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正在測試電梯禁入裝置。
5月10日,四川成都叢樹家園小區電梯內,電動車突然冒出濃煙自燃起火,梯廂3秒內被濃煙吞沒,多人被燒傷,包括一名嬰兒。這場事故引起了全社會對於電動車安全問題的熱議,不少人建議應該加強對電動車進入居民樓的管控。那麼,在南昌是否有相關規定或措施防範電動車進樓入戶帶來安全隱患呢?昨日,記者走訪發現,南昌已在2個小區試點安裝電梯禁入裝置,目前共安裝了28套,當電動車進入這些電梯後,電梯會發出警報並「罷工」。
數據
今年以來發生53起居民樓內電動車起火事故
5月14日12時,南昌市進賢縣民和鎮高嶺路電動車在居民樓內起火,該地消防站出動了1個消防站2輛消防車、14名指戰員趕赴現場處置,到場時火已被群眾撲滅,無人員傷亡。
電動車進樓入戶發生的火災事故屢見不鮮。昨日,記者從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了解到,今年以來,南昌共發生53起居民樓內電動車起火事故,平均一周2起。
「電動車電池起火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電動車燃燒產生的黑煙多,容易導致室內、樓道內光線不足,給人員疏散帶來很大困難。
措施
為小區電梯裝上電動車禁入提醒裝置
如何有效避免存在安全隱患的電動車進入電梯,在事故的源頭把關環節尤為重要。5月16日,記者來到南昌市高新區艾溪湖北路的萬科海上傳奇一居民樓內,看見一樓樓道內角落停放著十幾輛自行車,並未發現電動車。接著,在一樓電梯,記者注意到電梯右側按鈕旁、電梯門中央、電梯左側均粘貼了電動車禁止上樓的標識。
「電動車上樓容易引發安全事故,請將電動車駛出電梯!」在萬科海上傳奇居民樓一電梯內,江西萬科益達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海上傳奇物業服務中心周勁曦剛把電動車推進電梯,梯廂內隨即發出報警。同時,電梯出現「罷工」的現象,直至電動車退離電梯。
「這個電梯禁入裝置就是我們阻止電動車進電梯的智慧消防檢測系統終端。」演示結束後,周勁曦指著電梯梯廂內安裝在廂內一個角落的檢測智能攝像機介紹道,該部電梯的左上角就是禁入裝置,其採用智能平台和AI算法,精準檢測電動車進入電梯後,發出報警並聯動內置語音提醒。
「這套禁入裝置,是與電梯的控制線聯繫在一起,並且可將輸出的開關信息關聯至梯控系統,使得電梯門無法閉合,進一步阻止電動車上樓。」周勁曦稱,目前,南昌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在該小區試點安裝了6部電梯禁入裝置。
補充
小區按需增加電動車棚和充電樁
電動車依然是很多家庭重要的出行工具,如何停放、如何充電也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因此,要化解風險,需疏堵結合。
南昌高新區溪湖北社區書記陳小莉表示,萬科海上傳奇共2065戶,入住率大概85%,採用「黑科技」助力樓道消防安全治理的同時,在其他沒有電梯禁入裝置的居民樓,張貼了「電動車禁入」標識,同時社區、物業工作人員不定期巡查各居民樓。
記者注意到,在萬科海上傳奇13號居民樓前,就有4個電動車棚,每一個車棚內除了停放了7、8輛電動車外,還停放著少量自行車。
周勁曦稱,隨著入住率不斷提升,萬科海上傳奇不斷增加電動車棚和充電樁,疏導居民的充電需求,目前,該小區居民電動車持有量400多輛,電動車棚約30個,車棚內設有充電接口,每個車棚能夠同時容納12至15輛電動車充電,「車棚和充電樁基本可以滿足業主的停放需求。」
在高新區聯發君悅湖小區,電梯禁入裝置同樣為居民帶來了方便。據了解,自南昌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智慧消防建設試點推廣此技術以來,今年5月,聯發君悅湖小區也安裝了22套電梯禁入裝置。
普及
智慧消防檢測系統將逐步向全市範圍推廣
記者從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了解到,智慧消防檢測系統對於阻止電動車進電梯、上樓道有一定的效果,將逐步向全市範圍推廣。
不過,目前智慧消防檢測系統只能根據外型判斷電動車、自行車,倘若有居民把電動車電瓶卸下帶上樓去充電,系統仍無法檢測,「除了系統不斷進行完善外,我們也會加強宣傳教育,同時不斷探索解決居民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記者從南昌高新區消防救援大隊了解到,一部電梯安裝一套禁入裝置的費用是1260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區、社區是否能安裝電梯禁入裝置需要通過居民表決,該負責人稱,「我們會加強該技術的應用推廣,但業委會和社區的意願起決定性作用。」
編輯:袁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