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酒文化一直占據一個重要位置。有對酒無感之人,自然也有更多好酒之人,比如說古代的文人騷客中,就不乏很多愛喝酒的人,最賦有浪漫主義情懷的,當屬「把酒問青天」的詩仙李白。無論是在宴席中的把酒言歡,還是在家中的自飲自酌,酒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李白醉酒圖,見下圖。
人有不同,喝的酒自然也不一樣,包括不同品牌、不同價位的酒。有條件的人,一般喜歡喝茅台、五糧液之類的高檔酒;條件一般的,則會選擇相對便宜的中低檔白酒,這在平時的酒桌上都能看到。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有一款低端白酒,那就是定位在15元左右的白瓶牛欄山,慢慢被很多人接受,甚至是條件還不錯的中產。定位15塊錢的牛欄山,本是低檔酒,為何慢慢走上中產餐桌?
一,價格低,是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平時不常喝酒的人來說,對酒的價格基本上沒有什麼感覺,什麼好酒、名酒的統統沒什麼感覺。比如說小編平時也愛喝點小酒,有一次去舅舅家,舅舅屬於滴酒不沾的人,當時拿出來一瓶好幾百元的名酒,小編當時心中狂喜,而舅舅則是毫無感覺,是不是很有意思?平時經常喝酒的人,如果每次都喝50元左右的中檔酒,這個消費水平一般人還真接受不了,而定位15元的牛欄山,大家都能接受,中產也不例外,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二,大眾化的東西,都能接受,不丟面子
中國人出門在外,最愛講面子,喝酒也不例外。如果別人都喝幾十元的白酒,而你作為一個中產,喝的竟然是15元的低檔酒,那就會太沒有面子了。但是也有例外,就看這個東西是不是大眾化的東西。就像吸煙,很多廣東的土豪,平時就喜歡吸便宜的紅雙喜,山東的大老闆,平時就愛抽十多塊錢的白將軍,這兩種煙雖然便宜,但是大眾化了。牛欄山也不例外,雖然便宜,但是喝得人太多了,屬於朋友間喝酒的標配了。從這點上來說,你喝我喝大家喝,中產喝15的牛欄山,也不覺著丟面子。
三,口感能接受,多喝點也無妨
喝酒的人都有這種感受,那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大家喝白酒的時候,酒剛入嘴的一剎那,往往都是很難受的表情,這個畫面大家應該能想像出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酒本來就有一種辛辣的味道,說酒好喝的,其實也是在裝,什麼酒都有辛辣的味道,但是好酒的口感相對要好一些。喝酒的本質,其實是追求一種微醉而且還不難受的狀態,說白了就是想稍微興奮一下,胃裡還要不難受,酒還要不上頭。從這一點上來說,15的牛欄山做得還不錯。從追求口感和舒適度上來說,牛欄山還可以,能夠走上中產的餐桌,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