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省住建廳辦公室近日印發《關於開展「送圖下鄉」活動的通知》,
為指導我省農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工作,省住建廳組織專家編制了《河北省民居設計方案》等指導圖冊,要通過發放技術指導圖冊等方式,進一步普及農房建設技術知識,向農民推薦適合當地特點的農房設計方案。山區、壩上、平原、沿海各種類型應有盡有,你最喜歡哪一個
山區
坡屋頂 青瓦上
石基礎 黃灰牆
小披檐 花格窗
新建方案
冀北山區(方案一)
總體鳥瞰圖
鳥瞰圖
人視圖
本方案適合三口之家,以當地傳統民居為藍本,設計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民居建築,同時正房增加廚房及餐廳位置。本方案設計插建一組西廂房,設有一間帶火炕客房,為農民開展農村旅遊,開辦「農家樂」等項目,提供住宿空間。本設計既為新建築設計,同時西廂房設計又為老建築插建提供案例參考,同時根據需要,西廂房可改為兩套客房出租。院落布置追求親切宜人,適合舉辦庭院活動,院落角部設置衛生間,方便使用。
冀北山區(方案二)
鳥瞰圖
人視圖
本方案正房為二層,適合五口之家、也可改為七口之家,延續當地以炕為主要起居空間的特色,加以提升,一層為老人住房,同時設置獨立的客廳、餐廳、廚房、衛生間等現代生活所需空間。在廚房設置帶取暖功能的爐灶,各房間採用地暖系統,使房間內部達到乾淨衛生的效果。二樓設置帶衛生間主臥,提升居住檔次,二層家庭廳隨人口增加,可改為居住臥室,達到滿足七口居住。為農民開展農村旅遊,開辦農家樂等項目,在西廂房設計一組客房,滿足遊客住宿使用。院落布置親切宜人,留有農村運輸車、汽車位置,同時考慮舉辦庭院活動空間。院牆採用水泥磚花式砌法,使院牆更加通透。外觀設計延續傳統做法,青磚灰瓦白牆及木質木窗,配以當地傳統紋樣,處處體現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
冀西山區
鳥瞰圖
冀中山區(方案一)
鳥瞰圖
鳥瞰圖
人視圖
本方案功能空間組織體現因地制宜的設計思路。設計延用了傳統合院式布局。設計了前院、後院。前院空間大,位於南面,是主要的景觀庭院和室外生活空間。後院位於北側,為雜物院落。院落布局潔污分區明確。住宅部分按照生活和生產兩部分功能進行設計。生活空間包括起居主次臥、書房、衛生間、廚房、餐廳等。生產空間包括:庫房、農具車庫、雞舍、豬舍和曬台等。
冀中山區(方案二)
鳥瞰圖
這套方案的目標是在推動農村居住標準化,環境友好化,廁所水沖化,廚房燃氣化四化標準的基礎上,實現新型民居建築中石材的應用與功能和結構的和諧。採用料石和平毛石的砌體結構經過計算,能夠滿足8度抗震。石材砌築工藝在牆體、牆裙、勒腳、檐口和院落圍牆等部位的不同處理,有利於烘托出粗糙和鄉土的山村質感。方案挖掘和探索了這種古老建築材料的潛質,使建築安全耐久,能夠反映燕趙民俗文化特色和凸顯山地建築的地域特徵。
冀中山區(方案三)
鳥瞰圖
本方案設計源於北方地區傳統的院落式住宅,為二進院落布局,建築以一層為主,局部設有兩層。第一進院用於開展「農家樂」產業,第二進院用於村民自住,共設三間臥室,可滿足3口人和5口人的家庭需求。同時根據當地村民的生活習慣,新式民居擬設曬台、地窖。客房與村民自住住宅用院落相隔,保證了村民的生活與經濟收入的協同共存。建築基礎、山牆和窗台以下的部分的牆體擬採用當地出產的石料,窗台以上的牆身材料採用青磚,凸顯地域特色,同時節約成本。
冀南山區(方案一)
人視圖
鳥瞰圖
本方案為兩戶宅基地整合統籌新建項目。建築主材選用當地盛產的紅色石英砂岩石材,也有少量的青石建築。建築為邢台山區建築,建築布局為傳統中國合院布局形式,坡屋頂。屬於自住型農房或經營做農家樂,建築布局正房主要為臥室客廳,西廂房為居住用房,屋頂為露台,可登高遠望夏天乘涼,東側為廚房及儲糧間,南側為衛生間及農村小賣等自營產業,屋頂可以晾曬糧食。建築細節結合山區建築特色,窗花,過梁及磨盤等,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引發人們濃濃的鄉愁。
冀南山區(方案二)
人視圖
本方案以滿足五人家庭的產居結合生活前提設計,以新的建築形式結合村落標誌性元素的提取,既符合現代人對生活和審美的要求,又不失冀南山區的傳統風貌。結合當地的地形特徵,房屋建在山坡上經過對部分地基的推平處理,將整個房屋作了錯層安排。設計結合當地特色古民居,採用當地石材、青磚、紅磚和木材等作為了主要的建築材料。在空間布局中,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和後院上下錯層又相互連接,使一、二層均有院落可用。房間均是大開窗,空間開敞,採光通風充足。在二層三層均有露台,方便晾曬糧食衣物等。主體建築中一樓主要為居民自用,二樓和三樓主要為經營用房,可做農家樂或經營餐館。
