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國,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面對疫情,各行各業的人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在各自的崗位上各盡其責,風雨共擔。漢師附小光輝校區的老師們,則用網課為學生搭建起了一片學習的天地,他們潛心教研,大膽嘗試,為「停課不停學」忘我工作,「天下山河清影在,人間風雨此宵同」,致敬,所有平凡的戰疫英雄們!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夏麗
這場突如其來的戰役,我們看不見它,卻深受其害。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夏麗老師積極響應疫情防控工作,不僅每天密切關注班上學生的一切動向、身體狀況並及時做好記錄,還通過微信、qq、電話向學生和家長宣傳防控疫情的相關知識,提醒大家做好防範。 在學校響應國家號召,啟動「停課不停學」方案時,她積極制定教研組線上授課計劃。雖然和學生沒法直接面對面交流,但她還是會像平時一樣,認真鑽研教材,收集上課資料,錄製寫字微課視頻,精心準備教學設計,用多種形式教學,保證學生學有所獲。課後她利用微信答疑,跟進學習進度。為了進一步確保線上教學效果,每次課前她都會進行設備調試,選擇網絡信號質量好,相對安靜的環境,提前進入直播間,進行調試,以確保直播正常,萬無一失。 共克時艱擔責任,激流勇進抗疫情。她積極擔負起教師的責任,在這場疫情戰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李玉亮
作為光輝校區一年級數學教研組的帶頭人,李玉亮老師針對新的教學模式,克服種種困難,在校領導和蹲組領導的指導下,帶領數學組老師們通過在線研討、共同備課、主動分享、獻言獻策,積極制定教學方案、計劃,為學生居家學習提供有力支撐,保證新學期教學有序開展。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切準備就緒的她在第一天的網課中就遇到了網速慢,直播卡頓,連麥黑屏等一系列的問題 ,但這都難不倒她,她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為了能夠讓網課順利進行,讓孩子們在家中也能認真安心地聽課,她組織組內老師進行討論,做好了多樣化「備份」:每節課都有一個「備份」老師,當天直播老師若因故無法直播,「備份」老師立即頂上;每節課都有「備份」課件,每位老師除了準備ppt課件外,還準備有視頻課件,希沃課件,並把所有資源共享至群,方便每位老師隨時做接替直播工作;每天都有「備份」方案,如果當天直播老師有問題未解決,第二天直播老師會及時調整,先解決未完成的問題後再繼續進行。
就是這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備份」,保證了網課的順利進行……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陳小華
剛接到上網課通知時,老師們都是萬分焦慮,網課怎麼上?選擇什麼直播平台?網絡教學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嗎?各種問題撲面而來。在學校組織了一次網絡直播教學培訓後,老師們開始嘗試直播平台的使用。
上課前一天,陳老師進行了多次群內測試及聯播測試,不斷調試音頻、視頻設備,力求直播教學時達到最佳效果。懷著忐忑與激動的心情,她緊張地發起了第一次直播,教學中,她針對一年級學生特點,進行生動有趣的講解和趣味識字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不斷嘗試克服困難,採用視頻連麥和互動面板等多種方式展開師生互動,並及時聽取學生與家長的意見、建議進行改善。她還自己錄製了寫字微課,讓孩子們在家也能看到老師工整的范寫,從而寫出規範的漢字。從第一次直播時的擔憂,到現在每次直播前的期待,她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主播」。不僅如此,陳老師的語文課還獲得了孩子和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王靜
在這場全民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漢師附小的每位教師老師積極響應國家「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牢記教師的神聖職責,努力踐行自己不忘初心、教書育人的信念,王靜老師也是其中一位。
