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 岸綠 景美
——涼州城區再生水利用見聞
歷史上,武威城依河而建,河湖岸線長。隨著城市發展和城區人口增加,部分河道成了排污渠,藏污納垢,水體質量降低。
「曾經,走路都不願意沿著河走。尤其是夏天,臭烘烘的。」市民黃金明回憶起幾年前涼州城東楊家壩河邊的樣子,不住地搖頭。
「 現在,變化很大,水清了,空氣也新鮮了。」黃金明感慨地說:「晚上沒事的時候就到天馬湖、海藏濕地公園遛彎。」11月初,天馬湖、海藏濕地公園依然滿眼蔥翠、流水潺潺,吸引了大批市民在此觀景、休憩和遊玩。
涼州城區河湖是怎樣恢復水質的?為協調再生水供水體系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濟建設同步發展,適應城市現代化再生水體系建設標準要求,緩解水資源短缺同經濟社會發展及水資源的粗放使用之間的矛盾,近年來,涼州區大力實施城鎮節水降損行動,加快城鎮供水管網改造,積極利用中水補水,推動城市提高水資源利用水平。2015年5月,武威市污水處理廠污水再生利用工程正式投入運行;2019年完成改造老舊供水管網10.22公里。
「城區污水處理每日形成再生水約4萬立方米,各項指標均達到一級A標準,主要用於道路綠地澆灑、天馬湖景觀用水和熱電聯產生產用水。」市供排水集團副廠長張繼宗告訴記者,天馬湖景觀補水以後,再生水廠每日供水約1.5萬方,熱電聯產每日供水約0.43萬方。
據了解,正在建設中的涼州城區再生水回用供水管網及泵站建設項目投入運營後,送水泵房規模將達到每日5.5萬方,主要用於二環東路沿線綠化帶及沿線的集中綠地和植物園、同心苑等的綠化澆灑使用,天馬湖公園及涼都大道沿線澆灑用水,新城區、海藏公園、紅星廣場、學府路、兩湖公園綠化澆灑再生管線。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決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在治理方面既做好生態修復的「加法」,又做好減排降污的「減法」。涼州區通過一系列措施,使河湖實現了從污水到清水、再到「好水」的轉變。
來源:武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