壩上地區
囫圇院 生土房
紅瓦頂 白粉牆
木柴扉 院開敞
新建方案
壩上地區(方案一)
鳥瞰圖
透視圖
隨著人們對傳統建造技術的否定和傳統工藝的丟失,多樣化的鄉土建築文化也在迅速消亡。本方案利用傳統材料和適宜的工藝,將鄉村現有的住宅改造為體面、好用、有尊嚴的房子,更重要的是與農村環境相協調,而不是簡單盲目地拷貝城市的房子和生活。
壩上地區(方案二)
鳥瞰圖
透視圖
院落透視圖
本方案設計是以承德壩上地區五開間民居為原型,滿足該地區居民的生活需求。為兼顧旅遊接待功能,方案改變傳統的一進院的做法,設計為前後兩進院落,前院滿足種菜和飼養牲畜的生活需求,後院可接待停車。建築功能設計綜合考慮家庭人口結構,居住使用情況及旅遊接待問題,充分考慮了自住和旅遊接待分區問題。可滿足三代同居使用,滿足8個人的接待能力。
壩上地區(方案三)
鳥瞰圖
透視圖
透視圖
近年來,經濟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帶來的變化,農民生活逐漸由以前的農耕生活過渡到現代化生活中,院落內不再大量飼養牲畜家禽,同時旅遊業逐漸成為當地經濟的重要來源。本方案以壩上地區的傳統住宅為原型,並且結合農民發展農家樂產業的可能性,在滿足農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時,還能為遊客提供住宿和餐飲。
建築層數為兩層,正房一層為農民自住住宅,廂房和正房二層可以發展住宿型農家樂產業也可以作為農民自住住宅。
建築屋頁以紅瓦為主,牆面以白色塗料牆面為主,局部採用紅磚。白牆上繪製帶有歷史記憶的手繪圖。院落內有三塊菜地,並且將原來不再使用的耕作工具局部放置於菜地內,保留了以前生活的記憶片段,同時使採集兼備觀賞和種植功能。
壩上地區有豐富的太陽能資源,為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在屋頂上安裝分體式太陽能熱水器,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中對洗漱熱水的需求。
壩上地區(方案四)
鳥瞰圖
透視圖
考慮改善農民生活為基礎,推廣示範民宅的建設,強化可推廣性,方案設計充分考慮壩上地區建築特點,採用紅頂、白牆、木門窗等傳統符號,結合採用現代生土建築工藝,保留地域特色,利用新型建材,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
平原地區
三分地 合院房
平坡頂 花磚牆
疊磚檐 木花窗
新建方案
平原地區(方案一)
鳥瞰圖
鳥瞰圖
效果圖
本方案在保留了傳統的院落布局、樸素的清水磚牆、悠久的灰瓦坡頂、門樓、影壁等特色建築符號的基礎上,我們在低層民居中用柵欄圍牆增加院落通透,用蔬果種植豐富庭院綠化,用曬台滿足平時生活所需。
平原地區(方案二)
鳥瞰圖
效果圖
本方案在保留了傳統的院落布局、樸素的清水磚牆、悠久的灰瓦坡頂、門樓、影壁等特色建築符號的基礎上,我們在低層民居中用柵欄圍牆增加院落通透,用蔬果種植豐富庭院綠化,用曬台滿足平時生活所需。
平原地區(方案三)
鳥瞰圖
本方案是以形象提升、生活條件改善為主的自住型平屋項民居。通過在圍牆上加花磚女兒牆及開花格漏窗,使圍牆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時更加通透,打破高牆壁壘的圍合感,在圍牆上及山牆面加通告欄,改善單一形象;將院裡的雜物間、 雞舍、早廁進行整合,改變村民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條件。
平原地區(方案四)
鳥瞰圖
本方案是以形象提升、生活條件改善與經營性相結合的平屋頂民居。
方案在功能上、外觀造型上的改造嘗試,以求對村莊風貌保持不變,以更經濟的方式,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提升村莊整體形象。通過在圍牆上加花磚女兒牆及開花格漏窗,使圍牆在保持私密性的同時更加通透,打破高牆壁壘的圍合感在圍牆上及山牆面加通告欄,改善單一形象;將院裡的雜物間、雞舍、早廁進行整合,改變村民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條件;在屋門前增加暖廊,增強保溫節能效果,改善室內環境;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環保高效。
