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出行版圖實現新的「飛躍」。
9月9日,吉利控股和戴姆勒同時宣布,雙方將共同出資5000萬歐元,領投全球城市空中出行服務商Volocopter 的C輪首輪融資。本輪融資後,雙方將各持有10%股份。同時,吉利控股和戴姆勒都將進入Volocopter董事會。
同時,吉利控股和Volocopter將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致力於將全球領先的城市空中出行解決方案引入中國,吉利將負責Volocopter產品在中國的生產和市場推廣。
這也標誌著,吉利在空中共享出行領域的前瞻布局以及進一步構建智慧立體出行生態的決心。
在功夫汽車看來,從曹操出行到組建高端出行公司,再到此次領投,吉利在轉型移動出行服務領域,實現了「三個飛躍」——從地面到空中的飛躍,從大眾市場向高端市場覆蓋的飛躍,從實體到資本的飛躍。
由此,吉利的移動出行版圖既體現了行穩致遠的風格,也凸顯出多路並進大膽創新踐行的「激進」一面。
可以說,吉利向移動出行服務的「飛躍」,也將進一步引領中國汽車產業走在全球汽車業轉型的最前列。
值得關注的是,領投Volocopter已經是「吉戴合」落地的第三隻「靴子」。這也讓外界對「吉戴合」後續動作,充滿了憧憬。
第三次攜手,吉利與戴姆勒受益幾許?
「Volocopter是全球城市創新出行模式的引領者。通過與Volocopoter成立合資公司,吉利控股將充分利用自身全球研發體系及產業布局,助力其開拓亞洲市場,為用戶提供最佳出行體驗。」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吉利控股攜手戴姆勒把握機遇,前瞻布局,將繼續引領電動出行和數字化服務等領域的發展。
事實上,領投Volocopter已經是「吉戴合」落地的第三隻「靴子」。
早在2018年10月,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戴姆勒出行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宣布在中國成立高端專車出行合資公司。
此後,在2019年3月,吉利控股與戴姆勒又組建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致力於將smart打造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端電動智能汽車品牌。合資公司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各持股50%。
對於戴姆勒來說,強化同吉利的紐帶將帶來顯而易見的益處。特別是在戴姆勒全球的業績下滑的時候,與吉利一道協同探索出行方式的變革創新,就是一個不錯的選項。而Volocopter及其城市空中出行模式即是這一戰略理念的最佳載體。
對此,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表示:「繼我們2017年成為Volocopter戰略投資者後,非常高興看見合作夥伴吉利控股也加入了。」
吉利入主Volocopter之後,將以汽車行業領銜的電動化、智能化趨勢席捲全球,帶動電動機與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發展與逐漸成熟。而體積更小的電動機,將解決目前渦輪軸發動機的直升飛機噪音大等問題;自動駕駛技術,則可解決直升機駕駛員培訓成本和人才稀缺的問題。
同時,此次吉利與戴姆勒聯合領投德國高科技創新公司,也意味著雙方戰略合作範圍已經從對現有資源與業務的整合協同發展,延展至攜手探索布局未來出行創新業務。這體現出吉利控股與戴姆勒的戰略互信更進一步,未來雙方戰略合作前景廣闊。
吉利立體出行版圖有何特色?
近年來,吉利控股正在李書福的構建之下朝著大型跨國出行服務集團的方向發展。這其中不但包括基礎的乘用車板塊、高端品牌和豪華品牌,同樣也包括商用車板塊、出行共享業務和智能出行。
一方面,吉利通過深化實施產品平台戰略、「安全第一」戰略、能源多元化以及智能化的技術開發戰略,發布了技術品牌「iNTEC人性化智駕科技」、「GKUI」吉客智能生態系統,將汽車安全、健康生態、新能源、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列為核心技術戰略的發展領域。
從曹操出行、蔚星科技到Volocopter來看,吉利立體出行的藍圖雛形已然顯現。他們相互之間也正在形成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吉利還積極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合作,在無人駕駛、車載晶片、作業系統、雷射通訊等前沿技術方面繼續提升能力,積極布局未來智慧立體出行生態。
如與戴姆勒出行服務組建合資公司,共同探索共享出行領域的發展;攜手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騰訊成立國鐵吉訊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全球融合出行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牽手航天科工集團,開展高速飛行列車、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合作;攜手中國電信,在車家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5G、V2X、邊緣計算等核心領域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等等。
吉利控股以此順應全球產業變革大勢,與全球合作夥伴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協同與分享,穩健推進創新型科技企業的建設。無疑,這將逐步實現吉利從汽車製造商向移動出行服務商轉變,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功夫拍案
作為業界少數規劃飛行汽車產業的汽車企業,吉利早在2017年就收購了美國的Terrafugia飛行汽車公司。
而此番與戴姆勒一起攜手入主Volocopter則將提前進入一個新的產業格局,為未來的出行方式的革新樹立起新的風向標。
當然,我們更加期待,「吉戴合」的進一步落地,能夠繼沃爾沃之後,在全球汽車業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