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朋友老劉約我吃飯,說有事跟我請教。
他今年35歲,是一家公司的產品運營,約我出去是想問我有沒有推薦的公司,他迫切想跳槽。
他說,最近被領導批了,那還不要緊,最讓他覺得心理憋屈的是,直屬領導的年紀和資歷都比他小,能力還沒他強,但他就是得不到上層領導的重視。
工作5年了,眼看比自己年紀小的同事一個個被提拔,自己卻還在職場最底層徘徊。
當我聽到「跳槽」這個字的時候,告訴他要格外謹慎,寧願騎驢找馬,也不要意氣用事。
「尤其今年各企業收益情況都不太好,各處風聲鶴唳,一旦選擇跳槽,意味著你要做好準備承擔至少半年時間的生活費,你是否能肩負?」
關鍵是,盲目跳槽,不會解決問題,而是會摔在同一個坑裡,如果現在不解決,拖到以後,可能會耽誤整個職業的向上發展。
一、什麼時間跳槽最合適?
很多人會為了獲得更滿意的薪資跳槽,結果卻是,跳槽後發現薪資不升反降,不能立刻收穫自己想獲得的工作。
原因如下:
- 到新公司會在試用期期間工資會打折;
- 因為年度不是全勤,年終獎也會大打折扣;
- 還有就是進入公司後一年內是很難擁有調薪機會。
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是用薪資作為是否跳槽的依據和收益比對的話,為了錢隨便跳槽,你帳面上的明面收益遠比不了你離開後實際損失的隱形財富。
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經過慎重思考的跳槽,一般都是虧本買賣。
那什麼時候該跳槽呢?就是當你發現所在的行業和企業面臨重大危機,眼看公司要倒閉,不得不跳槽或者碰到了職場天花板,或公司提供的機會已經遠遠不能夠支撐你的貢獻和能力時,跳槽無可厚非。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你要有獨到的眼光和合理的評估,只有這樣才不算是盲目判斷,而是有理有據地分析後的結果。
二、跳槽的本質
跳槽的本質,其實就是讓自己更值錢,就是讓跳槽後的價值>跳槽後的成本。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幾年,依然沒有漲薪和升職,一直在原地踏步,就說明你正在慢慢失去競爭力。
這時候,跳槽就是加速發展的關鍵策略,畢竟在當今社會,很少有工作在做一輩子,過了職業轉折點,可能就錯過了未來能夠贏得更多競爭籌碼的機會。
《深夜食堂》的作者安培夜郎曾經說過一句話:跳槽不是對當下的逃避,而是對未來的選擇。
是否跳槽,事關你未來的發展,既不能像溫水煮青蛙似的原地踏步,又不能像跳蚤一樣到處蹦躂,卻毫無收穫。
三、跳槽策略
薛兆豐教授曾在《奇葩說》表示 :「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我們每走的一步,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添磚加瓦,美化簡歷。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優劣勢
SWOT分析一般是用作企業戰略分析工具,幫助企業組織梳理分析在市場競爭戰略方向自身的優劣勢及相關機會威脅。作為個體,我們可以用SWOT分析,分析跳槽的過程中,發自分析出自己的優劣勢。
S:Strengths,優勢,對於自己來說,有較為成熟的寫作經驗,社群運營經驗,喜歡研究各種社群玩法,有成熟的運營經驗。
W:weakness,劣勢,對於運營者來說,沒有搭建起成熟的運營體系,沒有一套能夠交付的思維模型。
O:opportunities,機會,目前市場需求旺盛,高級運營人才缺乏。
T:threats,威脅,工作疊代速度快,平台規則經常改變,需要重新學習和更新一些玩法,確保指標的順利完成。
第二步:結合自身優勢,找到理想的工作
很多人跳槽其實就是為了逃避眼前的困難,結果越逃避越無用,跳槽不僅毫無收穫,而且還讓自己陷入越來越無能的陷阱。
作者Spenser曾在文中說過這樣一句話:跳槽者的逃避,是在逃避量變積累的枯燥,逃避深入鑽研的困難,逃避等待機遇的耐心。
而真正有挑戰價值的事物,都是反人性的,但是反人性的部分,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而理想的工作,一定是優勢和意義的結合體。
你要知道你的天命是什麼?要通過什麼平台和方式實現,除了升職、加薪、體面的生活外,真正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人生的願意,是無法通過計算眼前的得失來衡量的。
寫在最後
跳槽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項策略,決定你的職業生涯的成敗,隨隨便便敷衍地跳槽,是對自己的職業不負責。而不會跳槽,渾渾噩噩度過每一天,則是對生命的浪費,總有一天你會像溫水中的青蛙一樣,後悔莫及。
你是如何看待跳槽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評論。
—— END ——
責任編輯|清風
- 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哦。
改變習慣,刷新認知,規避風險,快速逆襲。
歡迎關注我的專欄,一起升職加薪、成長為出類拔萃職場精英。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了解更多詳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zrzYm8BMH2_cNUgNq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