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過「娘惹」這個詞嗎?
他們有著很特別的介於中國和馬來之間的文化。
中國移民到新加坡或馬來的華人女子。
為了適應新的環境,這些女子更加的勤勞,
她們很講究飲食製作和手工製作,同時也很愛美,
正是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娘惹文化究竟從何而來?
馬來西亞與中國的歷史淵源頗為深厚。以鄭和下西洋為代表事件,明清時代大量廣東、福建一帶的民眾跨洋冒險,到異國「南洋」去尋求生路,移居這裡的華人與當地馬來人通婚,誕生了獨特的土生華人群體峇峇娘惹——男性稱為峇峇,女性叫娘惹。
峇峇娘惹的春節氣氛
馬六甲的荷蘭街,
曾經是峇峇娘惹的聚居地,
坐落於這條街上外表獨特顯眼的歐式建築,
就是峇峇娘惹徐氏家族的宗祠,
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徐氏宗祠本是自家族人聚會、祭拜的地方,從不對外開放。李建億的好友羅曉東,因為機緣巧合今年在馬六甲過年,趁著這個難得的機會,李建億也盛情邀請他一起來訪,感受當地峇峇娘惹的春節氣氛。
從最早跟隨鄭和船隊來到這裡定居下來的移民算起,至今已匆匆走過600年時光,華人的文化不斷融入了當地色彩,卻始終保持住自己的精髓。
精緻秀美的娘惹服飾
在娘惹的服飾上,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融匯了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與中國傳統的花邊修飾,衣服上點綴的裝飾圖案,通常都是中國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倍感熟悉,盡顯了精緻與秀美。
口感豐富的娘惹菜
大年初二,是娘惹族群親朋好友團聚拜年的日子,他們習慣在這一天設宴共賀新年。徐秀金一家,就在自家屋院內中設下自助餐席,既有當地特色的馬來糕點,也有娘惹特色的咖喱菜肴。他們精心料理的食物,完全用當地的食材,卻使用中國菜烹飪手法,成為人們交口稱讚的娘惹菜。
娘惹菜的口感,不但融會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對於香料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僅能嘗到食材本身的味道,也能感受到各種香料豐富的層次感。
糯米粉、麵粉與油、水、雞蛋混合,沾在模具上入鍋油炸成脆殼,內餡在放入清爽的蔬菜絲、蝦肉,就成為了娘惹菜的經典小吃「金杯」,一口吃下一個,豐富口感醞釀出獨特的南洋風味。
數百年過去,娘惹族群中很多人已經不會講中文,但許多中華傳統風俗卻一代代傳承下來。無論生活在哪一片土地,在外生活的華人心中,永遠懷著對故鄉無法割捨的情結,令中華傳統文化能夠在世界各地傳承延續。春節,濃縮起華夏兒女心中共同的情感記憶,更是血脈里流淌著的故鄉「根」的情懷。
團
團
圓
圓
過
新
年
異國他鄉的新春佳節,娘惹文化的大放異彩,因鄭和下西洋而被人熟知的馬六甲,以怎樣的方式過春節呢?敬請關注今晚22:00珠江頻道《文化珠江》之「南洋新春」。
編輯 | 老張
廣東電視珠江頻道
微信公眾號
GDTVZJPD2013
微博@珠江頻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G5lDnABjYh_GJGVRO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