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開學的第一天,上海143萬多的娃們都整整齊齊的隔著螢幕齊聚「空中課堂」,在莊嚴的儀式下,敬禮升旗、唱國歌、聽校長講話,對孩子來說即新奇又別有一番意味。
對家長來說可真是瑟瑟發抖的一天,ipad、電腦、電視統統要交到熊孩子的手裡。而且小年齡段的孩子因為電子產品的使用,必須有一個家長在旁邊陪著,娃多的更是混亂,不僅得人手一套設備,還得一個一個房間。
老母親兩頭跑,可太難了...
對於線上課堂這個新模式來說,大部分家長壓力還不是最大的。對於上國際學校的家長來說另一個問題更頭疼——在線上教育效果不盡人意的情況下,國際學校如此高昂的學費是否划得來?
相比公辦學校的公益性質,完全市場化的國際學校是要盈利的,商業化運作更強。而與線下專科教學機構相比,其教學體系更完整和龐大,語數外政科體藝等等科目,很難系統性的搬到線上來。
在平時正常的學校運營中,孩子在國際學校里體會到更多的是全人教育的師生氛圍、international的語言環境,以及場地運動設備等。而線上教育基本砍掉了這些關鍵要素,對教學質量有很大的損耗。
那麼在國際學校教學質量和時間都在縮水的情況下,國際學校高昂的學費是否還需要如數上繳呢?最近有不少國際學校就因為這個問題,引起了爭議。
對上海國際教育圈了解的家長,都知道耀中國際教育集團,旗下有「耀中」及「耀華」兩大品牌,在北上廣深、香港、美國等地都開設了幼兒園或國際學校,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上來說,毫無疑問都是貴族學校,學費放在整個上海更是數一數二。
來自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官網
最近據上海耀中(上海耀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浦西校區)家長反饋,學校線上教學平台效果不盡人意,十幾秒的錄製視頻都要加載很長時間,教學體系也不夠完善。
但真正引起家長不滿的,是來自學校高層的一封公開信。
據介面教育消息,2月20日,上海耀華國際學校的行政總裁兼校監陳保瓊在信中稱:「教育從來不是用買賣方式來計算的,並不是你付出多少天的費用,就要求老師給你多少天的上課時間……如果有家長對此仍有疑慮,可以自主選擇。
對於幾乎完全市場化運營的國際學校,搖號都管不到的地方,資產財務相對獨立,若說自己是「不用買賣的方式」就有點自欺欺人了。
學校每年剔除雜七雜八的活動費,單純學費每年都超30萬,按照每學年上課課時200天來算,平均每個教學日每個孩子就要砸1500+人民幣,而這個月孩子在家上上課就要投入33000元!
而平時正常點的學校運營中,巨額學費基本是砸在全人教育的師生氛圍和場地運動設備上等等。而線上教育基本砍掉了這些關鍵要素,教學質量大大縮水,學校為啥沒有提到這一點?
除了耀中遇到了這種管理危機,其他的國際學校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上海美國學校浦東校區165位家長也於近日向校方遞交聯名信,請求校方取消春假、安排外籍人員返校、改進在線教學質量,並提出若教學天數不足,則退還相應比例的學費及交通費。
南京貝賽思國際學校,甚至在疫情期間通知家長將下學年的學費上調6%,並要求提前繳納5萬元保位費。學校對上漲學費的解釋是,疫情導致運營成本增加,學校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學費。
這個時候的坐地起價,真是毫無人性可言,大人小孩都已經被疫情傷得七零八落了,還要被學校補一刀...
當然,也有部分國際學校主動給家長提供了解決方案,比如北京耀中學校發布的郵件中明確表示,在線學習不屬於正常上課日,補課計劃將根據市政府或教委通知複課後視情況調整。上海平和也表示會退還部分學費。
其實對國際學校正常運營來說,場地和人力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但疫情期間,國家也出台了很多惠企政策來減輕壓力,包括免繳員工2—6月份的社保以及減免地租等措施(具體措施根據企業大小有所不同)。國家已經付出這麼多了,惠企政策的根本目的不還是惠民麼?
所以建議在合理的情況下,可以在學費上給予一定減免,或者順延線下課時,用暑假或者周末加課彌補。
不過,在當前教育政策不穩定的大環境下,對於耀中這樣知名的國際學校,更是處於「賣方市場」,很多家長都在等著別人退學名額空出來擠進去,即使漲一波學費很可能也照樣擠破頭,畢竟能上這些學校的家庭也不會在乎這幾萬塊錢...
英倫雲小學是一個專門針對全球5-12歲母語為非英語小朋友制定的教育產品,整合英國優質的小學教育資源,基於英國政府制定的小學大綱而設計的完整的英國小學課堂和校園體驗。科目包括英語語文、數學、自然科學、藝術史、歷史、地理等,為學生提供全方面知識和能力培養,使學生具備和英國同齡小朋友同等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創新思考力和知識儲備。
更為孩子提供英語語言訓練、入學測試、申請和註冊、預約面試、參觀學校、辦理寄宿監護服務、體檢、簽證申請等一系列服務。如果您的孩子想在中國進行英式小學教育,未來有初高中留學計劃或者希望進行國際學校課程銜接的話,可以與我們取得聯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AaDv3AB3uTiws8KszC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