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發展,當前又到此階段?

2019-08-28     炒股跟Z走

8月27日,滬深兩市高開高走,各大指數放量攀升。截止收盤,滬指報2902.14點,漲1.35%,深成指報9443.18點,漲1.86%;創指報1628.12點,漲1.71%。

在經歷了17個交易日的波折之後,A股終於又回到2900點上方。過程雖然艱難,但結果令人欣慰。從更長的周期來看,當前市場已經重新回到了6月和7月的大箱體之中。當時滬指所能達到的高度為3041點,那麼這一輪上漲也應該能夠達到這個高度。因此,當下投資者看待市場的時候不妨稍微樂觀一些

從4月下旬展開中級調整至今,很多人都在長達四個月時間的下跌過程中失去了信心,不再相信市場能夠恢復上漲。而近期「政策底」和「估值底」出現的信號也就被忽視了。

套用一句老生常談的話: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猶豫中發展。目前就是從絕望轉向猶豫的階段。

市場可能達到的高度

隨著外部利空因素的變化趨向「高頻反覆」,其對A股的影響也越來越弱化。上周五(8月23日)晚上經貿關係方面再起波瀾,這兩天又有緩和跡象。外部利空如此變化多端,但只能干擾A股運行的節奏,而不能決定市場運行的方向。

從資金面來看,8月27日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超過100億元,A股的估值對於外資依然有吸引力。同時,場內機構資金也是大幅凈流入,兩融餘額和主動買入額也是持續增加,市場的風險偏好程度有所提升。

從行業上看,農業、計算機、汽車、家用電器等漲幅居前,銀行、有色等表現一般,除汽車外,其餘均為前期熱點行業,說明市場的熱點集中度較高,有利於反彈的繼續。

8月27日是MSCI擴容調整生效的時點,北向資金全天凈流入111.38億元,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現在只是外資流入這個趨勢開始的起點,未來仍有大量資金待入場。

海外資金不僅是過去兩年A股市場上最主要的增量資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北向資金仍將是明確的增量來源。

在8月19日放量大漲之後,8月27日又是放量攀升(巧合的是,這兩個交易日都是周一)。連續兩周「開門紅」A股確實是越來越讓人感到有希望了。那麼,上漲能否延續?下一個攻擊目標是哪裡?

近期,我們一再強調,自滬指2733點啟動的這一輪上漲趨勢依然完好,主要是因為「政策底」和「估值底」的存在,A股市場的持續上漲是有底氣的。

至於下一個目標,我們之前也說過,當滬指在8月16日站穩2822點之後,市場就回到了6月和7月的大箱體運行之中,而這個箱體的上沿(滬指3040點附近),應該是這一輪上漲趨勢可以觸碰到的目標。當然,市場是不斷變化的,上漲的節奏和目標隨時可能發生改變。且看且走

就短線來說,還是要謹慎些。8月27日滬指收盤重返2900點,從技術上看,當天的上漲留下了一個高開跳空缺口(滬指2870點至2879點),這個缺口會回補嗎?也許補了之後再漲更安心。

滬指盤中站上60日均線,卻收於60日線之下,這個位置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至少表明在滬指2900點上方,買盤更加謹慎。

另外,MSCI針對A股二次擴容,該調整於8月27日收盤後生效,當天海外資金配置A股的行為主要是指數基金的被動行為,其持續性仍需要觀察。

說了那麼多,其實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站在當前時點和位置,看空A股,進而踏空,才是比較大的風險。即使短期有回調的動作(可能性比較大),也是為了蓄勢上攻。

因為,上漲趨勢仍在,其間的波折無法改變向上的方向。

所以,看到回調,別總想著風險,也得想想「機會總是跌出來」的這句話。如果未來幾個交易日,出現小幅回調,也沒必要悲觀,而應該視為蓄勢待漲的動作。也許,「二次上車」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uJd1mwBJleJMoPMqe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