作為光輝校區二年級語文組唯一一位「老」教師,她責無旁貸地第一個走向網絡教學主戰場,率先在組內展開線上教研,就上課的進度、難度、課後作業布置、講解等一系列問題分享自己的看法,並帶領組內年輕教師展開討論。作為組內第一個上網課的教師,王老師深知自己的言行對後面年輕教師的影響,因此她格外認真,對於教學模式、教學流程反覆琢磨,深入每一個細節,卡時間、做備案,並通過實踐總結出一整套適合操作的流程表供組內其他教師參照。即便是教過很多遍的老課文,但隨著部編版新教材訓練重點的調整以及為適應網絡學習的特殊性,王老師還是把教學設計、課件反覆調整,反覆修改。為了在短短二十分鐘的直播時間裡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她總是在正式上課前反覆試講,力求每句話甚至每個詞語都有精準的表達。她總是調侃「這是處女座的強迫症」,但我們知道她為了學生能上一節高質量的網課,背後付出的心血遠比我們看到的要多的多。
為了使網課更紮實,也為了增加低年級學生的互動性,及時檢測和鞏固所學,王老師嘗試了自己從未試過的希沃雲課堂。通過自學她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並通過錄製小視頻、直播演示等方式,多次向組內教師傳授自己經驗,直到組內每位成員都掌握了希沃雲課堂的操作方法,並很快付諸實踐。希沃雲課堂的互動性,使學習效果顯著提高,深受學生及家長好評。
除了上好自己的課,王老師還積極幫助組上的年輕教師。從課前設計到課中調整,再到課後總結,她不厭其煩地一遍遍陪著年輕教師梳理教學思路、提高教學質量,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漢師附小「以老帶新」的工作傳統。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趙萌
當無法預知的災難來臨,作為一名黨員教師的趙老師,在做好自己和家人的預防外,也一直挂念著班裡的孩子們。在疫情初期,她每天及時聯繫家長,進行各類數據的統計工作,將班內摸排、日台帳、全年級外出學生、教師的數據統計上報,對全年級學生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一接到「停課不停學」「離校不離崗」的工作指示,趙老師就開始搜集網上的各類直播信息與教學資源,在校領導的統一部署後,她開始下載、研究使用矚目、釘釘等網絡教學平台,並制定教學計劃、課時計劃,及時安排組內老師工作。經過一周多頻繁的電話會議與網絡測試後,她帶著忐忑的心情開始了網課直播,當第一節直播課剛一順利下播,她便與組內老師及時進行查漏補缺,並總結經驗繼續完善課程計劃和內容。
在網課直播的這幾周中,每次上課前,她都要將課程仔細推敲、反覆打磨;每次聽課過程中,她不僅認真做好記錄,也為其他老師及時解決課堂中出現的小問題。在和學生與家長的交流中,她不僅提醒他們做好居家隔離還安撫學生的情緒,鼓勵學生多看書,並幫家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隨著課程的順利展開,隨著每一天的進步,她覺得自己似乎可以開始暢快呼吸網絡新時代的「空氣」了。現階段,從中央到地方,從醫護人員到普通人,依然堅持在抗疫的主戰場,她也會和其他同事們一樣時刻保持戰鬥狀態,繼續做好「主播」工作。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況建婷
為取得「抗疫」全方面的勝利,無數的「逆行者」們正奔走前線,用生命築建起了銅牆鐵壁。同樣,在這段特殊時期里,出現了無數名崗位「堅守者」。況建婷老師,就是這千千萬萬堅守者中的普通一員。二月之初,她積極加入到線上教學的行列中,通過一條條電波的傳遞,和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座愛心之橋。
疫情開啟了從未嘗試過的網絡教學模式,對於語文教學併兼任班主任的她來說,此次網絡授課更是一種全新的挑戰和體驗。通過最近的網絡授課,她的感受也很深刻:
網絡授課打破了學校的壁壘——過去線下備課,一般都是同本校教師進行交流,很少有機會和外校教師共同教研,交流看法。網絡教研打破了學校的壁壘,讓教師能向外校的優秀老師交流和學習,幫助像她這樣的青年教師開闊思路,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學生。
網絡授課有利於資源整合——網絡上有很多優秀的課程資源,她可以利用好網絡上的優質資源,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習內容的質量,開拓學生的眼界。
網絡授課影響分層教學——平時線下教學她會有針對性地調整授課內容,現在網絡授課不能及時感知學生的表情、動作、語言等變化,學生的情況不能及時地進行反饋,影響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
這次網絡授課,對她來說,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網絡授課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摸索和改進,她將不斷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王海芹
二月五日下午,還在休產假的她突然接到校領導的電話:「海芹,能不能提前上班擔任數學教學工作?」
「沒問題!」她沒有絲毫的猶豫。
