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新疆棉花掀翻了整個娛樂圈!一箱牛奶封殺了整個選秀圈!

2021-05-11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一片新疆棉花掀翻了整個娛樂圈!一箱牛奶封殺了整個選秀圈!

昨天發了個選秀超級變變變的文章

其實就是在為今天這篇文章努力!

順便也是給自己一個五一歸來第一天上班的緩衝!

不滑白不滑

反正五一算來算去就放一天假

該巧不巧

廣電都知道我復工回來沒選題

一聲令下

緊急叫停原本還剩四天就決賽的《青春有你3》

一下子

「秀芬少女」一臉懵逼

「打投女工」深夜難眠

老年人一副事不關己

新媒體小編叫得可憐

果然一個晚上

就讓我們看到了世界的參差

一時間,網上關於為何《青春有你3》遭停播的原因眾說紛紜。

但不乏兩種:

01受C位熱門選手余景天父母開辦的KTV存在涉黃非法經營容納吸毒人員和余景天「雙重國籍」的爭議影響,粉絲爆發大規模舉報聯合行動。

02網上爆料發布粉絲為給選手打投買下成箱贊助酸奶僱傭工人打開瓶蓋完成投票後將大量酸奶成箱倒入水溝的畫面,引起群眾不滿和大規模的舉報。

我願意稱之為:《一箱牛奶引發的血案》。

因此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不得不重拳出擊。

愛奇藝不得不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余景天不得不退出比賽規避風險。

也是沒有想到:

繼一片新疆棉花撬動整個娛樂圈之後,一箱牛奶再次撬翻整個選秀圈。

但是你以為這就完了?

那柚子就不得不說你一句:格局小了!

今天我們就從「大格局」講講選秀、秀芬、資本的那點事!

01

偶像選秀年年有

秀粉心累依然追

資本掙得盆滿缽滿

從2005年李宇春奪冠到2018年蔡徐坤C位斷層出道再到這幾年青1青2青3明1明2明3創1創2創3接踵而至無縫連結。

短短3年,數十檔選秀,月均一檔。

從2005年用簡訊「你一條我一條「一條一條簡訊投出來的冠軍到2018年號稱選秀元年開啟網絡選秀真金白銀投進去的冠軍再到這幾年越發瘋狂的集資打投,粉絲經濟誕生冠軍。

即使選秀多的迷了眼即使秀芬們說追的心好累

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心甘情願的打投打投再打投。

從2005年的小靈通簡訊投票到2018年的獨家贊助再到近幾年無數品牌擠進選秀賽場。

即使偶像選秀熱潮已走過3年,但是資本仍然有利可圖。不可否認選秀至今依舊是個「吃力但討好」的財富密碼。

總而言之就是:選秀有熱門選手,熱門選手有巨大流量,巨大流量吸引多方資本,流量來源於粉絲,粉絲帶動了資本。

一場選秀

主辦方(網站)看中的是其所帶來的流量播放量和收益

資本(品牌方)看中的是選手背後粉絲的購買力

而粉絲看中的就是自己心愛的哥哥能否出道!

真金白銀大把大把的花出去了

但他們支持的偶像能否出道卻無人敢打包票

哥哥能不能出道不是定數

但是平台和資本註定發家

02

遊走在灰色地帶的飯圈經濟

選秀、選手、秀芬、平台、資本本是一場遊戲。

但是隨著國內偶像選秀節目的興起,粉絲追星早已不像過去那般純粹。節目組與投資方、贊助商以打榜、應援、投票等形式,以助力自家愛豆出道為目的,吸引各路粉絲「心甘情願」地花錢。

