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都在追求健康長壽,希望自己能夠活的時間更長一點,衰老慢一點到來。但是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一個問題,雖然我們不能避免,但是我們可以延長壽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養護自己的身體,以便延緩壽命。
我國有一位比較著名的中科院院士,他活了107歲,在這幾十年中他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抽煙,從一開始的懵懂時期,迷上了抽煙,一抽就是60年。等到老年時期,才發覺抽煙對身體的損害非常的大,因此,這位老院士也下定決心戒煙,因為意志力足夠強大,他成功的戒煙了。
戒煙後,身體的變化也比較大,不再像之前經常咳嗽、氣喘,而是呼吸變得更加的順暢。並且大腦也發生了改變,意識更加的清晰,不再是渾渾噩噩,記憶力有明顯的提高。成功戒煙後,肺部、肝臟等地方的損害減少,慢慢地恢復正常,對健康也有利。這位老院士,抽煙60年,並且長壽,不單單是戒煙的功勞,跟日常的生活習慣也是有很大的關係。
長壽的好習慣有哪些?
這位老院士的生活非常的規律,不像別人生物鐘容易紊亂,他每天的時間都安排的比較規律,按時起床以及睡覺,基本上不會出現熬夜的情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對身體是非常的好。有助於體內的各個臟器可以得到充足的修復以及休息,能夠減輕身體的負擔。
一般在上了年紀之後,人的胃口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主要是因為衰老的緣故,導致體內的機能出現下降的情況,那自然胃口也會有所下降。而這位老院士,即便是上了年紀,依舊能夠保持良好的胃口,並且日常的飲食比較多樣化,不會單單食用一種食物,吃的東西比較多,這樣可以保證身體可以攝入足夠營養,來供應身體所需的物質,體內的營養充足,能夠保持年輕態。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就是,排便問題,他每天的排便正常,很少會有便秘的情況出現,這個能夠說明體內的腸胃正處在一個正常運作的狀態。俗話說「腸胃好,人長壽」,腸胃能夠健康的運作,及時的將身體中的食物消化分解,營養物質能夠被人體吸收,廢棄物排出體外,那身體的負擔,也可以減輕很多,人體自然容易長壽。
這位老院士的心態也是非常的好,平時待人處事,心胸比較寬闊,一般不會出現發脾氣的情況,常常都是笑呵呵地對待每一個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壽命不會短,可以仔細地觀察一下身邊的長壽老人,他們的生活都是積極向上的,心態非常的好。因此要注意想要長壽,情緒要控制好,保持樂觀的心態。
這位老院士,之所以能夠高壽,主要是因為他的生活方式非常的好,即便他抽了幾十年的煙,但因為規律的生活,並且戒掉香煙,使得他的身體依舊可以保持年輕。因此也提醒各位,想要長壽,需要改變自己不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