如今,她當主播已一月有餘,許多個第一次仍歷歷在目:第一次直播課前夜十二點,她還在研究解決收看端無聲音的問題。由於對軟體不熟悉,電腦也不精通,她將家裡的筆記本電腦、台式機、家人的手機全都下載安裝了釘釘軟體,還建立了家人「試講群」。凌晨1點多終於解決了聲音問題,而身邊的孩子早已熟睡。第一次聯播課,為了避免聯播出問題,她將提前做好的smart課件臨時重做為希沃課件,為了不重複囉嗦,課堂上的每一句話都提前寫好,熟記心間……
雖然課前準備工作不斷在完善,但仍有許多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疫情尚未結束,學習一直在路上……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 謝亮
庚子鼠年伊始,本是闔家歡樂的新春佳節,卻因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導致舉國上下形勢前所未有的嚴峻。為了保障全體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學校廣泛動員師生、家長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青年教師謝亮不顧有孕在身,在第一時間響應國家和學校的號召,投身教育事業「抗疫一線」,在屬於自己的「戰場」上,守好每一寸陣地。
每天一早,謝亮老師詳細摸排學生及家長的健康狀況,並向他們普及抗擊疫情知識。對於聯繫不上或特殊情況的人員更是採用各種渠道方式一一核實,並及時進行數據的填報,確保信息準確,以便上級部門整合數據並作出決策。
自接到學校決定利用直播進行在線教學的工作通知後,謝亮老師認真研讀下發文件,及時下載直播工具,從手機到電腦,多系統、各方面學習使用,同時積極準備教學課件,先行自學,再與本年級組的其他老師熱烈討論5班聯播相關事宜,並反覆多次地進行直播測試,確保在線授課的順利進行。
在直播教學過程中,謝亮老師根據學生們的需求,通過做遊戲、課堂點評等互動方式,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課後,通過QQ、微信等方式通過家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聽取家長切實可行的建議,及時修正網絡教學方式,儘可能提高學生的網課效率,讓學生們真正學到知識,避免孩子們浪費教學資源。
謝亮老師以青年教職工的堅守,展現了時代年輕人的使命與擔當,疫情嚴峻、不忘初心,蠟炬成灰、誨人不倦。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 羅璋
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特殊時期,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羅璋老師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的「停課不停學,宅家抗疫情」的精神,進行線上教學工作。
為了能順利開課,羅老師虛心求助於學校的計算機老師和其他年輕教師,電話、視頻請教指導,上網查找教程,一步一步記下操作步驟,為了提前適應網絡主播這個角色,開始上機實戰演練;將自己的家人建群,給他們直播試講,不斷切換各種模式,QQ語音、視頻、分享螢幕、直播間,挨個功能一一試驗。家人也非常配合給她當學生。每一個方式的優缺點是什麼,她都做好了筆記。第二天又反覆演練,怎樣切換麥,怎樣演示白板,怎樣用筆寫字。
她深知網課和平時課堂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學生不在跟前,不能面對面地授課。線上學習,特別考驗學生的自制力,也特別能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為了能保證學生按時上課,並認真聽講、思考、做題,緊跟老師的節奏不掉隊,在課堂中,她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隨機提問以及學生對老師講解內容的掌握情況判斷學生是否認真聽講。網課如果還像平時那樣一板一眼,不苟言笑,學生只聽聲音就很容易犯困,提不起興趣。為了提高線上課堂的趣味性,羅老師在課程中運用音頻、視頻及搶答的小環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直播結束後,利用QQ等溝通軟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跟蹤了解,並再進行指導。課堂上所用的資料、課件、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她都發在群里,學生可以隨時下載使用,如果學生沒聽懂或者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上課時,都可以返回去無數次地觀看,方便學生學習,讓資源最大化發揮作用。
