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被老人帶大,和被父母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2020-06-19   鯨魚奶媽

原標題:從小被老人帶大,和被父母帶大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言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一個小孩的性格,我們就可以明確地分辨出他究竟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下長大的。

這樣就可以看出來孩子是由父母帶大的,還是由他的外公、外婆或是爺爺、奶奶帶大的。

老人帶大的孩子與父母帶大的孩子

西西今年四歲了。西西一直以來都是跟著他鄉下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對於西西,爺爺奶奶捧在手心是上疼還來不及,更不用說捨得打罵一丟丟了,就連西西的父母說上那麼一兩句還都不行呢。對於這種太過的溺愛,可想而知會給小小的西西帶來一些什麼樣的影響了。才4歲西西就已經在家裡猖狂的無法無天了,說是家裡的一個活生生的"小霸王"一點也不為過。就連西西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逐漸疏遠。

若是當時西西跟著他的爸爸媽媽長大的,現在和父母的關係肯定不會是那麼的生疏,就算是沒有跟著爺爺奶奶他的父母也特別疼愛他。在小孩子的心中父母是沒有人能代替的。如果是在成長的半道中被父母送到爺爺奶奶家中,那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長大的孩子,在心中除了對有父母關係疏遠外,還可能會有對於父母行為不滿的"埋怨"。

孩子跟隨老人長大的壞處

1、 加速孩子成人化或者老人化

因為孩子長期處於和老年人一起生活的空間和氛圍中,可以學習到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於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會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者更嚴重的是會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的老年化。

2、 孩子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因為老年人體力不好、再加上行動不方便,所以大都是喜歡待在安靜而不是運動與外出。孩子長期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

可能會導致小孩子的視野變得狹小,使孩子缺乏那個年紀所應有的活力和活潑,最可怕的是可能會使孩子養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為人還會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攀談,極易產生交際恐懼症。

3、 孩子會學習老人的固執

在人老後,他的思想是很容易固定化和模式化的,往往表現出來的就是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

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可能孩子也會如此的。

4、 孩子缺乏獨立性

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都是過度的關心和溺愛,這樣會使孩子沒有機會做屬於自己的事情,會導致孩子缺乏相應的獨立性、自信心和判斷力,容易養成依賴心理和對抗挫折的能力差。

父母怎樣縮短與孩子的距離?

1、 對待子女的要求要寬鬆

對子女要求過高,會形成孩子心理上的重壓, 就會造成孩子與父母之間產生對立的情緒。家長要適當地降低對子女的要求,儘量給孩子營造一個寬鬆的環境。

2、 父母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

在所有的溝通方式中,交談、傾聽是最好、最直接的溝通方式。父母對待子女多傾聽,多與子女"以心交心"。

但這種交談方式父母最好是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其中,千萬不要用居高臨下的態度,否則只會讓彼此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3、 父母要學會包容

在現實的家庭生活中,父母與子女之間應該相互接納和彼此交融,家長要學會站在子女的角度去考慮與孩子相關的問題,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做父母的應學會在接納的基礎上,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與孩子之間用朋友的關係來相處,那麼家庭關係就會和睦。

總結

其實,小孩子還是由父母自己來帶是比較好,家中的老人在帶孩子方面就起一個輔助作用就足夠了。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