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材敏感,影帝影后同台飆戲,又被一部真人真事戳中…

2019-08-27   烏鴉電影

這是一個普通的勵志故事,一個學歷不高的女人,通過18年的努力,通過了司法考試,成為了律師。

但它又不普通,這個女人,最後並沒有走上人生巔峰,她當律師,只為了一件事:將哥哥撈出監獄。

匪夷所思的故事,卻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定罪》

1980年,美國麻薩諸塞州。

在這個小鎮,發生了一起極其惡劣的兇殺案。

被害人被發現時,身上有30處傷口,頭部、脖子、背部、心臟都有不同程度的刺傷...

警方在第一時間,鎖定了犯罪嫌疑人:肯尼。

肯尼,生性頑劣,性格粗暴,喜歡惹事生非,還有各種犯罪前科...

儘管肯尼有不在場證明,但法庭依然以一級謀殺的罪名,判處他無期徒刑(麻薩諸塞州沒有死刑)。

每個人都相信,肯尼就是那個十惡不赦的兇手,除了一個人:妹妹貝蒂。

從肯尼被抓開始,貝蒂就堅信哥哥是清白無辜的。

為了把哥哥救出來,貝蒂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考律師證。

這個只有初中文憑的女人,在浩瀚如海的法律知識面前,開始了自己的戰鬥...

這部《定罪》2010年在美國上映,豆瓣評分7.9,IMDb7.2。

電影陣容,可謂是相當豪華的演員團。

飾演妹妹貝蒂的,是奧斯卡影后:希拉蕊·斯萬克。

飾演哥哥肯尼的,是柏林電影節的影帝:山姆·洛克威爾。

飾演女警的梅麗莎·里奧,是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有網友評論:光是衝著這陣容,看這100多分鐘,值了。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與電影相比,真實事件的結局更令人悲傷和唏噓。

事實上,因為這場兇殺案,肯尼被調查了兩次。

第一次,肯尼有不在場證明:案發時,他正在餐廳工作。

第二次,是兩年半後,警察又來翻舊帳。

而這一次,肯尼就沒那麼幸運。

首先,當年工作的餐廳,找不到肯尼的打卡表,他的不在場證明被推翻。

然後,肯尼的前妻和女友都站出來,指證肯尼殺人。

其中一位說:謀殺案當天早上,肯尼回家時喝醉了,身上有抓痕,其實他並沒有去餐廳上班。

1983年,肯尼被判一級謀殺,且不得保釋。

即便如此,貝蒂依然認為哥哥是清白無辜的。

30歲這一年,貝蒂在當地社區大學報了法律學習班,12年孤獨艱澀的學習,開始了。

貝蒂說:我會找到證據,讓肯尼恢復自由。

為了救哥哥,貝蒂的婚姻破裂,兩個兒子最後選擇和父親一起生活。

貝蒂說:那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時間。

直到2001年,DNA技術的出現,才證明了肯尼的清白,而肯尼的前妻和前女友,都承認自己當年是收了錢,做了偽證。

在被關押了18年後,肯尼終於重獲自由,且獲得政府340萬美元的賠償。

肯尼和貝蒂的事件,被媒體大篇幅報道,兩人甚至還上了奧普拉脫口秀。

幾個月後,好萊塢多家電影公司,都來聯繫貝蒂,想要買下她的故事。

一切,都在朝著美好進行著。

但6個月後,肯尼在看望侄子的路上,不慎摔倒身亡。

真實事件中的肯尼和貝蒂

這一事件的結局,令人唏噓:貝蒂用自己的家庭,以及12年的人生,只換來哥哥6個月的自由。

接受採訪時,貝蒂卻說:這是很悲傷,但最重要的是,肯尼是自由地清白地死去的。

決定學法律時,貝蒂需要克服的難關,是她的經濟情況和年齡困境。

那時,貝蒂已經30歲。

學費,她沒有任何資金來源,只能晚上去酒吧打工,賺取學費。

眾所周知,學法律是一項很艱難的工程,不僅因為各項條文繁複,而且對記憶力、思辨力、邏輯能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驗。

剛開始,貝蒂記什麼忘什麼,總結陳詞說得磕磕巴巴...