教和學是一個互相促進的過程,羅老師真正體會了什麼是「教學相長」。如果沒有這次延期開學的網課教學經歷,她可能還沒有機會嘗試和接觸線上授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這個假期對於她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能熟練地駕馭網課,在這之前她從來沒有想過的,也不敢想,有一天自己也能過上一把「主播癮」!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李萬強
2020年開學的鐘聲敲響了,但今年開學的方式卻很特別,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學生無法像往年一樣按時回到學校,學生只能通過觀看網絡直播教學在家學習。由此李萬強老師也經歷了教學人生中的第一次直播。
對於這種新的授課方式,每個老師都是第一次接觸。記得剛開始的時候他既有點好奇新鮮感,又難免會有一些緊張,害怕自己操作不好。但自從經歷了完完整整的第一節課後,他突然發現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艱難。漸漸地通過不斷地摸索和實踐總結,李老師的直播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他由一個網絡直播新手變成一個直播熟手,並且也愛上了直播。
網絡直播讓他的人生經歷了一次特殊的教學經歷。直播作為另外一種新的授課方式,為他的教學生涯增添了一抹與眾不同的色彩。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鄭思薇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上下一心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鄭思薇老師在「戰疫」的關鍵時期以實際行動踐行教書育人這一崇高的職業責任和使命。特殊時期,教師當「主播」,是嘗試,也是改變。畢竟,業精於勤,荒於嬉。在學校組織線上技術培訓後,鄭思薇老師對功能齊全的教學平台主動嘗試操作,不懂的地方積極向技術員請教或在網上查找解決,從而快速地熟悉了教學平台的操作,努力發掘網絡的優勢,服務於線上教學。她認為,做事應該盡善盡美,為了孩子們能上好每一節課,為了讓每一節課更有質量更高效,她總會在線認真傾聽組裡其他老師的課,以便做好教學內容的銜接。另外在授課前也一定會逐字逐句認真鑽研教材教參,不錯過任何知識點,不遺漏所有的細節,並與已有網絡教學資源有效結合,力求達到最好的授課效果。幾周的線上教學在充分的準備下順暢進行,鄭老師所講授的課程受到校領導的肯定和鼓勵,受到家長們的認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反饋的一張張作業圖片,字跡工整,知識點掌握牢固,這就是對她網課最大的獎勵。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李甜
李甜老師擔任四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為了疫情防控,她主動延後婚期,還取消了訂婚等相關準備事項。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她深知開展網絡教學對自己來說是一項巨大挑戰,但她不畏挑戰,接到網絡授課通知以來,她積極主動承擔教學任務,與四年級組全體數學老師合作,多次組織全年級的數學課網絡教學工作。由於網絡教學的特殊性,為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開始網絡教學工作前,她仔細研究教學平台,通過多次測試,熟悉平台使用方法,主動與家長溝通網絡教學的相關事項。每節課前充分備課,深刻研讀教材,整合網絡上優秀的教學資源,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準備好每一節上課內容,提前進行網絡平台測試,確保教學順暢。網絡教學時,通過視頻、課件、老師講解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盡最大努力確保教學效果。在這一特殊時期,用自己的努力,站好這一特殊的「講台」。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張真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著全國人民,改變了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到了原計劃開學時間,在各級教育部門部署和學校的精心安排下,學校開展了「停課不停學」教學活動。教師也從常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轉變成了網絡直播教學。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得到這個通知後,張真老師積極響應學校和教研組的各項工作安排。準備好各種硬體設施和軟體的調試。認真鑽研教材,尋找網絡資源,並進行各種版本直播平台的嘗試,力爭把最好的一堂課展現給學生們。還記得第一次上網課時,他心中還有些忐忑,現在他已經能夠保持自然狀態完成每次教學活動。 網絡直播教學不同於常規課堂教學方式,教師不能面對面的看到學生,也不能時時掌握每個學生學習狀態。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要做好各種預設,把學生的多種接受能力考慮進去,備好課,讓每個學生在這特殊時期,憑藉網絡直播學習,學到新知識,學好知識,健康成長。 直播已經過去四周多了,他將繼續認真做好各項課前準備,把最好的教學課程帶給學生。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趙婷
