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誰沒有兩三個群聊,近年來,微信群聊已經成為家人、同事、同行等多種群體增進感情、強化技能、相互交流的工具之一。但某些不法分子卻趁群聊之便,混雜其中,渾水摸魚。
"我原本以為通過微信找到了更便宜的進貨渠道,所以毫不猶豫轉款至對方銀行帳號內,然後在家裡等著收貨,卻沒想到遇到了騙子。"意識到自己被騙後,徐女士到成都市武侯區公安分局金花派出所報警,並講述了被騙過程。
貪圖便宜通過微信進貨 被騙上萬元
2019年年底,徐女士的某品牌內衣店為迎接銷售旺季的到來,準備增進貨源。於是她在閒暇之際,打開了經銷商為方便代理商之間交流與調貨而組建成立的微信群。因該群為代理商群,且徐女士本人也通過群聊多次成功進貨。這一次她準備諮詢群友,想尋找更廉價的貨源。
剛剛打開微信不久,群里就突然彈出了一條「經營不慎,商鋪轉租,急甩庫存,廉價處理。」的微信消息。徐女士絲毫未遲疑,趕緊添加了這位名叫「a·萊紅方」的微信好友,並與之聯繫接貨的相關事宜。
徐女士通過與對方發的圖片、視頻及語音文字進行溝通後,便嘗試從對方購買15730元的貨物,並要求對方先發貨,待快遞單號可查詢後再支付貨款。對方「忙碌」一陣後,將貨物打包圖片,快遞單號等信息如約發至徐女士微信上,收到快遞單號的徐女士立即查詢了單號,顯示貨物正在攬件中,便通過「支付寶」「微信」將貨款一次性轉到了對方帳戶。
次日,忙完的徐女士想起了昨日購買的貨物,便再次查詢了快遞單號。讓其不解的是,物流狀況還一直顯示「正在攬件中」,於是,她拿起手機再次與對方聯繫,對方均無回應,於是徐女士又撥打了快遞單號上寄件人電話,可接通的卻是一個陌生人,其表示並不知道這件事情。意識到自己被騙後,徐女士立即向武侯警方報警。
兩地聯動擋獲嫌疑人 詐騙款項全部追回
接警後,民警通過分析,發現此案屬典型的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在微信群內以廉價貨物為噱頭,吸引群內人員目光,騙取財物後便銷聲匿跡。
經過偵查,民警很快鎖定了嫌疑人李某,其具體地址位於G省E市,與受害人相距千里之遙。與此同時,受害人徐女士再次來到派出所,稱其在微信群內了解到,在K市和L市也有兩名和她一樣經歷的受害人,其他兩人共計被騙3萬餘元。
對此,民警再次提高了警惕,嫌疑人李某多次作案得手,遠程偵辦鎖定嫌疑人並一舉將其拿下的難度較大,於是民警多次在本市與E市之間奔波,並與當地警方聯動,部署了縝密的抓捕計劃。
不日,李某被成功擋獲,並被帶回派出所依法處置。李某表示自己曾是內衣店代理商之一,但店鋪因經營不慎而倒閉,倒閉後經銷商未退還其保證金,且自己辦理了多張信用卡已是負債纍纍。無奈之下他心生怨恨,跨越了法律的界限,對曾經的微信群友實施了詐騙。經過民警工作,已經將詐騙所得全數追回並發還受害人。
武侯警方提醒:微信群的詐騙手法在不斷更新,警方提醒大家擦亮眼睛,謹防被騙!
第一類:辦貸款詐騙;
第二類:購物詐騙;
第三類:刷單刷信譽詐騙;
第四類:退款退貨詐騙;
第五類:投資詐騙;
第六類:冒充熟人詐騙;
第七類:買賣遊戲裝備詐騙;
第八類:冒充客服詐騙;
第九類:交友和招嫖詐騙;
第十類:冒充司法機關詐騙。
(武侯融媒記者 鄭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