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債投資中的擇時與擇券 | 轉債周報(2019.11.18-2019.11.22)

2019-11-25     覃漢

國君固收 | 報告導讀:

轉債投資不僅僅是擇券,擇時同樣非常重要。本周,我們探討一下轉債投資中的擇時與擇券,找到一些可供參考的標準。

擇時能力要求對市場敏感度較高,我們給出幾個可以參考的標準。1)權益市場下行時:主要關注轉債在大類資產中的吸引力,並用各項指標輔助判斷;2)權益市場震盪時:可以根據轉債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整體估值做出判斷;3)權益市場上行時:結合當時市場環境,轉債進入趨勢投資範圍。

相比於擇時,擇券更強調對個券的深度研究,不同價格區間裡擇券的標準會有所不同。1)120元以上的高價券:正股基本面是根基;2)100~120元的中價券:重點關注轉債性價比;3)100元以下的低價券:重視債底保護,時間換空間。

下周投資策略:我們認為轉債市場目前仍處于震盪格局中,看不到系統的機會,擇券思路上建議偏向均衡布局。1)仍然推薦新券及次新券的投資機會:一級市場積極打新+二級市場擇優參與,次新券推薦浦發、遠東、游族等;2)行業上推薦銀行轉債,如光大、蘇銀、張行;3)個券上推薦有業績支撐或有改善預期的優質標的:如創維、明泰、博彥、招路、長信、水晶、百姓、海爾、視源、拓邦、曙光。

正文

2019年的轉債市場可謂跌宕起伏,有過一季度的全面開花,也有過二季度的深度回調,有過三季度的結構牛市,也有過四季度的區間震盪。今年以來,轉債市場呈現多元化格局,各類投資思想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主題投資、價值投資、趨勢投資、逆向投資等在轉債投資中都有適用的時段。不過,轉債指數編制至今走勢基本和上證指數保持一致,震盪為主,另外,2019年二季度的回調力度較大,也讓不少投資者受了傷。因此,轉債投資不僅僅是擇券,擇時同樣非常重要。本周,我們探討一下轉債投資中的擇時與擇券,找到一些可供參考的標準。

從2019年四個季度分別來看轉債市場行情。一季度的關鍵在於擇時:一季度呈現普漲格局,倉位優先,行情的催化劑是貨幣寬鬆預期+貿易摩擦緩和。二季度的關鍵同樣在於擇時:二季度全面回調,減倉為主,行情的觸發因素是貨幣收緊預期+貿易摩擦有所惡化。三季度的關鍵在於擇券:儘管從指數來看,三季度開啟反彈,但內部結構有所分化,主要是科技、消費和高評級轉債在持續上漲,大部分低價券並沒有太多表現,行情的催化因素是貨幣寬鬆預期重啟+政策呵護。四季度的關鍵在於擇券:四季度轉債市場整體呈現震盪格局,個別品種走出趨勢性上漲行情,主要原因是市場在沒有出現新的變化前會維持原有狀態,而個券在此時會有零星表現。

擇時能力要求對市場敏感度較高,我們給出幾個可以參考的標準。轉債市場雖然沒有股票市場波動那麼大,但對於多數固收類投資者而言,10%上下的波動已經意味著高波動。市場的決定因子有很多,想要做好擇時並非易事,不過轉債作為一類股債結合的特殊品類,在不同市場中都有適合的投資策略。在權益市場下行、震盪和上行時,轉債都有擇時標準可參考。

1)權益市場下行時:主要關注轉債在大類資產中的吸引力,並用各項指標輔助判斷。權益市場下行階段轉債會跟隨下跌,但因為有債底的支撐,往往會先於權益市場見底。市場下行末端,轉債市場會呈現「跌不動」的特徵,此時轉債和其他大類資產相比吸引力如何會決定轉債市場的走勢,同時我們可以參考幾個偏債的指標來輔助判斷。比如在2018年底時,轉債市場的絕對價格中樞已經來到100元,平均YTM曾一度超過了3%。相比於信用債市場,轉債市場的性價比已經凸顯,而此時利率債已經走了一年的牛市,後續盈利空間受到一些限制,權益市場則還在繼續下行。因此回過頭看,當時的時點是布局轉債最好的時機。