她常說: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經歷就是最好的學習。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她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對抗擊新冠肺炎的支持和對本職工作的熱愛。
每日,她認真做好年級組教師健康信息報送,不漏一人,不錯一人。通過電話、網課、班級群等多種方式向家長、學生宣傳疫情防護知識,積極疏導學生與家長居家的焦慮心理。
她積極協調組內教師的團隊力量,細心鑽研課程重難點,精心篩選優質網絡資源,結合學生特點,從備好每節課到一次次的修改課件、磨課,力爭在有限的條件下保障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質量,不讓一個孩子掉隊。
雖然教學方式、環境發生了改變,但她積極帶領學生把這次疫情當做最好的教材,不僅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更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她引導學生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增強愛國之情、責任之心、自控之力。她相信:青春的身姿和自信的笑臉很快會在美麗的陽光校園中展現。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 惠莎
她是五年級語文組的惠莎老師,在這次「停課不停學」活動中,她立足本職、恪守職責,嚴格按照學校活動安排,紮實做好本班學生線上學習的組織與管理,並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與學習情況。她通過微信和釘釘等平台指導學生進行線上學習,鼓勵督促學生每天有效完成聽課任務,對學生作業精心批改、評價,對於網絡直播課上出現的問題,及時與家長和學生溝通,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學風。她還認真聽課、潛心備課與研修,積極參與教研組每日及每周教研,並做好相關記錄,不斷提升自己專業素養。同時,她還積極做好家校溝通,利用線上平台、電話等形式傳達學校通知、與家長溝通學生情況,以確保網課順利進行。
她知道,雖然疫情阻擋了孩子們校園重逢的腳步,但作為老師,卻不能讓學生停止學習的腳步,她也堅信,烏雲遮擋不住陽光,師生終會重逢在春暖花開的校園。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 曾林慧
自一月二十二號看到疫情相關消息,曾林慧老師便提醒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們注意安全,居家做好隔離防護。隨著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她提醒家長每天健康打卡,及時了解學生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及外出情況,第一時間彙報情況給年級組長。
雖然疫情讓大家停下了腳步,但「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模式卻開啟了孩子們的學習之旅。正式上網課前,她指導家長下載軟體,填寫健康表格,做好學生學習的監督管理。每天早上,她會提醒學生按時上課,安排課前互動環節,隨時表揚表現優秀的學生,鼓勵大家積極參與課堂學習,讓學生慢慢進入一天學習的狀態。同時,她隨時關注本班級的各科網課,及時解決網課卡頓、黑屏等問題,安撫好學生焦急的情緒,讓學生安心聽課,讓家長放心。課後,及時與未按時上課的同學家長溝通,了解情況並提醒孩子觀看回放,做好筆記。她利用網絡以圖片、音頻等形式對每一個孩子的作業進行批改、評價。她能及時推送班級的優秀作業給授課老師進行展評,並做好年級聯播的輔助教學工作。
寒冷的冬天終究會過去,期待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期待著在漢師附小校園的重逢。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 李亞潔
