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大嬰兒被卡床縫窒息身亡,家裡的這些安全隱患家長一定要注意

2019-06-05   唯寶陽光嬰童學園

前陣子偶然間看到「八月大嬰兒被卡床縫窒息身亡」的一個新聞,心痛不已。

杭州的李女士帶孩子住宿於普陀山民宿,凌晨3點時發現孩子卡在床與窗台下的牆壁之間,嘴唇發紫不省人事。

一個鮮活可愛的小生命就這麼消逝,實在讓人痛心……誰也沒有想到,床與牆壁之間區區9厘米的縫隙,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隨便搜索一下,發現嬰幼兒意外傷亡的案例好多,尤其是因為睡眠窒息和跌落而亡的嬰幼兒占了很大的比重,必須引起爸媽們注意,特別是剛有寶寶的新手爸媽!

要知道安全面前無小事。採用何種睡姿?睡眠環境是否安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有人說「讓寶寶趴著睡,將來寶寶臉型長得好看」。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數據資料表明:與仰睡相比,趴睡會帶來1.7到12.9倍的嬰兒猝死綜合症風險

因為趴睡的嬰兒可能重複呼吸已經呼吸過的空氣,吸入更多的二氧化碳。此外,趴睡也更容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還可能干擾身體散熱,導致寶貝過熱。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無論何時睡覺,嬰兒都應該採取仰臥的睡姿。尤其是對於那些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們來說,他們大多還不會自己翻身,還沒有自主活動的能力,一旦被掩住口鼻,他們無法拿掉障礙物,實現自救。

4、5個月以後的寶寶,有時候會在睡眠中自己翻成側睡或者趴睡的姿勢。這個時候,我們也要注意,確保寶貝呼吸順暢,儘可能讓他以仰臥的姿勢長時間睡眠

除了正確的睡姿,良好的睡眠環境也是確保寶寶安全睡眠的重要因素。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睡覺使用結實的較硬的床墊。因為軟軟的床墊容易凹陷,嬰兒翻身後,臉朝下,面部陷入床墊,口鼻被堵住,很容易窒息。床墊要適合嬰兒床的大小,不要和嬰兒床上的欄杆之間有縫隙。

嬰兒床要有護欄,防止寶寶睡著時從床上跌落。但護欄間隔最好不超過6cm,防止嬰兒頭部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被卡住。

床上不建議放置毛絨玩具、毛毯、枕頭、被子、床圍等,床上東西多,不利於嬰兒散熱,而且這些東西很可能堵住嬰兒口鼻,或者嬰兒很可能卡在床墊和床圍的縫隙中。

想要判斷孩子有沒有拿掉障礙物的能力,我有一個小方法可以分享給大家。我們經常會拿一塊手帕和孩子玩兒躲貓貓的遊戲:把手帕放在孩子面前,快速拿開的時候寶貝就會笑。當孩子熟悉了這個遊戲之後,試著把手帕放在孩子臉上,看孩子能不能馬上去揭掉手帕,如果可以,說明寶寶已經開始有移開障礙物的能力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算孩子能迅速揭開手帕,毛絨玩具等安撫物對嬰兒來說還是太過厚重了,而且睡眠中的孩子移開障礙物的能力比醒著時弱。為了確保安全,嬰兒床上只有嬰兒是最理想的狀態

為了方便晚上喂奶,很多媽媽會把寶寶放置在大床上一起睡,但這樣其實存在很多安全隱患。例如:

在熟睡狀態,大人很可能會壓住孩子;

大人蓋的被子對嬰幼兒來說太過厚重,很容易將寶寶的口鼻掩住;

寶寶睡在大人的枕頭上,很容易陷進去,遮住口鼻;

如果媽媽的頭髮很長且接觸到孩子,可能會造成寶寶不適等。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媽媽和寶寶同室不同床,即在同一個房間裡,但寶寶有獨立的嬰兒床。嬰兒床可以放置在媽媽的床旁邊,確保媽媽可以及時照看寶寶。

不建議嬰幼兒戴帽子或者穿很多衣服睡覺,防止嬰兒過熱,因為小嬰兒會通過頭部散熱。

另一大嚴重危害寶寶健康且與嬰兒床相關的安全隱患是墜床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調查顯示,在中國,意外跌落是城市兒童意外傷害的首要原因,36%的意外傷害是由意外跌落引起的。

記得我剛生下孩子的時候,看到醫生直接把寶寶放在旁邊的桌子上,不禁擔心地問醫生,「寶寶會不會摔下來呀」,醫生說,「放心吧,還不會翻身呢,不會摔的……」。

大約1-2月左右,孩子會在熟睡中自己側過身,調整睡姿。做家長的需要多留意了,孩子翻身越熟練,越要謹慎避免他發生墜床。

六個月以上的寶寶,翻身比較熟練了。給孩子換衣服、換紙尿褲的時候,要格外小心,防止寶寶翻動,從床上摔下來。

大寶小的時候,有一次給他換衣服,突然發現紙尿褲沒有拿,當我轉身去拿的時候,剛離開幾秒鐘,就聽到「砰」的一聲,回頭看到寶寶正趴在地上大哭……

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常常發生,為了減少這樣的事情,寶爸寶媽在照看小孩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儘量不要把寶寶放置在脫離自己視線的床、尿布台或椅子上,且無人看管(應該提前把需要用到的衣服、尿不濕等東西拿到手邊);

當孩子可以站立時,嬰兒床的欄杆高度應該至少在孩子站立時的胸部的高度,不建議孩子醒著的時候,讓其獨自在嬰兒床里玩耍,防止孩子撐著欄杆摔出;

大床旁邊和嬰兒床旁邊可以鋪地毯或者地板墊,以便孩子摔下時增加緩衝,減輕受傷;

……

如果寶貝從床上跌落,第一時間不是立即將寶寶抱起,而是細心觀察幾秒鐘,記住孩子摔倒的姿勢,這有助於後期判斷孩子的受傷部位。

貿然地把寶寶抱起來,可能會因為「抱起」的過程觸碰到寶寶的受傷部位,或者動作太大,造成二次損傷。

孩子墜地後,如果立刻大哭,而且哭聲洪亮,多說明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

如果肢體活動正常、沒有明顯外傷、可以把寶寶輕輕抱起,適當安撫後孩子便恢復到平常的狀態,寶媽們可以暫時不用擔心了。

接下來的兩天內家長仍然需要持續觀察。如果後續寶貝身體活動異常、悶不作聲,精神萎靡、劇烈嘔吐等,以上情況出現任何一種,都建議立即去醫院。

如果墜地後,發現寶貝肢體活動減弱,比如一側肢體不能自如活動,則要留意孩子是否骨折,儘快就醫。

無論是睡眠窒息,還是意外墜床,都與寶寶的睡眠安全息息相關。保護寶寶免受睡眠意外的傷害,最重要的還是預防

寶媽們要時刻記得:我們的細心就是孩子安全最大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