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想知道一個瓜的好壞苦甜,要看它的形狀和色澤;
想知道一匹馬的力氣大小,是良驥還是駑駘,要看它的神態與氣息;
人也是如此。聽過一段話:
「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可見自我認知;表情里有近來心境,眉宇間是過往歲月。」
臉雖小,意涵大。你的臉,往往能決定你的風水。
-01-
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去過一家早餐店,大家都管老闆叫「李叔」。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錯,每次路過時總能看到店裡排著長隊,
而旁邊的早餐店卻冷冷清清,細問其他客人才知道原因。
原來李叔家的早餐除了品質好之外,服務態度更受大家喜歡。
顧客來買早餐,他總是笑臉相迎,和和氣氣地向顧客問好,還會默默地記下熟客的喜好,和顧客打成一片。
賣早餐需要早起貪黑,一天下來,人的精神往往疲憊不堪,還能保持張笑臉實屬難得。
對比旁邊的早餐店,店員總愛板著個臉,好像別人欠了他錢,誰看了也不願意走進去。
高下立判,贏在了微笑上面。
俗話說: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如果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微笑則是個人形象的名片。
一個人如果臉上眉頭緊鎖、神情嚴肅,難免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印象。
而面容看起來和善溫厚,臉上常駐微笑,不僅讓自己快樂,也溫暖了別人。
一張溫馨的「名片」遞出之後,別人會感受到那份真心誠意和平易近人;
無論是做生意,還是為人處事,都更受人們喜歡,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寬。
會生活的高手,從來都是自信滿滿,心情愉悅,臉上常掛著一抹暖暖的微笑。
人生不過三萬天,何人不懷喜與憂。
人生在世,誰人沒有煩惱憂愁,哪個沒經歷過挫折與不順呢?
愛笑的人也不是生活上萬事皆如意,而是他們明白:擊敗苦難的永遠不會是沮喪,樂觀與微笑才是。
即便無法掌控命運中的旦夕禍福,至少臉上的微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
心中充滿陽光,哪懼前路黑暗。
要抓住一切可以微笑的機會,在苦中也要作樂。
做一個開朗的人,做一個溫暖的人,做一個向上的人,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
-02-
腹有詩書氣自華
古人說:「三日不讀書,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讀書,很大程度影響了臉上的氣質和個人的談吐。
作家三毛也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
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蘇軾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讀書的人,臉上有著書香的氣質,心靈是充盈的,精神是富足的。
知識的豐盛讓他們感知到更豐富的世界,格局的博大讓他們對生命的壯觀有更深的體悟。
讀書,能讓一個人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優雅美麗的風骨。
聽過一些人高談闊論:「一直不知道讀書有什麼用,我從來不讀書,不照樣開跑車嗎?」
這部分人尤愛炫富,腰有十文錢,必振衣作響。與人見面,必談自家的車、房,惟恐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梁實秋先生說:「讀書不讀書,過得是兩種人生。」深以為然。
愛讀書的人,不會只從「有沒有用」這樣功利且膚淺的角度去看待生活。
人生的美,為人的善,以及詩和遠方,都是他們嚮往的。
當炫富者發出「讀書無用論」時,他們不會做無謂的爭辯,因為讀書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無知,越懂得保持一種謙遜的態度去為人處事。
曾國藩在家訓中寫道:「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讀書,不僅能影響容顏、氣質,也能改變人生的軌跡。
-03-
心善而貌美
佛家說,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善惡,會由內而外地在臉上展現出來。
聽過一句話:「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
正直、善良、有愛心的人,往往從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光芒,有親和力,與之交往如沐春風。
而自私、狡猾、愛算計的人,相貌往往不耐看,即使有著姣好容貌,稍多接觸便會發現只是徒有其表,惹人反感。
顏值可以美容,但掩蓋不了本色;氣質可以塑造,但脫離不了本性。
心惡則貌丑,心善則貌美。
有一段話說的很對:
若要優美的嘴唇,就要講親切的話;
若要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
若要優雅的姿態,走路時要記住行人不只你一個。
容貌是先天的,但精神長相卻是後天形成的。
生活中總能看到些公眾人物,穿著光鮮,有著一副姣好的面容,卻違法違紀,處處無視於法律規範、社會公德。
做人要表里如一,不能金玉其表,敗絮其中。
徒有其表,難成氣質。唯有內外兼修,才會更美。
歲月凋妝容,有書氣質佳。修心內自秀,何懼逝年華。
皮囊再美,也砥礪不過時光。
唯有臉上的微笑、書香的氣質加上善良的內心孕育出的精神長相,才會歷經歲月的磨洗而越發蓬勃與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