「停課不停學」期間,六年級採用 9班聯播的方式進行教學,她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不敢有絲毫懈怠。為了讓孩子們學的每一分鐘都有所收穫,每次30分鐘的課程,她都是提前幾天鑽研教材,瀏覽多個平台的學習資源,精心選擇、整合,工作到深夜是常態。
每一次直播前,她都對課件和講稿進行反覆審核。課件的字體、大小,要考慮到用手機小螢幕觀看的學生;課件的背景、文本顏色的選擇儘量考慮降低學生的視覺疲勞,注意保護學生的視力。講稿更是不能馬虎,一字一句斟酌,力求語言表達精鍊準確。直播課受時長限制,她總是坐在電腦前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邊播放課件邊講解,哪裡需要留出讀書和思考的時間,哪裡需要提醒學生做筆記,哪裡需要特彆強調……她都在講稿上用顏色醒目的筆一一標註出來。手機就是她的秒表計時器,不足30分鐘及時添加教學內容,超過30分鐘馬上精簡教學環節。
為了保證網課的順利進行,她準備了兩台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逐個安裝軟體進行直播測試,選擇聲效最好、速度最快的進行直播,其它兩台作為出故障時的備用設備。她每天8:20準時守候電腦前,左邊手機、右邊電腦,和組內老師時刻保持交流,隨時應對解決突髮狀況。其他老師直播時,她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並及時截屏保存知識點,課後發送到班級群,指導學生做好課後筆記的完善和總結。
正是她對待工作的嚴謹態度,確保了每一堂直播課有效落實。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語文教師 張江雪
張江雪老師,是漢師附小光輝校區六(7)班的語文老師和班主任。面對網絡授課這樣的新模式,她積極思考,尋找途徑,給學校領導、年級領導和釘釘平台管理工作人員提出建議措施,並協同平台管理人員,組建、建設、管理學生學習群,使線上學習平台很快有效運行。在釘釘平台直播講課,怎樣保證學生在另一端有效學習,成了她們的困擾。作為班主任,她多次在釘釘學習群、微信群動員學生、要求學生、督促學生,同時在微信家長群請求家長密切配合。
統編版新教材出現的新內容,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直播過程中,她主動承擔《快樂讀書吧》和《習作例文》等新版塊的教學任務。在課前,主動請教有經驗的名師,在網上查閱搜集資料,結合自己以前做過的相關課題,進行新的資源整合,探索出了一套新版塊的教學方法。在直播教學時,她深入淺出,注重閱讀、習作方法的指導,注重新教材單元目標的整合,引導學生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不僅習得了知識,更收穫了學法。「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直播教學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 在微信群里,張老師許下了這樣的心愿:「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自律是成長的鑰匙,是成功的法寶。居家充電,我們用日復一日的勤奮期待春暖花開,用一點一滴的積澱期待相聚校園,重返課堂」。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付連剛
接到停課不停學的通知,付連剛老師首先動員孩子們上好網課,他在微信中特意給孩子們寫了一封信:《做最好的自己》,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告訴孩子們:「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對國家最大的支持」。
其次,他居家辦公扎紮實實備好課。網絡教學內容多了不行,難了也不行,他反覆修改教案、課件、練習題。
再次,他積極學習新媒體的應用,用心學直播。第一次接觸釘釘,不了解,但他不怕,他相信只要有好奇心,有責任心就一定能學會。一回生,二回熟,他很快就熟悉了釘釘。可是他最擔心網絡掉線、卡頓,導致八班聯播失敗。於是他錄課、直播兩手抓,為了錄好課,他一遍兩遍……五六遍,直到錄出自己滿意的效果;輪到他直播了,雖然前面已經熟悉了釘釘,但網絡直播還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所以直播前他試播好多次。為了不打擾師生休息,他利用自建小群試著直播,試講、修改很多次,直到自己滿意,才敢休息。當上完《露在外面的面》第1、2、3課時,他懸著的心才放下,看到校領導的點評,他笑了。
在他心中,疫情既然發生,教師利用網絡教好書,學生按時上好學、認真完成作業,就是最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只有每個人把自己的事做好,才是對這場戰「疫」的最大支持。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陳曉瑞
