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瞭望智庫
美國國防部3日表示,在特朗普總統的命令下,美國軍方採取了「防禦行動」,殺死了伊朗精銳部隊的「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另據受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PMF)發言人稱,該組織副指揮官賈邁勒·賈法爾·易卜拉希米也在襲擊中喪生。
據伊朗官方電視台press tv報道,1月3日,伊朗總統魯哈尼的顧問赫薩梅丁·阿什納說,美國暗殺蘇萊曼尼將軍的做法「越過了紅線」,並將「必須面對其後果」。阿什納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將美國推向「最危險的地區局勢」。他說:「特朗普的賭博使美國陷入了最危險的地區局勢。一個越過紅線的人將必須準備好面對其後果。」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布,伊朗全國哀悼3天,並誓言將對蘇萊曼尼遭暗殺一事進行嚴厲的報復。他還表示,抵抗敵人的運動將以更大的力量向前推進。
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則表示,伊朗將對暗殺蘇萊曼尼的人進行報復。
反觀美國,據法新社3日最新消息說,美國駐巴格達大使館當天敦促(美國)公民「立即離開伊拉克」。美國大使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公民應該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航空線路離開(伊拉克),如果不行,就通過陸路前往其他國家。」
中東火藥桶要爆了?
文 | 唐駁虎
本文轉載自鳳凰新聞客戶端,原文首發於2020年1月3日,原標題為《唐駁虎:20年代震撼開局!中東火藥桶要爆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2019年12月31日,通常意義的21世紀前20年的最後一天,一大群伊拉克人突然圍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他們大喊「美國該死」等口號,焚燒美國國旗,並占領了門口的門衛室。
伊拉克人圍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事情真相與全貌是這樣的。
1 陡然加速的衝突曲線
2019年12月27日,伊拉克北部基爾庫克附近一座軍事基地,遭遇大約30枚火箭彈襲擊,一名美軍承包商死亡、4名美軍人員受傷。游擊隊遺棄一輛火箭炮車逃之夭夭。
游擊隊遺棄的火箭炮車
美方指認襲擊是伊朗支持的「真主黨」(Hezbollah)所為。「真主黨」為伊拉克什葉派(請注意這一點)民兵團體「人民動員組織」(PMU)轄下武裝。
伊核框架未破裂前,伊朗系什葉派武裝和美軍,在伊拉克境內尚能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目前則明顯一山難容二虎。
此前幾個月,類似炮擊發生過十多次,美方已威脅伊朗,如再打炮將報復。
F-15E
12月29日晚上,美國空軍動用第389中隊的至少6架F-15E從約旦起飛,對「真主黨」和伊朗革命衛隊海外武裝位於伊拉克的3處目標、位於敘利亞境內的2處目標實施「防禦性」精準打擊,目標包括武器庫和指揮控制設施。
打擊圖像
「真主黨」說,空襲導致25人死亡、至少51人受傷。包括駐紮伊敘邊境的主力部隊伊朗第45旅、第46旅的司令部在內,炸死第45旅少將旅長阿布阿里·哈扎里和手下第1團團長。
第45旅少將旅長阿布阿里.哈扎里(左)第45旅第1團團長(右前)
這次外科手術打擊突破了美軍不打擊伊朗海外武裝的「潛規則」,引發了伊朗及什葉派的憤怒。
12月31日,什葉派民兵團體組織起幾千名示威者,衝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而看守使館的美國陸戰隊,則發射催淚瓦斯、震爆彈乃至開槍警告。
V-22「魚鷹」旋翼機
當天晚上,美國陸戰隊第1師7團2營約100名士兵,搭乘3架V-22「魚鷹」旋翼機,從科威特增援巴格達,保護當地的美國大使館。
此前,駐伊美軍已從高峰時的17萬減少到5000人(主要是第25步兵師1旅),僅夠警衛美使領館和基地倉庫、支援打擊IS游擊武裝的小規模作戰。
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伯,乘坐專機,從華盛頓趕往往佛羅里達州,與正在自家莊園度假的川普會面,商討中東局勢。
在這次會面上,美國決策層決定了向中東地區部署快速反應部隊,以防伊拉克地區局勢失控。
川普隨後通過推特發文稱:伊朗對事件負有全責,伊朗將為此付出沉重代價。特朗普表示:這不是警告,而是威脅!