2)權益市場震盪時:可以根據轉債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對整體估值做出判斷。權益市場震盪行情中,轉債平價會跟隨震盪,此時影響轉債價格的因子主要是估值的變化,而估值中主動變化的主要是轉股溢價率這個指標。影響轉股溢價率變化的關鍵因素是供需關係,因此供需變化會影響到轉債估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擇時的判斷。以2019年7月為例,轉債市場的供給端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當時的市場環境中,平銀在8月份將進入轉股期,大機率觸發強贖,而隆基、生益等高評級個券也離強贖線不遠。這些大規模轉債大機率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內接連觸發強贖退市,而此時新券供給節奏較慢,沒有大規模轉債及時補充。因此在7月份,轉債市場出現了一波估值提升。

3)權益市場上行時:結合當時市場環境,轉債進入趨勢投資範圍。權益市場的上漲會因為外部和內部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相應的,轉債在市場環境友好時可以跟隨趨勢布局彈性標的,但在市場環境出現不利信號時要及時撤退。以2019年一季度為例,隨著1月初降准落地,貨幣政策寬鬆預期漸起,同時貿易摩擦出現緩和預期,市場進入修復性上漲行情。此時內外部環境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轉債跟隨權益市場趨勢性上漲,此時的倉位重於結構。而4月中下旬開始,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開始出現轉向的信號,五一過後貿易摩擦重啟,兩大支撐一季度上漲的理由全部消失,於是市場進入調整階段,使得大多數投資者坐了「過山車」。

相比於擇時,擇券更強調對個券的深度研究,不同價格區間裡擇券的標準會有所不同。多數情況下,機構投資者更偏好基本面健康的龍頭券,尤其是銀行轉債和其他高評級轉債。但同時,基本面較好的個券往往絕對價格也相對較高,而固收投資者風險偏好有限,大多數市場中基本面和價格很難同時滿足。因此,對於不同價格區間的轉債,投資者的側重點也會有所變化。

1)120元以上的高價券:正股基本面是根基。超過120元的轉債基本和股票沒有太多差別,驅動力主要靠正股上漲。布局此類轉債需要對基本面有較為深入的研究,對於行業景氣度上行或正股估值較低的個券而言,往後看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

2)100~120元的中價券:重點關注轉債性價比。在此區間的轉債既有一定的債底保護,又有一定的正股跟漲能力。布局此類轉債需要綜合考慮正股基本面和轉債指標,價格越低時,債底的保護屬性越要被重視,相反,價格越高時,正股基本面越要成為首要分析指標。

3)100元以下的低價券:重視債底保護,時間換空間。轉債市場中往往會出現跌破面值的轉債,理論上在不發生違約的前提下,拉長時間看,布局此類轉債都可以獲得絕對收益。此區間的轉債更關注債底的保護,鎖定下行風險後才能博弈後續的盈利空間。一般而言,成為低價券的原因主要包括基本面較差(行業差或者公司經營壓力較大)、突遇利空(比如2018年的光伏)等。對於此類轉債,後續的盈利空間主要來自於基本面反轉、主題投資、市場系統性上漲等。

下周投資策略:我們認為轉債市場目前仍處于震盪格局中,看不到系統的機會,擇券思路上建議偏向均衡布局。1)仍然推薦新券及次新券的投資機會:一級市場積極打新+二級市場擇優參與,次新券推薦浦發、遠東、游族等;2)行業上推薦銀行轉債,如光大、蘇銀、張行;3)個券上推薦有業績支撐或有改善預期的優質標的:如創維、明泰、博彥、招路、長信、水晶、百姓、海爾、視源、拓邦、曙光。

我們的心愿是…消滅貧困,世界和平…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固定收益研究覃漢/劉毅/高國華/肖成哲/王佳雯/肖沛/范卓宇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FICC Research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wA_o24BMH2_cNUg9t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