飯圈經濟應運而生,並在灰色地帶生根發芽。

曾經的飯圈經濟是買買偶像的專輯演唱會為偶像的事業助助力。

現在的飯圈經濟是粉絲真金白銀做數據錢都鑽進資本褲兜里。

打投集資控評應援做數據

粉絲生怕漏了一個影響哥哥戰鬥力

做榜單搞投票弄比賽租借全國各地LED大屏

資本生怕漏了一個讓飯圈的錢溜走

各種榜單絡繹不絕,不明所以的粉絲遇榜就打投,從此滋生了「野榜」灰產。

有心之人利用粉絲的打榜熱情,創作空有名稱毫無意義的野生榜單,讓粉絲真金白銀往裡投自己卻掙的盆滿缽滿。

各種選秀投票規則如出一轍,粉絲見怪不怪甘願為平台送上現成的收入。

普通用戶每天能投 1 票 VIP每天有 11 票,粉絲為了投票,大批量的購買會員卡,甚至出現了會員3050年到期的投票傳奇。

除了出道投票之外,選秀節目還會有各種權益打榜,粉絲們PK粉絲們,錢多者勝。

各種粉絲集資軟體層出不窮,動輒幾千萬的集資記錄分分鐘被打破,幾千萬的應援說做就做。

就拿今年的兩檔選秀節目來說:《創造營2021》和《青春有你3》已經有超5位選手的粉絲後援會集資破千萬,超30位選手後援會集資破百萬。

但眾所周知,秀粉的平均年齡偏低,其中很多都還是學生,年齡在15~20歲階段的最多。

對於集資,一些偶像後援會、粉絲組織者會用言語鼓動、誘導,甚至稱粉絲不應援就是不愛自家的偶像,直言偶像無法出道都是粉絲的錯。而粉絲群體中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人,攀比、好勝心極重,很容易被誤導。

並且儘管有公開的集資平台,但集資仍然不在法律保護範圍之內,沒有確定的資金來源又又缺乏第三方的監督保護,「集資跑路事件」時有發生。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卑微秀粉們勒緊褲腰帶給秀人「上供」,一不小心一半都進了大粉褲腰裡。

所謂的「幫大粉喜提海景房」說的也就是這個了。

借用之前的一個梗

鄭爽日薪208萬,粉絲日薪不足208塊。

真的是足夠可笑了!

03

青春有你變青春無你

到底是誰動了誰的奶酪?

這幾年太多的選秀節目出爐,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偶像,粉絲經濟崛起,造星運動此起彼伏,這引得更多的少年們想要通過選秀節目進入娛樂圈。也使得諸多資本、商業資源進入此類節目,粉絲經濟因此也獲得高速發展。

甚至在選秀圈流傳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只要粉絲經濟做得好,一名素人就可以在一檔選秀中迅速完成從「素人」到「頂流」的跨越。

一場選秀,一個頂流,一場粉絲的戰鬥,通過選秀,各方都獲得了自己想得到的利益。

而這中間就會出現飯圈灰色產業鏈、說不清的集資、打榜、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

倒牛奶事件事實上只是偶像產業怪相的冰山一角。

早在2018年,一面是《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選秀節目火爆一時,另一面,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已經下發了「關於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對於偶像養成類節目要確保節目導向正確,堅決遏止節目過度娛樂化和宣揚拜金享樂、急功近利等錯誤傾向。去年2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各大衛視網站也發布了圍繞綜藝方面的標準規則。

一次又一次選秀,一個又一個的偶像塌房......

讓我們不禁疑問:現如今的偶像選秀節目,按得到底是什麼規則?是才藝,綜合素質,顏值,還是其所擁有的資本?

此前,人民網就「追星不力懲罰粉絲」發表評論稱"靠粉絲刷數據才能出頭的偶像,是偶像嗎?「

所謂的選秀跟打投,說白了是一場多方合謀對粉絲的圍獵。

所謂的追星早已變了味兒,早就變成了一場粉絲之間的豪賭。

而這次鬧得轟轟烈烈的「倒奶事件」更是充分證明了追星變味這一點。

而繼新華社批鬥之後,央視新聞也精準狙擊,稱商家平台在倒奶事件中難辭其咎。

隨著幾大官媒的下場批評,也許從另一個方面提醒我們:

是時候讓最近幾年搞得如火如荼的偶像選秀節目冷靜一下了。

評論區聊一聊

你的看法?

【匯客廰文旅】升級你的旅行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Af4XHkB9wjdwRpvuQ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