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市第十七中學姚老師的事件,一再發酵,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這位中學老師,在以往的教學生涯中,曾經連續8年評定職稱落選。但是,她覺得很不公平。因為,比她積分落後的老師,已經取得了職稱,而她自己,卻一再落選。為此,姚老師起訴了當地教育局,理由是:不作為。
關於姚老師事件的調查,自有相關部門去進行。
不過,對於姚老師是對是錯的爭論,卻反映出了教育界不同的聲音。
第一種聲音:姚老師是錯誤的,學校免去她班主任,以及做出停課決定,是正確的。
這種聲音的依據是:姚老師在網絡上散布一些言論,缺乏組織紀律性,再說了,這樣做也會影響到學生,所以學校及時處理,是非常正確的行為。
第二種聲音:姚老師是正確的,各地學校都存在評職稱不公現象,姚老師是受害者,這樣做無可厚非。
這種聲音的依據是:姚老師確實是受害者,面對職稱評定的不公平,她敢於站出來發聲,也為那些不敢說話的教師做出了榜樣,如果當地教育局作為了,就不應該害怕姚老師的做法。
第三種聲音:縱使有不公平待遇,胳膊也擰不過大腿。再說了職稱評審人為因素太多太多,和上級槓,這位老師也必須輸,這叫舍小家,顧大家。
這種聲音的依據是:姚老師個人是不明智的,或許,她確定遭遇了不公平待遇,但是,這樣抗爭能起到作用嗎?
甚至還有些同行表示:姚老師,你就做好被開除的準備吧!難道你不知道,你背後有什麼嗎?不公平待遇很多,大多數人為了生活選擇忍氣吞聲。你卻敢於站出來為自己發聲,雖然勇氣可嘉,但是大家很擔心你的前途和命運!
職稱評定,為何矛盾這樣大?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職稱關係著收入、工資、待遇!甚至有一些教師,將職稱看作是一項榮譽。辛苦教學幾十年,最後,卻比別的教師一個月少拿一千多,心裡肯定不會平衡!所以,每一所學校,每一年的職稱評定,都在上演著類似的「勾心鬥角」。作為一線教師,如果連續幾年都無法評上職稱,那種憋屈可想而知!
同行們,對於姚老師事件,您是如何看的呢?來議一議吧!
(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w0_hngBMMueE88vt1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