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謝謝你對我的關心和幫助。我今天下午出院。有時間一定到我們家做客,再見了!」收到陶老爺子的消息,淚水濕了眼眶,作為一名醫護人員,沒有比聽到患者出院的消息更令人激動的了。
微信聊天截圖
還記得陶老爺子進ICU的第一天,面對治療,臉上寫滿了拒絕。他眉頭緊鎖,雙手環胸成自我保護狀,我知道這是人在進入一種陌生環境的本能反應。
他的衣服紐扣扣錯了位置,我想去幫他弄好,他立刻說了句:「我自己弄!」
我只能無奈地放下手臂。
第二天再去看他的時候,他的心情已經平復了一些,但對醫護人員依舊充滿抗拒。
我看他手臂上的血壓計掉了,準備去幫他弄好,他連忙說:「不麻煩你了,我自己來。」我再想幫他把口罩調整好,他又立馬回了句:「我自己來!」
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幫他把病床上弄亂的被子整理鋪好。這一次他沒有說什麼,只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眼神卻溫和了許多。
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老人家,別擔心,一定會好起來的。」
出了病房,我特意找來老人家屬的聯繫方式,諮詢怎樣才能讓老人更好地配合治療。經過和家屬溝通,得知老人性格如此,儘管年歲已高,但一直很獨立,從不願給別人添麻煩。
家屬留言條。
再接下來的日子裡,我便儘可能地和他多溝通,聊一聊他喜歡做的事情,講講最新的新聞,有趣的故事。
漸漸地,他開始配合我做檢查,開始聽我的建議,開始好好吃飯,開始對我笑……
有一天,他有點赧然地對我說,他想和家裡人聯繫。這是他進重症監護室以來第一次主動要求聯繫家人。
我激動極了,他終於放下心底那些不願麻煩別人的「包袱」。這對他的康復也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家人將會給他更多的支持。
我連忙答應他,讓他放心,這就幫他去辦。
為了讓老人可以有個好的狀態和家人見面,我決定給他理髮。
「是不是太麻煩了?」他摩挲了一下自己的頭髮。
「不麻煩,很簡單的,不要擔心。」我安慰他說到。
他終於點了點頭,「太謝謝你了!」
我立刻向領導提出了申請,但由於條件有限,幾經周折,才拿到了工具。
考慮到老人身體健康情況,剪一會頭髮就讓他休息一會。整整3個小時,我的第一次「tony秀」終於完成了。當我把鏡子拿到他面前的時候,老人發自內心地笑了。
在那一刻,我感覺所有的努力都有了答案。
朱麗和陶老合影。
作為一名高齡患者,能夠戰勝病魔,戰勝心裡的壓力,需要的努力比年輕患者多得多。而這次視頻,讓他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在接下來的治療里,他總是表現得最積極、最配合。每次我接班,他總是第一個和我打招呼。當得知我的孩子才一周歲,他每天都會分享一些孫女的視頻給我,以緩解我想女兒的心情。有時候我交完班在回住處的路上,也能收到他的關心信息。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固然可怕,但團結的力量是攻無不克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無數個這樣的陶老爺子,也有無數個我,只要共同努力,生命的光一定會被點亮。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
作者:朱麗
整理:澤峰、劉璐、李也
編輯: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