伊朗外交部則警告美國不要輕舉妄動,並要求白宮重新思考美國在該地區的「破壞性政策」。
2 緊鑼密鼓的調兵遣將
隨後,美軍開始向中東增兵,部署人員主要來自於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的第82空降師、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的101空中突擊師。
1月1日凌晨,美國陸軍82空降師首批750名空降兵乘坐3架C-17運輸機從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基地起飛,前往科威特部署。
美國空軍先後從英國起飛2架KC-135R加油機,在地中海西部上空為3架C-17運輸機提供空中加油。這首批3架C-17運輸機直接飛抵約旦,之後又在1月2日下午進一步起飛前往科威特。
由於美國在歐洲地區的加油機數量有限,所以除第1批3架C-17運輸機直飛中東以外,後續運輸機全部先降落在德國進行短暫休整加油後,陸續飛往中東。
截止目前,美國已經動用20多架C-17大型運輸機,運送了第82空降師的4個營,第101空降師的2個營。
除了陸軍作戰人員之外,目前美國海軍的「杜魯門」號航母打擊群已經在中東巡航值班。
而美國空軍在中東的部署如下:
第27中隊12架F-22戰鬥機、第555戰鬥機中隊12架F-16C/D戰鬥機部署在卡達烏代德空軍基地;
第34中隊18架F-35A戰鬥機、第494中隊24架F-15E戰鬥機部署在阿聯達哈夫拉空軍基地;
第389中隊18架F-15E戰鬥機部署在約旦姆瓦法克空軍基地;
另外,陸戰隊航空兵的第251中隊12架F/A-18C戰鬥機也已剛剛從本土飛調至科威特賈巴爾空軍基地,連同航母上的艦載機,美國目前在中東共有約160架作戰飛機。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還部署有戰略轟炸機等力量。
戰時還可得到沙特等盟國的支援。當然,和伊朗開戰還是遠遠不夠的。
3 驟然爆發的暗殺行動
跨年夜的川普和梅拉尼婭
跨年夜,川普一家在海湖莊園舉行新年派對。川普攜妻子梅拉尼婭走在紅毯上時。
當一名記者大聲問出「你們的新年決心是什麼」時,川普剛要張嘴說話,卻被梅拉尼婭搶了先,她說:「世界和平。」(Peace on the world)
川普當場擺手,他不大同意:「和平是對的,但我不確定啊,你把決心這麼大聲說出來行不行。我不想說我的決心,因為我覺得啊,說出來會帶來厄運,對吧?」
特朗普和梅拉尼婭
果然,當地時間1月3日凌晨(1月3日北京時間早上),在伊拉克巴格達國際機場邊上,2輛剛從機場駛出的SUV突然遭到飛彈襲擊。車上至少7人均被炸死。
很快,各方消息都證實,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喪生。
後續的報道指出,當時蘇萊曼尼與其副手穆罕默德·雷扎·賈布里,還有「人民動員組織」指揮官阿布·馬赫迪·穆罕迪斯一起,正一起來到機場。
航班信息
他們親自接走了乘坐6Q501航班(敘利亞韃靼之翼航空公司),從敘利亞大馬士革飛抵的黎巴嫩真主黨的兩名高級成員。
伊拉克什葉派民兵武裝「人民動員組織」指揮官阿布·馬赫迪·穆罕迪斯
而早已掌握情報的美軍,動用MQ-9無人機發射飛彈,將這一大批伊朗系武裝高級領導人全部炸死。
與此同時,美軍還動用V-22B搭載特種部隊,從約旦起飛進入伊拉克境內,突襲了伊拉克民兵組織的幾處據點,抓獲了曾多次襲擊美軍的伊拉克什葉派武裝集團「正義聯盟」領導人Qais Khazali和伊朗扶植的伊拉克什葉派政黨「巴德爾組織」領導人Hadi al-Amiri。
當然,其他人的影響力、聲望和地位,都遠遠不如蘇萊曼尼。
蘇萊曼尼
蘇萊曼尼,1957年出生,今年62歲。1979年作為積極分子參加伊朗「伊斯蘭革命」,擔負霍梅尼的安全保衛工作。2000年起擔任「聖城旅」指揮官至今。
「聖城旅」(Niru-ye Qods或者Sepah-e Qods,Qods聖城,一般特指耶路撒冷)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特種作戰部隊的名字,表明著伊朗消滅以色列,收復耶路撒冷的決心。
