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中有太多的天體存在,各種各樣不同的天體都會有自己的特性,當然比較常見的就是恆星,像是咱們地球所圍繞的太陽,就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而在宇宙之中,這樣的恆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不過有一些恆星它的表現非常地反常。像是之前科學家曾經發現過一顆特別怪異的恆星,這顆恆星並不是一直持續的發光,而是反覆變黑,表現出閃爍不定的狀態,這引起了科學家極大的好奇。不過科學家表示在宇宙之中並不是只有這一顆恆星有這種怪異的現象,其實有很多這種神秘的天體。
這顆恆星是在2015年科學家所發現的,叫做kIc846 2852,當時發現這個恆星它的光會出現異常的波動情況,反覆的變黑,就像是在它的周圍有巨型的遮擋物遮擋之後所引起的現象。所以這種閃爍的狀態當時引起科學家極大的興趣,甚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這顆恆星是位於天鵝座星座,距離地球差不多有1480光年,它的光熱要比太陽更高一些。
不過科學家表示這種天體其實在宇宙之中並不是唯一的存在,因為通過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仔細分析之後發現,其實現在為止宇宙之中發現的最起碼有數10個這種奇特的恆星,通過觀察這些恆星發現,它們在變暗方面可能會持續幾天到一個星期左右,而且這種變化好像並沒有任何的規律可言。
另外科學家發現這些變暗的現象是非常龐大的,看起來像是有一些行星或者是塵埃穿過之後所以才會造成的,於是研究學者對於這些恆星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它們所存在的奧秘。
這種現象讓科學家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甚至懷疑是否有外星生命跡象的存在,有一部分研究學者甚至提出了這些恆星可能是被戴森球所包圍,所謂的戴森球,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假想的巨形結構,而這種巨形結構能夠直接圍繞在恆星周圍構建起來,這樣就能夠捕捉到恆星所發出來的更多的光芒和能量。
相信看過科幻小說的朋友應該對戴森球是有所了解的,就像是在恆星周圍加一個固定的殼子,而這樣的結構也有可能像科學家之前所設想的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一般形成球形的外殼。當然之前除了這種解釋之外,另外有一部分研究學者認為應該是一些塵雲或者是彗星碎片之類的造成了亮度發生著變化。
雖然提出了眾多不同的說法,可是到現在關於亮度的變化依舊沒有找到確切的答案,可以說這個答案想要獲得並不是那麼容易,因為並沒有什麼已知的線索能夠提供給科學家去研究解答。
不過,來自美國的天體物理學家史密特,通過對大量的北方天空變量調查搜索了超過1400萬個亮度變化,發現其中存在著21顆這種亮度變化的恆星,當然這21顆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其中有15顆是慢速的,它的變暗速度跟之前所發現的這顆恆星是比較相似的,另外有6顆呈現出來的是更加怪異性的,它的變化速度要更快一些。
當然引起史密特好奇的是這6顆變化更快的恆星,史密特將其稱之為快速北斗星,運用歐洲航天局所提供的相關數據進一步地分析發現,這些恆星一般跟太陽相似或質量為太陽的兩倍。不過史密特想要尋找其中一顆恆星的對應物,通過對北方天空變量的調查,結果發現數據中並沒有關於目標恆星變暗的詳細記錄,這證明如果在較短的時間內監測恆星,容易錯過某些變暗的恆星。
所以史密特表示,在未來如果能夠查看更多的數據,或許能夠讓我們更準確的去了解宇宙正在發生的事情,因此未來需要梳理更多的恆星活動數據,這樣更有助於我們發現更多恆星的變化。而這些研究對於未來去了解恆星更多的狀況都是非常有幫助的,這聽起來確實是非常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