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晚年改制陳曼生匏瓜,兩位大師的相思之作

2019-08-03     紫砂壺記

1984年,顧景舟在七十歲生日那天寫下了下面這首自勉詩,寄託他對紫砂的熱愛和使命感。

五十餘載競摶埴,卻憶年華已古稀。

魯陽奮戈猶未晚,願留指爪踏雪泥。


顧景舟將自己的紫砂藝術生涯總結為「青年仿、「中年創」、「晚年變」的三步曲。



顧景舟制 三足乳鼎

三足乳鼎正是他「晚年變」的經典代表作。

上世紀八十年代,顧景舟仔細研習「曼生十八式」中的「匏瓜壺」,並對其進行再創作。

曼生匏瓜為原型


《詩經.小雅》中說:「幡幡瓠葉,采之享之。」指的就是匏瓜。



匏瓜

匏瓜本是一種葫蘆科的植物,雖名為瓜,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果實早已不供人實用,而是被剖開當做水瓢使用。




曹植在《洛神賦》中寫到:「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隻獨勤。」意思是為匏瓜無偶而嘆息,為牽牛星的獨處而哀詠。

匏瓜常被古人用作男子無妻的象徵。



曼生匏瓜壺

清朝官制,部分官員的家眷是不能帶在身邊的,因而曼生一人在外為官總是感到孤寂,所以以匏瓜為原型創作出了匏瓜壺。


顧景舟的愛人徐義寶比他小十一歲,兩人成婚時顧景舟已五十虛歲,婚後兩人過著平淡的生活。

1983年,老伴徐義寶得了鼻咽癌,時年已69年顧景舟請假帶她到上海求醫,然病情兇險,第二年徐義寶還是永遠的離開了他。



顧景舟制 三足乳鼎

山一程,水一程,從此隔山隔海隔生死,夫人走後,顧景舟悲傷不已,從此又是孤影一人行。

或許正是如此,他在曼生匏瓜的基礎上融入才情,創作出了三足乳鼎。



左圖 匏瓜壺 右圖 三足乳鼎


復刻顧景舟三足乳鼎 一廠老紫泥

顧景舟將「曼生匏瓜壺」的平底加置三枚釘足,讓沉穩的壺形增加了縱向的空間感,成為更清秀的「三足乳鼎壺」。



復刻顧景舟三足乳鼎 一廠老紫泥

整壺圓潤飽滿,身線挺括,以匏瓜為原型。上寬下收,豐滿圓潤,線條挺括流暢,力度感強。

壺嘴、壺把、壺鈕與壺身搭配協調、比例勻稱,壺嘴一彎短流,出水有力。



復刻顧景舟三足乳鼎 一廠老紫泥


壺把流暢,力度感強,壺蓋設計豐腴,口蓋嚴密,壺鈕似乳,蓋於壺身之上,含蓄內斂,不愧為顧景舟晚年的創新力作!

感謝閱讀,感覺小編辛苦的請點擊關注,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g18X2wBUcHTFCnf3w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