些多次提到的製造業產業升級。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的必經之路,對於國內大多數企業來說,還是需要從自身的現實出發,將產業升級的核心,全部圍繞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質來著手進行。
結語
眼下,是一個危機四伏卻又機遇四起的時代,不管是提高效率,還是發展自己的創新技術,還是跟小企業一起抱團生產,我們都需要拿出自己特有的方式,迎接下一個製造業的黃金年。
關注最新技術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工具機工具展覽會(CIMES2020)將於2020年5月18-22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順義)舉辦,歡迎您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