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去年土地供應多了 今年還有嗎?

2020-03-26   深視新聞

經過疫情期間的休整,城市復甦起來。深圳各項年度計劃,均提上了日程。


這樣一份計劃,很受關注——《深圳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


年初,每個城市都會制定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這份計劃曾被「介紹」為全新年度的房價指南。實際上,這著實誇大了。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從這份計劃里,確實能夠窺探出一個城市發展方向的一些「端倪」,值得一看。


(圖片來源:深圳衛視無人機工作室)


城市無地不歡


因為土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國家必須對其作出合理利用的計劃和安排,國土資源部每年會按照各地實際的建設用地需求情況和申請,酌情給各省、自治州、直轄市分配定量的建設用地指標,各省、自治州、直轄市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市、區、縣、鄉。


據了解,《深圳市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已經進入最終決策階段了。


去年深圳超額完成了這樣計劃任務


深圳只有1997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土寸金。涉及供應,必然會有傾向性。


2019年度深圳全市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200公頃,實際供應1580.5公頃,建設用地供應實施率131.7%。從總數上看,深圳超額完成了計劃任務。


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裡,這樣的情況也曾出現過一次。2018年,深圳同樣超額完成計劃任務,完成率為121.92%。超額完成,並不常見,僅是這兩年。


過去的一年裡,超額供應的380.5公頃,深圳用在哪了?


筆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2019年,深圳加大了民生產業用地供應,故民生設施用地和產業用地實際供應量較計劃量有大幅增長。


民生設施用地供應優先保障。順利推進軌道交通8號線工程、海城路新建工程、大鵬新區人民醫院等民生項目用地落地。


重點產業項目順利落地。2019年全市產業用地供應重點保障了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方園區首批項目、騰訊未來科技城、阿波羅未來產業園等產業項目用地。


通過這樣一段官方的回應,我們了解到,民生和產業是這些土地的「歸宿」,這其中隱含了深圳這座城市發展的重點和未來方向。


民生設施,主要包括軌道交通以及醫院等,補齊民生短板。產業用地上,僅看名稱,就不難看出,深圳聚焦的是「未來」產業。


給騰訊定製一座「未來科技城」


2019年11 月 29 日,深圳土地房產交易中心公眾號稱,騰訊以85. 2 億元掛牌價成功競得大鏟灣A002- 0076 宗地。位於大鏟灣島的A002-0076宗地,面積80.9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


騰訊在深圳有約38000名員工,辦公面積約70萬平方米,預計未來7年人數將達到89000人,辦公面積缺口130萬平方米。


大鏟灣宗地項目將建設「六基地一平台」,包括效果廣告研發推廣基地、網際網路雲全球研發基地、網際網路+醫療基地、網際網路+教育創新實踐基地、網際網路體育產業互動基地、網際網路+雙創基地以及前沿科技領域研究中心。


項目全部建成運營後預計將可容納7.5萬名辦公人員,集聚中高端專業人才。此處將打造成深圳「網際網路+」未來科技城,體量相當於目前騰訊深圳總部現有辦公面積的 3 倍,將填補騰訊辦公面積缺口。


超額供應的土地哪裡來?


在過去的一年裡,深圳頻頻向外界釋放不缺地的信號。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年末,深圳舉辦的全球招商大會。寸土寸金的深圳,一次性推出30平方公里產業用地,史無前例,大會協議簽約投資金額超過5600億元。


在招商大會上,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只要是符合深圳產業方向和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優質項目,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長期以來,深圳在供應土地方面並不吝嗇,只是有選擇。


大手筆的底氣,來自於,近幾年,深圳堅持走國土空間集約高效利用之路,在牢牢守住城市開發建設剛性約束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民生髮展需求,打造高品質的國土空間格局。


通過綜合整治舊工業區、清退建設用地、處置閒置土地、拆除違法建築等措施,盤活土地約40平方公里,為實體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配套提供了寶貴空間。


2020年供地計劃值得期待


目前《深圳市2020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還未正式印發。綜合2018年、2019年深圳連續兩年超額完成供地任務的成績來看,供應建設用地,深圳有備而來。


等到新一年的計劃正式公布時,我們可以接著探討……、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 聶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