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阿里為何此時回歸港股?

2019-11-21   深視新聞

2019年11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紐交所代碼:BABA)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網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確認香港IPO。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由此,阿里巴巴成為首個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

再看一則最新消息:20日晚間,阿里巴巴宣布將香港IPO的發行價定為176港元/股,並預計在香港IPO中發行5億股,籌集880億港元,將創下2011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IPO紀錄。


對於阿里巴巴上市後的預估市值,有券商此前表示,不考慮全球超額配售,按照188港元價格,阿里巴巴預估市值為4.02萬億港元。如今按照176港元每股計算,阿里巴巴市值或為3.76萬億港元。


據新浪財經分析,截至11月20日收盤,騰訊控股報335.6港元,總市值3.2萬億港元,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登陸香港主板之後,或將超過騰訊控股,成為新一代的「港股之王」。


而在此前,得益於強勁的需求,機構認購火爆,阿里巴巴決定提前半天,在美國東部時間19日中午12點(北京時間20日凌晨1點),結束潛在機構投資者對其香港二次上市新股認購。

( 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 馬雲)

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是阿里上市最初首選地。馬雲在紐約敲鐘時曾說,「只要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回來。」


此言不虛!阿里巴巴將於11月26日在港交所二次上市。


針對阿里回歸港股,外界觀點不一。


「阿里巴巴選擇在香港上市,意義非凡。」

「阿里回來救市,讓港外資金做空港股基本破滅。」

……

不得不說,在當前尚不明朗的中美貿易摩擦和香港局勢下,阿里此時登陸港股,值得玩味。

阿里巴巴上市「路」

不少人都知道阿里與港交所這段「相愛相殺」的「擦肩而過」。


2007年

阿里巴巴旗下的B2B業務登陸港交所,但在股價觸及41.8港元高位後,便一路走低,2008年10月,一度跌到3.46港元。

2012年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退市。

2013年

阿里巴巴再次赴港謀求整體上市,但其「同股不同權」的合伙人制度上市意願與港交所的機制不符,未能成功。

2014年

阿里巴巴赴紐交所掛牌上市,投資者大排長龍,當時創造了美股史上最大IPO紀錄。

2018年4月

港交所推出的25年來最大的上市制度改革——允許「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及在美上市中概股重回香港二次上市。

2019年11月15日

阿里巴巴正式啟動在香港的公開股票發售。重回港交所。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 張勇)

「這是20歲年輕的阿里巴巴一個新的起點」,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一封致投資者的信中寫道。

「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王叢對阿里香港上市分析到:「阿里此時赴港上市融資,一是為了應對它如今更快規模的增長,因為很多業務板塊增長速度較快,需要融資來支撐它的增長和擴張。另一方面,阿里現在的估值也比較高,包括在美國整體的股市都處於一個估值比較高的階段,所以在比較高的時間點回香港融資,對於企業本身來講,融資的成本會比較低。」

「 亞太智庫研究員、中鋼經濟研究院高級經濟師認為:「阿里登陸港交所是其全球戰略布局之一,東南亞、南亞市場是全球化下一階段的兵家必爭之地,全球近一半的人口在這裡。在香港上市,將推進阿里全球化的布局。」

實力雄厚的阿里對香港資本市場影響幾何?

業內普遍認為,阿里此時回歸,無疑是給香港的資本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2014年赴美IPO時,阿里巴巴市值剛過2000億美金,只能說是一家電商行業巨頭。

如今,阿里巴巴已經是一個將技術能力作為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市值遠超4000億美金的經濟體。

據阿里在港交所提交的招股書,它計劃初始發行規模為5億股普通股,額外最多還可發行7500萬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此次IPO或最高籌集134億美元。這也將是香港九年來最大規模的IPO。與登陸美股相似,此次上市阿里巴巴的股票依然「一手難求」。市場根據預估的發行價測算,約2.5萬港幣可以申購1手阿里巴巴港股新股,中籤率約30%。

根據阿里最新公布業績顯示,截至今年9月30日的季度業績顯示,集團收入增長40%至人民幣1,190.17億元,超過預期。集團國內的新零售同比增速高達125%,阿里雲智能版塊業績增速達到64%。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今年雙十一的成交額達2684億元,比上年增加25%,而這一數字也被寫入招股說明書中。

「 對此,長江證券分析師張宇生分析認為,「當前港股恒生綜指中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市值合計占比在50%左右,而信息技術和通信服務行業的合計占比僅為15%左右;而美股市場中信息技術與通信服務合計占比達到 35%,金融和地產的合計占比僅為 16%。阿里作為中國新興產業的代表性企業,若成功在港股上市或有一定的示範效應,帶動更多的新經濟企業赴港上市,從而進一步改善港股行業結構。」

「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教授王叢認為:「阿里會使得香港的整個資金流動性變得更活躍。不光是香港本地散戶會提高對於內地網際網路公司的認可度;在港外資對中國的企業也會比較認可;內地投資者通過滬港、深港通的投資慾望也會有所提升。」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香港房地產炒作現象頻頻,阿里的入市將有望優化香港產業結構,帶動市場投資科技而不是投機房地產。

香港依舊是資本關注的重點

短短几個月時間,香港經濟基調急促逆轉,第三季度本地生產總值同比增幅已經滑至負值:-2.9%。特區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15日表示,「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負增長,表明香港經濟已經步入技術性衰退,這是近10年以來香港經濟首次出現衰退。」

雖然目前局勢複雜,但此次阿里赴港上市,恰恰說明了香港市場仍被看好。業內人士認為,香港作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地位並未因此受到較大衝擊。

「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張勇在致投資者的信中也提到,「香港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過去幾年間,香港的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多令人鼓舞的重大改革。在當前香港社會發生諸多重大變化的時刻,我們依然相信香港的美好未來。我們希望能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積極參與到香港的未來建設中。」


「此外,阿里巴巴作為國內高成長的明星企業,其龍頭地位及優秀的業績表現也必然會吸引全球資金特別是內地資金到港股市場參與投資。未來在阿里的示範效應下,如果有更多的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港股市場的吸引力也有望進一步抬升。

香港金融市場將依舊是資本關注的重點。

深圳衛視&壹深圳客戶端記者 靳陽懿 李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