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蔓延,絕大部分國家已經紛紛關閉陸上和海上民用通道,來加強對病毒擴散的把控。但如果想要獲取外界的醫療援助,載貨量大、運載時間長的海運顯然會耽誤寶貴的時間,除非距離近,否則幾乎不會採取這種運輸方式。
(使用遠洋運輸船雖然運載量大,不過速度過慢,顯然不適合抗疫時間寶貴的當今)
所以如今各國所採用的抗疫物資運輸方式,基本上都為空中運輸,但受限於空中運載平台的運載力,往往一趟也就能運個幾十噸。而這個時候,烏克蘭憑藉著"空中飛行大倉庫"——安東諾夫安-225運輸機,出乎意料地成為令人羨慕的國家。
(飛抵天津的安-225)
據烏媒4月13日報道,安東諾夫公司已經證實,旗下已經服役30年的"明星運輸機"安-225,已經投入全球貨運服務,接受各國政府的委託,負責運輸防疫物資,而它的疫情期間首秀,就是一趟從中國飛往波蘭的貨運任務。
(安-225運輸機從中國天津起飛,飛往波蘭首都華沙)
應波蘭政府的請求,安-225運輸機從烏克蘭基輔起飛,在哈薩克降落進行簡單的加油和調整後,飛機徑直前往中國天津,並運走了76噸的防護服、11噸的面具和9噸的口罩,安-225將會將這些中國提供的防疫物資送到如今東歐疫情最為嚴重的華沙,給予當地民眾和一線防護工作者最大的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安-225並未滿載,這款恐怖的運輸機最大運載能力可達250噸。
這個時候,無論什麼運輸機的效率都沒有安-225高,可能別人辛辛苦苦拉好幾飛機的運輸物資,安-225自己一架就能搞定,全球僅一架的安-225"獨孤求敗"般的運載力也再次讓世界各國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它。
(運輸醫療物資的抗疫人員和安-225合影)
安東諾夫-225"夢想"超大型運輸機,雖然它的翼展不是世界第一(1947年的美國休斯H-4"大力神"翼展達到97.82米,安-225的翼展為88.40米),但它是迄今為止人類製造的承載重量最大的運輸機。蘇聯時代的安東諾夫設計局建造它主要是為了開展太空業務,但隨著蘇聯末期形勢的惡化,這款"空中巨無霸"僅製造出一架,註冊編號為UR-82060,歸烏克蘭所有。
(安-225馱著暴風雪號太空梭)
由於從安-124發展而來,安-225近乎擁有一切蘇聯大型運輸機的特徵,比如肩扛式機翼和四重線傳飛控,一共搭載了6具進步設計局的D-18T大功率渦扇發動機,推進力為229kN。由於空重就達到175噸,滿載最大起飛重量更是高達640噸,所以安-225的起飛需要超長的跑道,一般需要長過3千米,且對跑道的質量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絕大部分機場均不具備起降安-225的能力,一般是大型國際機場才能夠勝任。
(安-225厚重的肩膀配上6具大功率發動機,運載能力全球第一,一架頂3架"環球霸王"C-17運輸機還有富餘)
安-225的貨艙最早是用於運輸火箭而設計的,所以內部十分平整,特別適合如今堆放抗疫物資。雖然標的最大載貨重量是250噸,不過包括安東諾夫設計局在內的很多機構經過分析後,均認為安-225能夠擁有承載300噸貨物的承載能力。因為不僅僅是艙內,艙外也可以載貨,安-225就曾經承擔過運輸蘇聯"暴風雪"號太空梭的任務,算上支架的重量,顯然超過了25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