轉眼間,線上網絡教學已順利開展了一月有餘,陳小瑞老師接過了下一棒,開啟了他的直播生涯。面對線上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兩周之前他就和他的同事們群策群力,第一時間學習和研究釘釘平台的操作方法,並建立了五年級數學內部群,提前測試直播網絡環境,確保給孩子們帶來一堂順暢流利的數學課。
上課之前,針對自己所執教的《長方體的表面積》這一課,他精心製做教具來幫助學生更直觀形象的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含義。他還在網上搜集了相關微課視頻作為教學補充材料提前發給學生預習,由於課堂時間限制,他精簡了教學內容,利用希沃白板製作動畫課件,提前做好預設,設計簡潔的課堂語言,化難為易,由淺入深,力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他的第一次直播順利結束,得到了家長和同學們的認可,也得到蹲組領導的肯定。在接下來的教學直播中,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優化與學生的互動方式,爭取達到課堂效率的最大化。陳老師說,數學是思維過程與計算結果並重的一門學科,因此,每天的計算練習不能落下。他為學生設計了有針對性、有梯度的練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他的認真和努力讓學生收穫滿滿,這次特殊的經歷也讓他歷練並成長。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他堅信身為老師就應立足平凡,盡職盡責。他更堅信,家校合力,共度時艱,他的學生未來可期。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數學教師 唐樂
自疫情發生以來,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式,漢師附小全體教師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用實際行動積極參與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唐樂老師就是其中一位普通青年教師。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唐老師積極響應學校黨組織號召,利用班級微信群、釘釘直播平台,第一時間向家長、學生推送重要通知、科普相關防護知識,認真仔細摸排學生動向。同時發揮黨員模範作用,協助同組教師積極擔當網絡授課任務。對於唐老師而言,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本身就缺乏經驗,加之還要網絡直播教學,這更是讓他手忙腳亂。所以接到任務之後,唐樂老師積極參加學校的直播培訓,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和組內老師交流,一點一點去學。同時上網查閱資料,經過多次訓練摸索,終於對「釘釘」軟體熟練應用。為了給學生上好每一節網絡直播課,他認真鑽研教材,搜集相關資料,自己製作課件,結合微課講解,確保教學質量。為了準備充分,不在課堂卡頓,唐老師每節直播課之前,都要花功夫將每句要說的話都寫下來,反覆推敲,甚至將家人當做學生,不斷去試,不斷打磨,直到滿意為止。妻子開玩笑說:「為了網絡直播,你把家裡都拉成蜘蛛網了,我們都成了你的學生」。
就這樣,唐樂老師和附小的每一位同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切實做到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高高飄揚。每一位附小人也堅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我們終會奪取抗擊疫情的最終勝利。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音樂教師 陳干
小學音樂課中,最重要的就是「聽」和「唱」,平時我們的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先由「聽」過渡到「唱」。在網絡直播課中,「聽」是最容易實現的,但學生的「唱」老師卻無法聆聽,面對這個「小矛盾」,陳干老師選擇了以「聽」為主的欣賞課。
在開學第一課,又是在如此特殊的情況下,舉國上下有無數的醫護人員、救援人員、志願者奔赴一線抗疫,我們首先應該滿懷感恩之心高唱國歌,歌唱偉大的祖國給了我們強大的力量對抗疫情。為了更加有儀式感,陳老師在家用手機錄製了國歌的鋼琴伴奏視頻,讓學生如音樂課堂一般聽著老師的鋼琴聲唱國歌。讓學生體驗疫情期間,音樂是傳遞愛、表達情感最直接、最真實的方式,由此發揮音樂教育「以情感人」的教育功能。
