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高溫的罪魁禍首,竟然不是太陽?

2020-07-06     祭祀文化網

原標題:造成高溫的罪魁禍首,竟然不是太陽?

轉眼間,2020年的上半年已經過去,七月份的來臨伴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和連續的降雨。這樣潮濕、高熱的天氣,可謂是水火交替「攻擊」,讓全國人民叫苦不迭。

不光空調、風扇「齊上陣」,還要吐槽:「都怪這個大太陽,曬死人了」。但其實大家錯怪太陽了,真正帶來高溫的並不是太陽,而是它們……

罪魁禍首1: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原本是赤道上的普通空氣,因為赤道受太陽直射,氣溫升高,就把它擠上了高空。位於高空中的副熱帶高壓可不想老實待著,於是一分為二,一半向南極前進,一半向北極前進。

途徑北緯30°的時候,地球的自帶慣性可不樂意了,伸出「手」將它們向東推去。副熱帶高壓也就自此集結在了這裡,「統治」著赤道至北緯30°內的這片地區。

統治一片區域首先要招收小弟,而氣流就是副熱帶高壓的小弟。它們在副熱帶高壓的「指揮」下形成低空聚集高壓並封鎖雲層,要知道雲層的水汽就凝聚在雲層下面,而雲層每下降1千米就會升溫6°,可謂是真實詮釋了什麼叫「熱到蒸發」

罪魁禍首2:大氣環流

從氣象學的角度來講,「異常」的天氣都與大氣環流密切相關。這是因為大氣環流是大氣中熱量、動量、水汽等輸送的主要方式,也是各種天氣、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今年南方頻發暴雨,就是由於環流異常,冷暖空氣持續交匯造成的。如果今年副熱帶高壓依然如此「西伸北抬」,使大氣環流持續「強硬」的話,一場高溫恐怕在所難免了。

罪魁禍首3: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是西班牙語「聖嬰」的意思,特指發生在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偏暖現象。而這種現象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厄爾尼諾雖源於海洋,卻可以造成全球天氣氣候異常,尤其是會帶來高溫、強降水的情況。隨著季風的變化,暖水區面積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所帶來的高溫情況也就越嚴重。

正所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高溫雖然難捱,但是準備好空調和風扇,出門前做好防曬、防暑工作,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只不過以後再面對高溫時,可不能「責怪」太陽了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Q5kInMBnkjnB-0zOxx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