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進入大眾視野之後,似乎走向了一個比較奇怪的發展。有人問,特色小鎮涼了嗎?我想還沒有,但是特色小鎮的定位與發展值得我們重新探討。
特色小鎮是可遇不可求的:一個地區能夠上馬特色小鎮,要看:人、財、業。
比如產業,有沒有核心產業,該產業是能夠帶來競爭力的,這是特色小鎮的上馬的基礎和前提,沒有這個其實已經99%的可能性沒有了。
為什麼不是100%?因為網際網路時代、知識經濟的大潮里,使得特色小鎮催生要素里,增加了一個新的元素就是新經濟體,比如雲棲小鎮,沒有產業基礎,但是有人才資源的強勢導入,也可以成為赫赫有名的特色小鎮。
被稱作「廣州後花園」的從化,特色小鎮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西塘童話小鎮就是其中之一。
西塘村位於鰲頭鎮東北部,S355線道旁800米,面積約3.5平方公里,下轄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5人。我村距離從化市區13公里,鰲頭鎮中心鎮區13公里。東臨從化市區,南臨廣州城區,轄區總面積15.5平方公里,而且靠近高速,交通便利,童話小鎮是以西塘村為中心輻射帶動鹿田村和橫坑村。
童話小鎮以西塘村為核心,通過一系列水系和綠道,將片區的三條村串聯在一起,植入動漫童話元素,挖掘稻田文化,發展以「三農」為核心的童話旅遊小鎮。「童話小鎮」2016年已安排19個項目進行建設。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聯合發布的 《關於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 ,特色小鎮原則上為建制鎮(縣城關鎮除外),優先選擇全國重點鎮。鰲頭鎮西塘村童話小鎮依照指導意見,聚焦當地特色農業和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要素,服務精準扶貧,實現產業、人居環境、旅遊觀光、文化傳承、生態保護等多要素的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發展空間。
該村雨量充沛、光熱充足、溫差較小、夏季長、霜期短、四季如春。屬於南亞熱帶季候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年平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四季特徵春季冷暖多變,陰濕多雨,有「倒春寒」;夏季晴多溫高,時有大風和暴雨;秋季氣爽少雨。冬季多晴天,氣候乾燥。周邊竹林環繞,水土檢測無污染,十分適合農業生產。
黃金花海是農耕田緣農場種植的有機蔬菜——黃金芥蘭。農場會依據時節種植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出不同的風景。花海結束後,農場會種下稻穀,待成熟之後就會變成「黃金海洋」,待稻穀收割完後,將稻草植入動漫童話元素,變成充滿童話色彩的稻草節。
從生態旅遊和現代農業相結合入手,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結合紮根本村的特色農業企業,發展具有現代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業,形成西塘村「生態—農業—企業—旅遊」經濟社會繁榮的一體化新格局。
西塘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人文資源。故人不見,鐘聲依然。立於現存於西塘小學內的「金鐘」之下,金鐘陪伴過數代莘莘學子成才。該鐘鑄造於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復初書舍就坐落於這口金鐘旁邊。
西塘童話小鎮具有明確產業定位、文化內涵、旅遊和一定社區功能的發展空間平台,融合了文化、景觀、產業、創新等元素。定製並實施「美麗小鎮」戰略是區委、區政府利用生態資源優勢進行生態創新的一種大膽嘗試,從化發展要綠水青山,更要金山銀山,「美麗小鎮」戰略就是從化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價值轉換器。
西塘童話小鎮以西塘村為核心,按照「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要求,計劃用3年時間(2016—2018年),將西塘片區(包含:西塘村、鹿田村、橫坑村)打造成為產業優、功能聚、形態美、制度新的特色小鎮,其中19個建設項目在2016年已全部進入實施階段。
通過凸顯人文與自然的利用及融合,將一系列水系和綠道把西塘片區三條村串聯在一起。動漫產業是從化近年來探索出的一個低碳環保的產業模式。植入動漫童話元素,有趣味性地去挖掘稻田文化,以及對現有產業進行升級改造,融入以西塘村為核心區的動漫文化鏈中,建設以「三農」為核心內容的童話小鎮。
雖然大部分的基礎設施、植物景觀已經設計建成,但基礎設施的維護和植物的養護不夠,後期栽植的樹木出現病蟲害後沒有得到有效防治。有些在建的設施處於停工狀態,影響了整體的景觀效果。