平原地區(方案五)
鳥瞰圖
沿街透視圖
在現有宅基地上新建(改建)居住經營型二層坡屋頂民居:
本方案是在旅遊區內對現有民居進行新建(改建)的嘗試,村民自用和經營均可。
主要特點是:
1.在保持獨院經營的模式下,增加傳統形式符號,改變建築形象,使之具有所在地的傳統民居特色。增強特色感、新鮮感,提高識別度。
2.在內院裝飾裝修中營造一種改良化的「新中式風格」。
3.通過改擴建一二層南向房間,增加客房舒適度。
平原地區(方案六)
鳥瞰圖
沿街透視圖
效果圖
效果圖
平原地區(方案七)
效果圖
效果圖
改純居住型為純經營型二層坡屋頂民居。
主要特點是:
1.根據旅遊市場情況,可以將兩個獨立民居院落合併成-一個擴大的民俗旅館,集中經營、統一管理。從規模、效率、形式、服務上都能有所提高。
2.增加傳統形式符號,改造建築形象,使之更具有所在地的傳統民居特色,增強特色感、新鮮感,提高識別度。
3.無論從院外還是內部看,都具有比較強的中式傳統民居特點。
4.通過擴建一二層南向房間,增加客房舒適度。
平原地區(方案八)
效果圖
沿街立面圖
廣府古城是北方地區的一座旱地水城。廣府古城是楊氏、武氏太極的發源地。古城文化、建築文化、太極文化、濕地景觀、古城美食成為古城旅遊的五個重點,形成了集文化旅遊,濕地遊覽的生態文明之旅的旅遊路線。
本方案以廣府古城內的建築特色為依託,選取古城外的場地進行新建設計。通過對廣府古城的實地調研走訪,了解到當地對古城內自建住宅的宅基地面積有所限制,將此方案的占地面積控制在270平方米之內。為了配合永年廣府古城內旅遊業的發展,本方案將建築首層空間設計為家庭旅館,二層空間作為家庭自用房間,形成動靜分離,便於發展旅遊產業和滿足家庭自住功能。同時將永年太極中提煉的太極八卦符號運用在建築的門窗、山牆、檐口、圍牆、屋脊等設計中,充分體現的永年廣府古城的地域特色。
沿海地區
紅瓦頂 米色牆
木窗扉 寬門廊
瓦鏤窗 石基上
新建方案
沿海地區(方案一)
鳥瞰圖
1、延續當地傳統L型院落布局模式,打破舊有的思想桎梏,利用房屋本身布局形式,自然的將院落分割為並行的內外兩部分,解決了舊式前後院落中,後院陰暗潮濕,沒有正午陽光直射的弊病;
2、利用寬闊的走廊將正屋與側房聯繫起來,保證了風雨天氣行走的便利與安全;
3、偏現代的建造方式,使得房屋在農村中的接受度較高,易於推廣。而門窗、圍牆、屋頂等關鍵部位所運用的傳統語言,又能使地方特色風貌得以流傳下去。
沿海地區(方案二)
效果圖
人視圖
1、本方案採用L型布局,較好的利用了宅基地的面積,既能儘可能多的增加建築面積,也能留出較大且完整的院落空間,而且還增加了視覺景觀面,充分利用了村莊周圍的景觀。
2、考慮了當地旅遊及農家樂產業,住戶可以根據旅遊情況,將二層或者二層的部分作為客房,一層可滿足遊客的餐飲需求。
3、建築造型在延續當地傳統建築的基礎上,做了細節上的調整。屋脊調整為簡潔的平屋脊,餐廳外增加了木質平台,遊客既可以選擇在室內用餐,也可以選擇在室外的平台上一邊享受純樸村莊的美景,一邊品嘗美食。農忙時節,室外平台還可以承擔晾曬農作物的功能。
4、建築材料。上秉承了就地取材的原則,選用石木結合的方式來建造本方案。厚實的岩石底座,給人以厚重、沉穩的安全感;而主體的木質材料,又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
沿海地區(方案三)
鳥瞰圖
人視圖
1、在農家樂產業結合上,採取前院後院的分離的方式,前院對外迎客,後院私密農戶自家使用。
2、一層部分房間結合後院,形成自用區,剩餘部分以及二層為農家樂,滿足
餐飲與部分住宿,同時客廳可靈活使用。
3、建築造型從比例,制式、材質和細節上,都依託於當地傳統建築。
4、院子外牆亦結合當地材質設計。
沿海地區(方案四)
鳥瞰圖
1、布局採用中軸線對稱的方式並稍加變化,圍繞中間的樓梯間在周邊布置房間;
2、 設置兩個出入口,一個對外,一個對內庭院;;
3、首層南側布置成大客廳,滿足多口之家對大客廳的需求;
4、主臥設置在三層,並設置活動室,滿足多口之家的活動需求;
5、建築材料主要選用當地常見的青磚和木材,就地取材。
你最喜歡哪個推薦方案?
歡迎評論點贊!
來源:河北日報
運營:張淑琦
責任編輯:劉麗鴻
監製:王金瑋
涿州發布 | 0312-3800627
涿州市廣播電視台新媒體中心
你「在看」,就是給我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