在貝蒂取得律師證後,證明哥哥清白之路,也不好走。

要為哥哥翻供,就必須找到當年的證據,但根據麻薩諸塞州當時的法律,關於肯尼的證據早就被銷毀了。

貝蒂不認命,她用盡一切辦法,去尋找證據。

小機率的奇蹟發生了,關於肯尼的證據,還真的被貝蒂找了出來。

成功做了DNA測試之後,難關又出現了...

麻薩諸塞州的相關政府官員,不願承認當年犯下的錯誤,故意隱藏DNA的測試結果...

在每遇到一個難關,貝蒂總是說:沒事,這只是個小挫折而已。

可事情發展到後來,貝蒂所遭遇的,已不再是小小的挫折。

她的訴求,已經從一個冤案,擴大到與個人命運、地方權威,甚至整個美國法制的鬥爭...

電影的英文名,取得很有深意:《Conviction》

有兩層意思:定罪,以及信念。

這信念,不僅僅屬於肯尼,也屬於貝蒂。

這信念,支撐著她走過12年的孤獨學法之旅,走過家庭破裂的痛苦,走過每一個難關。

2007年,中國六盤水。

在某個寨子裡,有一個代姓家族,家中老六被人用刀捅死,對於此案,警方一直束手無策...

為了給老么討回公道,5個哥哥分頭在全國進行搜捕,一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坐著摩托車,踏過河南、四川、廣西、雲南等地,行程10000多公里。

最終,他們在廣西柳州,抓住了逃逸的兇手。

代家五兄弟

這起事件,被改編成電影《人山人海》,並獲得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

說實話,私自緝兇,是違法行為。

但在五兄弟看來,案件一籌莫展,只能憑藉自己的力量,為老么討公道了。

他們說:我們是平凡的老百姓,就是不能接受弟弟就這麼死了。

《人山人海》海報

2001年,王樺的兒子被人故意殺害。

料理完兒子的後事,王樺開始了長達16年的追兇之路。

他拿著兇手的照片,到處追問,只要有人給他提供線索,無論多遠他都會立馬趕去。

王樺及其被害的兒子

這16年來,王樺苦苦追兇,傾家蕩產,妻子與其離婚,甚至還在大街上睡過。

2017年,王樺憑藉一己之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殺害兒子的兇手,王樺第一時間通知警方,並將兇手緝拿歸案。

在庭審中的王樺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幸運,能得到一個交代。

1994年,張氏兩姐妹的父親被同村的人殺死,兇手逃匿。

2001年,在有能力獨自賺錢後,兩姐妹跑到東莞電子廠打工,她們打算先掙路費,再出發尋凶。

2002年,她們聽說兇手可能在烏魯木齊,立馬辭職趕往烏魯木齊,結果撲空。

張國恆被殺時的家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尋凶過程中,兩姐妹在新疆、四川、廣東等地輾轉。

她們擺過地攤、當過洗碗工、做過傳單派發員、睡過公園的石凳...

2019年,是她們尋凶的第18年,但兇手依然下落不明。

她們的人生,被這件事,撕扯得支離破碎。

張阿麗、張阿琴姐妹接受澎湃新聞採訪

或許,有人會問:賠上一生,值得嗎?

理智告訴我們,不值得。

稍加分析,就能看出這是投入產出比極其失衡的行為。

賠上自己的青春、幸福、時間、家庭,跑上萬里,去抓兇手,而且還不一定有結果...

放下心結,讓事情翻篇,開始新的人生,才是一個理智的做法。

畢竟,人生有多少「十幾年」來折騰?

但在親人的死亡面前,什麼理智、分析、投入產出比,統統不重要了。

他們可以選擇放棄,卻放不下所受的冤屈,以及對親人的愧疚。

所以他們選擇死磕,與兇手死磕,與司法死磕,更是與自己死磕...

儘管,他們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我們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得。

我們只知道,他們傾其所有,只為給自己的良心,以及逝去的親情,尋找一個可以安放的地方。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可以選擇放下,但受害者的心靈,將永遠被桎梏在牢籠里。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自: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百度百科、《衛報》

烏鴉微信號:wuya-2 微博:烏鴉電影

烏鴉最新動態將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