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第二季開播遇冷,我覺得可以「先讓子彈再飛一會」

2019-07-31     得著說

​綜藝娛樂節目求新求變,這本無可厚非,只不過,必須要考慮到觀眾的適應過程,給出比較合理的創意遷移方式。觀眾不理解《脫口秀大會》從主持到賽制的全面轉變的意義,感覺太意外,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將以脫口秀內容為主打看點,改為以淘汰賽制為主打看點,這才是觀眾最不能接受的地方。

我相信,喜歡看《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的觀眾,最終看的還是高質量的娛樂內容。說白了,只有持續不斷的提供優質的娛樂內容,節目口碑、選手熱度、綜藝話題這些事情才能成立。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似乎走上了一條「形式大於內容」的邪路。有競爭、有壓力當然就會爆發出蓬勃的動力,無論是前幾年的《歡樂喜劇人》,還是後來的《創造101》,都在強調壓力之下選手的創意和發揮,觀眾也喜聞樂見的看到,被「逼一逼」的各路明星大腕,給出了超出預期和想像的娛樂作品。

不過,作為主打內容創作和效果呈現的《脫口秀大會》,這種多輪淘汰、一錘定音式的淘汰賽制,其實並不完全適合脫口秀這個強調娛樂性、現場感,形式多樣、類型各異的藝術形式。如果非要以一套標準、一個尺度去衡量脫口秀質量優劣、脫口秀演員的技藝高低,顯然是不合適、有瑕疵的。

此外,在第二季中主持嘉賓也大換血,讓觀眾很不適應。因為節目表現形式的大革新,原來以「自黑」著稱的張紹剛老師沒有出現在第二季,代之以于謙、吳昕和李誕的三人領笑員,這種類似於《我是歌手》的評審方式,看起來很新穎、很獨特,嘉賓與演員的現掛與互動,確實增添了亮點,但並沒有令觀眾滿意的革新,顯然是不成熟、不合適的。

就像李誕在《脫口秀大會》開場時說的,他覺得自己的脫口秀事業「很尷尬」、「存在感太低了」。於是在《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中,這樣「大刀闊斧」、「比較激進」的變革,一方面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另一方面也希望在求新求變中找到新的路數。

不過,正應了電影《讓子彈飛》中的那句話,「步子太大了、容易扯著蛋」,這次李誕等人的步子確實有點大。不過,再借用該片的另一句經典台詞:「讓子彈先飛一會」,《脫口秀大會》第二季剛播了第一集,如果到了後面,觀眾慢慢適應了這個新鮮事物也未可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QiPXWwBUcHTFCnf4_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