在六年級的音樂課中,讓學生懂得音樂最重要的就是感受,更多在於「我感覺……」而非「音樂家說……」學生能簡單直觀地感受音樂作品中情感的表達。以「吟唱古詩詞」為主線,陳老師選擇了六年級語文教材上的唐詩《十五夜望月》進行吟唱創編並拍攝視頻,講解五聲調式,鼓勵學生創編吟唱古詩詞,這種有趣的教學形式深受學生的喜愛。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科學教師 張遙
在漢師附小停課不停學活動中湧現出了不少優秀教師,其中科學組也有著那麼一位教師——張遙。在網絡教學中大家都是新手,一聽到要上網課,很多人都感到為難,不知從何下手。他不畏困難,積極學習如何上好網課。從軟體使用,視頻錄製到直播上課,幾天學習下來他都能熟悉掌握。他不畏困難勇擔重擔,輪流給3到6年級上科學課,不但沒有因為跨年級授課而抱怨,而且因為在課餘時間積極與本組老師討論、教研、研究上好每一節課,所以直播上課教學效果很好,也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他不但上好、錄好自己的網課,還發揮自身計算機技術好的特長,在空餘時間指導很多老師直播、錄課,解決他們中的各種問題。也向本組成員傳授錄製和編輯視頻的一些技巧和方法,為同事們共同上好網課作出不懈努力。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體育教師 李小飛
作為漢中師範附屬小學光輝校區新進青年黨員教師,李小飛老師積極響應校黨支部及學校「離校不離教、 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主動承擔起三年級線上體育教學工作。
疫情期間,為加強學生身體健康,增強學生免疫力,體育課從以往的室外面對面教學變成室內網上直播授課,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做好充分的教學計劃,因地制宜的安排教學內容。李老師線上線下搜集教學資源,積極與同組教師相互探討與研究新的線上授課方式,為人生第一次網絡直播課做充分的準備。
與同組教師討論後,李老師課前以廣播操、武術操為每堂課的準備熱身練習,課中以簡單、實用、高效的身體素質練習為主,並且不斷變化素質練習內容,吸引學生目光,練習的每個動作都配有詳細的短視頻,上課時用細緻的語言講解技術動作及易錯點,並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在每節課最後,李老師充分考慮到家長與學生合作的重要性,安排了一些簡單的親子互動遊戲,在達到鍛鍊目的的同時也融洽了家長與學生的關係,寓教於樂。他說「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就是自己最大的希望」。
面對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青年黨員教師立足本職,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積極承擔的工作責任心。
漢師附小光輝校區英語教師 楊婷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全國被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所侵襲,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學校也時刻牽掛著每一位學子。
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楊婷老師始終不忘教書育人之初心,在接到學校網課通知後,她積極主動承擔起三年級五個班的網課教學工作。作為一名新任「主播」,她和組內老師多次探討、反覆嘗試平台的使用,以確保網絡直播課的順利進行。為了讓網絡教學效果更好,楊老師利用休息時間認真鑽研教材,反覆觀看學習其他優秀教師的線上課程,精心組織教學,仔細推敲課堂用語,並且在組內一次次的磨課,和組員們探討、商量教學細節和作業布置等,以確保網絡直播課高效進行。隔屏但不隔愛,儘管線上聯播教學班多人多,無法實現課堂互動,但她在教學中用心關注每一個細節,聲音洪亮,示範性強,教學形式靈活多樣,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
雖然被困老家,受網絡、資源等眾多條件限制,她依然克服重重困難,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節課。
疫情無情,樹人有愛。面對此次疫情,所有的老師用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教師的責任與擔當,初心與使命。烏雲遮不住升起的太陽,疫情擋不住春天的來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漢師附小人也將越挫越勇,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進,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陰霾一定會過去,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