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閱讀育兒好文哦】
導讀:我們都說小女兒是爸爸的貼心小棉襖,但到了孩子成長叛逆的時候,誰能想到這襖子也有黑心棉!不僅不聽話,還有可能和爸爸對著干,而爸爸面對這個小可愛,卻顯得有些不知道如何來教育她們。
其實不只是女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會這樣,隨著年齡的不斷成長,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他們也不在是從前那個只懂得模仿和崇拜自己父母的小不丁點。
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都難免會經歷一段「叛逆期」。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又要如何來與孩子們做好溝通,避免親子之間的隔閡不斷的加深?
一、學會理解孩子的想法
想要和孩子做到有效的溝通,家長們首先就要學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而這也是我們「搞懂孩子世界」的關鍵所在,只有我們理解了孩子的想法以後,溝通才能更加的暢通有效。
因此,在平時的溝通交流時候,父母要學會傾聽和附和孩子,讓他們自由的表達自己,平時也可以多去看看小孩子們平時喜歡的東西,了解他們最近關注的事物。
二、學會尊重孩子
我們在平時的教育中常常都會強調孩子要懂得尊重父母,但相對的,其實父母也需要懂得去尊重自己的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和自我存在感。
學會尊重孩子,就要懂得去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了解孩子的優缺點,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問題,而不是事事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判斷事情的好壞。
三、學會「縱容」孩子
孩子的個性發展中,叛逆的行為其實是自由意志的需求,孩子想要擁有更多的自我支配權和決定權,而不是事事都要依賴父母,或者是由父母幫忙做決定,父母們就要滿足孩子之一心理 需求。
適當的「縱容」孩子,讓他們能夠獲得一定的自我抉擇的權利,孩子才會擁有更多自由的感覺。但縱容並不等於放縱孩子,關鍵的時候還是需要父母的保駕護航,以免孩子走錯路。
四、引導而非否定
在很多父母的教育中,一旦孩子出現了錯誤,往往都是劈頭蓋臉的一段數落和否定孩子,有的家長語言太重的時候,甚至會對孩子自身的好處全盤的否定,不斷地將孩子的缺點挑出來責罵。
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孩子反感和厭惡,甚至養成自卑的心理。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去否定他們,而是要用正確的引導來教育他們,帶領孩子從錯誤中糾正過來。
重要提示:孩子在叛逆期的時候想要擁有更好的溝通和交流,家長們就要學會去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並且適當的「縱容」孩子,給予他們想要的自由,孩子犯錯的時候,是要引導改正而不是責罵否定。
今日話題:你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和孩子相處的情況怎樣?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格格,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多平台簽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請給我留言。歡迎大家收藏,點贊,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