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體育報》公布了意甲20強的薪資。
總的來說,在義大利,粉紅報紙每年所披露的列強薪資,相對最具參考價值。
據報道:2019-20賽季,國米全隊球員薪資總額(加稅)達到1.39億歐元,加上教練組、外租球員(如納因戈蘭的部分)薪資,國米薪資總額超過1.65億歐元。這個數字,雖比尤文差距較大,但就國米自身而言,是10年來第二高,僅次於三冠王賽季。
現在的國米薪資,比起尤文,差距實在很大。
斑馬軍團僅球員薪資總額就達到2.94億,意甲其他19隊稅後薪資在600萬+級別的球員只有盧卡庫、多納魯馬和庫利巴利3人,尤文一隊卻有10人之多——而且C羅這1個,頂別隊很多個!不誇張的說,在財力有限的意甲,尤文所擁有的是英超財閥級別的薪資結構。
國米薪資低於尤文這是事實,但現階段的國米不應只參考尤文薪資,更重要的是縱向對比國米自己的近況。不妨回顧,09-10賽季至今,這十年來《米蘭體育報》所披露的國米薪資總額。
2009-10賽季,國米全隊球員薪資總額1.5億歐元,加上穆里尼奧的薪資,全隊球員加教練組的薪資含稅支出超過1.75億歐元。
當時國米球星埃托奧稅後年薪1050萬歐元,意甲之最。隊內稅後年薪超過300萬歐元的球員多達17人。
2010-11賽季,國米全隊球員薪資總額1.214億歐元,排意甲第二,落後於AC米蘭。
國米薪資降低是因為維埃拉、夸雷斯馬等人離開,馬特拉齊等老將退役。
此後,藍黑軍戰績高速滑落,收入逐年銳減,連年巨額赤字,儘管莫拉蒂勉力維持,但還是無法阻止球隊高薪球員紛紛離開,球隊薪資總額一降再降,而且不是主動降,是被迫降低。
2012-13賽季,國米全隊薪資總額降到1億歐元,排名意甲第三,落後於AC米蘭和尤文圖斯。
降薪過程中,很多讓球迷傷感的事情發生:例如埃托奧、斯內德等隊史功勳的離開,等等。
2013-14賽季,國米全隊薪資總額降低到9500萬歐元,這是莫拉蒂執掌國米時代的最低值。
因為國際形勢變幻,莫拉蒂的家族財團薩拉斯經營艱難,難以為繼。無奈的莫拉蒂放棄了國米,藍黑軍易主,托希爾入主。
然而托希爾並未斥資提升薪資總額,到2015-16賽季,國米全隊薪資總額9480萬歐元,隊內工資帽降到350萬歐元,不但與尤文等隊差距愈發拉大,而且與羅馬等隊的薪資支付能力,基本處於同樣水準。
當一支豪門球隊,薪酬並沒有優勢,國米不要說爭冠,連歐冠都參加不了,動輒被中游甚至小球隊吊打折磨,也就不奇怪了。
2016-17賽季,國米全隊薪資9850萬歐元。
此時,國米多年戰績低迷的惡果全面爆發。沒有歐冠收益,電視轉播費縮水,球市慘澹,再加上巨額債務纏身、歐足聯處罰等等,國米財政瀕臨崩潰。印尼人無奈退出,蘇寧在藍黑軍極為困難的前提下入主。
2017-18賽季,中資掌控下的國米,在FFP諒解協議束縛之下,全隊薪資僅有8200萬歐元,這是十年來的最低谷,排名意甲第4-第5的水平。
在這種慘澹境地下起步的國米,卻開始觸底反彈,否極泰來。
2018-19賽季,重新殺回歐冠的國米大幅提升薪資,薪資總額提升到1.16億歐元,重回意甲三甲之列。
國米薪資支付能力再度領先於羅馬、拉齊奧等隊,這個賽季國米挖來了羅馬的納因戈蘭、拉齊奧的德弗里等人。在行家們看來,這種轉會不但競技意義不小,而且對國米壓制爭四對手、鞏固歐冠席位而言,極具心理意義、戰略意義。
本賽季,國米薪資總額提升到1.39億歐元,進占意甲第二,延續了三年來的上升勢頭。
考慮到免稅政策相助,稅金支付比例變小,所以國米實際上球員拿到的收入提升比例更大。球隊主帥薪資也是意甲最高,較之當年,形勢巨變。
會有人發問:2009-10賽季的國米是絕對意甲頭牌、歐洲豪門水平,薪資高很正常。如今國米江湖地位遠不如當年,球員+教練組薪資與十年前冠軍時代已差距不大,是不是有些缺少性價比?會不會有財政隱患?
這種擔憂有些過了。
一方面十年來足壇在通貨膨脹,09-10賽季意甲薪資總額是8.4億,現在已達13.6億,當時國米薪資總額占意甲的17.85%,現在只占10.22%。現在的足壇總體狀況與當年已是截然不同,怎能直接拿來比較?
另一方面,國米的收入能力比起當年強了很多,開薪資壓力自然變小。09-10賽季國米全隊賽季收入加上歐冠奪標收益也不過2億多,這點錢發完薪水交完稅,剩不了幾個大子兒,只能靠莫拉蒂年復一年的掏錢填赤字去維持運營。
現在的國米年度收入超過4億歐元,開這1億多的薪資稅壓力並不大。可以說,目前國米的薪資結構還算是比較健康——甚至樂觀點說,若有攻略頂尖球員的機會,國米薪資再上調一些,也扛得住。
綜上,分析十年來國米球員總薪資的變遷,不難看到,從十年前的1.5億,到3年前的8200萬,再到如今1.39億歐元,國米這十年走過太多的波折坎坷,從一支財政瀕臨崩潰、年薪排名意甲第4-第5的球隊,進步到如今,箇中滋味,三言兩語豈能道盡?回顧這十年所經歷的一切,意媒終於可以說:從莫拉蒂到托希爾再到張康陽,國米終於熬過了最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