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伍的新兵在部隊滿打滿算已有2月左右,隨著新訓工作進度推進,有些新兵家長也開始盤算起新兵將來的崗位問題。在不清楚、不明白部隊崗位如何安排的方式和背景下,很難有符合實際的安排和規劃。最近已有2位新兵家長諮詢過這個問題,所以在我看來普及一下新兵下連崗位安排的相關內容很有必要。新兵下連崗位安排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方式:
一、分到老兵連戰鬥班
這是一種最為廣泛的崗位安排方式,大多數戰友都曾經歷過這一過程。如果新兵入伍後的新兵排是在老連隊中建立,營房居住情況是老兵占一半,新兵占一半。營編制內各連隊新兵排組合而成的新兵連,那麼原則上新兵下連後絕大多數新兵是直接分到老兵連隊,與現有連隊老兵合併,打破原有的老兵班、新兵班,重新組建新的班排。
從一個步兵建制連隊當中看新兵崗位,常見崗位有班排戰鬥員、通信員、炊事員、給養員,個別單位還有養殖員等,不同專業的單位崗位名稱也不同。從人員數量上來看,通信員、給養員通常各1名,一般由表現優秀的新兵方能擔任。
二、挑選到其它單位
每年部隊各崗位因為老兵復員的原因,都會進行部分新兵「補位」工作。這些崗位會根據工作要求到新兵連中挑選新兵。崗位不同,所需要的新兵自身特長也不一樣。例如政治處缺少製作多媒體的戰士,那麼挑新兵時必然會選擇精通此項技能的新兵;宣傳處挑新兵必然會選一些會寫毛筆字,會使用攝像器材,會調音響,會寫文章的新兵。
這類被挑選到其它單位的新兵通常可分為三類。首先是被上級各級機關選中的新兵,根據上面所說,這類新兵通常是出類拔萃的存在,當然也可能是其某一特長剛好符合條件或其它相關因素。其次是團、旅本級機關各處挑選新兵,關鍵點同上;最後是團、旅內專業性較強的連隊挑選人員,例如警偵連、修理連、衛生隊這類單位。
這些挑選到其它單位的新兵會從事與本崗位相關的專業性工作,不會在按照正常新兵下連流程參與新兵的下連分配工作。而各級機關及專業性較強的單位選人時間通常會在新兵下連前進行。定人定崗的方法或採用筆試,或考核,或面試,方法不一。
以上是大部分部隊新兵下連時崗位安排的常見方法,部隊單位數量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雖然不同單位選崗、選人的方式、方法有所區別,但基本上相差不大。希望新兵和兵爸兵媽們能從以上文字當中看明白新兵下連選崗的方式方法,以便早打算、早準備、早考量。(轉自: 百家號/永恆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