該部隊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五大分支(地上部隊、海上部隊、航空部隊、巴斯基民兵、聖城軍)之一,約1.5萬名成員負責執行國外任務,大致相當於美國中央情報局和特種部隊總和。
而在美國看來,這就是世界上由國家支持的最先進、資金最充足的恐怖組織。
如果是假想換位觀察,就相當於伊朗炸死了中情局局長。
作為伊朗精銳將領,蘇萊曼尼20年來負責在國外進行軍事行動並贏得聲譽。
比如直接指揮伊朗所有的海外軍事行動、支援與培訓各國反以色列武裝,並主持向敘利亞輸送軍事援助物資,集軍事、外交、情報等大權於一身。
2007年3月,美國推動聯合國通過第1747號決議,制裁伊朗軍政高官,蘇萊曼尼赫然在名單之中。
原則上來說,作為伊斯蘭革命衛隊的五大分支,他應和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軍的陸軍、海軍、空軍、防空軍司令官一樣,軍銜都是一等准將。
但他早因「功勳卓著」,已經被特別晉升為少將了。
在伊朗,少將是和平時期的最高軍銜,通常只有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共和國軍司令官和革命衛隊司令官三人才是這個軍銜。
一等准將的授予範圍如上所述司令,二等准將則一般授予軍、師級的軍官;至於旅級軍官,軍銜為上校。
蘇萊曼尼與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
但蘇萊曼尼的影響力還遠不止最高軍銜。
中東政治專家如此評價蘇萊曼尼:對中東什葉派來說,他集精英特工、知名將帥和流行偶像於一身。
還有中東學者寫道,說到伊朗權威,他是繼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之後的第二人,被視為領袖級的精英人物。
他的行動左右著中東局勢,被稱為伊朗的間諜王。2017年,蘇萊曼尼被《時代》評選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百人之一。
4 急速升級的中東局勢
很快,美國國防部發布聲明中證實,是川普下令對蘇萊曼尼空襲「斬首」,並稱該決定是為了「阻止伊朗未來的攻擊」。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在華盛頓表示,「遊戲已經改變」。當然,伊朗高級軍官立即反應,威脅「以牙還牙」。
可以預見的是,美軍在中東的所有駐軍和利益相關方都會成為什葉派武裝打擊和騷擾的目標。
很顯然,突然發威的川普,極有可能將去年還一直在控制的美伊衝突,升級為波斯灣大戰。
回顧歷史,薩達姆在位之時,儘管實施了少數遜尼派(人口僅占伊拉克人口20%)對多數什葉派的專政,但同時也是制衡伊朗最大的籌碼。
例如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之後,兩國迅速開戰,延綿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
而當美國拿下伊拉克,讓兩伊失去平衡。伊朗和什葉派反過來利用「民主體制」,重新控制了伊拉克,整個中東已經失去了平衡。
什葉派迅速打造出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的「什葉新月」,成為什葉派1300年歷史上聲勢最壯大的時期。
當然,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也表示,對於伊朗及什葉派武裝的報復,美軍已做好準備採取必要手段。他說,美方將對其實施先發制人打擊,以保護美方利益。
不過未來局勢發展如何,美國必定進一步深陷中東無法抽身,重返亞太真的是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