西塘目前仍處於開發之中,許多建築依然保留「瓦頂黃泥牆」的狀態,危房與新房交錯。周邊道路建設仍不到位,公共運輸不便到達,並且教育設施、衛生醫療等配套設施仍不完善。景觀基本依照當地自然條件設計,但是公共空間的設計依然不足。
小鎮引入張小盒民宿,為童話小鎮增添特色動漫元素。發展吸引都市兒童走進鄉村,體驗鄉村生活,感受鄉村野趣。
同時也為傳統的農業小鎮增添了童趣和活力。但是目前存在一個問題:本身從化地區的人口密集低於一般的城市,鄉村、城鎮的人流量很少。那麼對於基礎設施的剛需也會低於其他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人流量是影響特色民宿、甚至整個小鎮產業運營的主要因素。
目前國內較為流行的開發模式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土地一級開發,直接獲利;或者進行一級土地開發,同時通過其他模式(如補貼方案等),享受升值收益結構。
二、二級房產開發,包括六大房產結構,即一居所地產、商鋪型地產、客棧公寓型地產、二居所地產(周末)、三居所地產(度假)、養老地產,主要通過銷售回收經營等方式形成銷售運營模式。
三、產業項目開發,包括科教文衛等產業視野導入及產業園、孵化園等產業本身開發;旅遊產業項目開發,包括旅遊吸引核項目(如主題公園)、休閒消費聚集項目(如休閒商街)、夜間休閒聚集項目(如水秀表演等);通過項目的運營活得收益。
四、產業鏈整合開發,主要是兩大產業鏈——泛旅遊產業鏈和特色產業鏈;兩大產業鏈互相支撐,構建區域產業生態圈,包括金融、教育、居住人群、城市化機構和政府政策等。五是城鎮建設開發,分為城市服務方面,即公共運輸服務、社會服務等;城市管理方面,即城市智能化管理、政府政策等;城市配套方面,即銀行、學校、醫院等。功能性產業並不局限於房地產或者是旅遊業,例如深圳近年致力於打造優質的醫療服務產業,廣州一直有良好的教育產業(大學城)、其本身帶有的行政中心的特點等等。
從化區特色小鎮建設積極探索運營模式,現有特色小鎮建設較多停留在一般政策要求和號召上,評價指標體系建設與具體引導管理依然缺失,大致反映出我國當前類似模式的旅遊產業存在的問題和弊端。
目前,適用於從化特色小鎮的運營管理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市場主導建設模式,以企業為特色小鎮建設主體,利用企業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以其自身影響力對資源進行整合,尋找發展機遇。這一模式以烏鎮為代表,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公司經營」的理念,提出了「保護最徹底、環境最優美、功能最齊全、管理最科學」的目標。二是行業協會自治模式,行業協會的用作在於規範區域內的相關企業,在價格、服務等方面進行規範,避免無序發展或過度競爭帶來的各種問題。這一模式以北京密云為代表,主要是以合作社推動鄉村旅遊發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和鎮、村規劃的前提下,按照「多規合一」的要求,完善特色小鎮規劃範圍內土地利用規劃,根據發展需要適當修改調整建設用地規模。對特色小鎮規劃新增的符合用地條件的區級重點建設項目。
以西塘村童話小鎮為例,小鎮發展應該明確技術指引,制定基本適用的特色小鎮「標配」設施名單,細化設施類別、設施名稱、設施規模、服務規模、係數標準、設置建議、設置要求等內容,進一步完善、維護童話小鎮的基礎設施。除此之外,形成資金扶持保障制度,優化整合中心鎮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山區鎮建設、城市更新改造、扶貧、農業、水利、林業等專項資金。
與此同時,還要加快特色產業聚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政策傾斜,鼓勵結合小鎮發展所需定製各類新興產業扶持政策,促進小鎮內產業集聚和發展。創新也是發展的必要因素。創新小鎮建設、運營、管理模式,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的小鎮運營管理機制,引導專業的社會力量參與小鎮的營運和管理工作。鼓勵在土地、稅收、資金、管理等方面制定符合規定的扶持政策,為小鎮建設提供高效的政務服務。
並且,僅僅依靠打造「特色」是不夠的。不論說某一個小鎮,甚至整個從化區,想要做到在短周期(3-5年)內出現實質性改變是很困難的。放長遠來說,「特色小鎮」這個經營模式,10-15年內不斷改善和變化才能達到一個比較理想的效果。從化區的發展也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各個「特色小鎮」的發展。眾所周知從化的定位是「廣州後花園」,在人們的觀念里,「後花園」是不會長期停留的,因為它不像家一樣給人歸屬感與安全感。
最後,如果說是什麼限制了從化的城鎮定位,那一定是「後花園」這個「美譽」。
在基礎設施不足、城鎮發展建設落後的情況下,如何能打造一個舒適的度假後花園呢?
提出「特色小鎮」概念,並且去實施,在某種意義上是促進鄉鎮的建設、吸引人群來到此遊玩、甚至定居。希望特色小鎮在未來的10年到15年之間,可以將重心放在保護性開發和實際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