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把尺子的( )刻度對準紙條的( )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著幾,就是幾厘米。如果所要畫的線段不是直接給出長度的,那麼要根據要求先求出線段的( ),然後再去畫。
2、線段是( )條直線,( )個端點組成,也就是線段是直的並且有長度。
3、量較長的物體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量較短的物體長度可以用( )作單位。測量長度是一定要寫( )。
4、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
1米= ( 100 )厘米
5、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 )來量。
6、長度單位常見題目:
(1)—根鉛筆長約20( )
房子高約3( )
毛巾長約 60( )
衣櫃高約2( )
一本語文書厚約1( )
旗杆高約8( )
課桌高約60( )
黃瓜長約25( )
小明身高130( )
爸爸比媽媽高5( )
手指的寬大約是1( )
7、兩位數的加減法:( )對齊:從( )算起,加法:個位滿十,向( )位進一。減法:( )位不夠減向( )位退一。
8、一道算式里有小括號的,就要先算( )裡面的。沒有小括號的就要先算乘法再算( )法;只有加減法的按照( )的順序計算。
9、一個角有( )個頂點,( )條邊。我們學過( )角、( )角、( )角。
10、一塊三角板有三個角,其中有1個直角。
11、一個長方形有( )個角,有( )個角是直角。
12、(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13、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 ),角的大小與兩邊的叉開的( )有關。
14、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個角,它們都是( )角。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 )個角,它們都是( )角。
15、看一個角是不是直角要用( )上的直角比一比,或者看是否有直角符號。
16、用放大鏡看一個角,大小( )。填「變」「不變」。
17、乘法的意義:1、 求幾個( )加數和的簡便運算。2、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18、一個乘法口訣可以寫出( )個乘法算式。4×5讀作( )
19、乘法算式7×8=56讀作:( ) 其中7和8叫做( ),56叫做( )
20、正方形有( )條對稱軸;長方形有( )條對稱軸;圓( )對稱軸
21、鐘面上有( )個數字,( )針和( )針。
22、鐘面上有( )個大格,( )個小格。
23、時針走一個大格是( )時,走一圈是( )個小時;分針走一個小格是( )分,
走一個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
24、1小時=( )分
半小時=( )分 1刻=( )分
25、( )時整,時針和分針成一條直線;( )時整,分針和時針重合。( )時整或( )時整,時針和分針成直角。
26、經過時間 = ( )時間 —( )時間
27、數一數下面圖中有( )條線段
28、數一數下圖中有( )個角
22. 用豎式計算。
(1)43+38 =
(2)85-38 =
(3)26+64-17 =
(4)45-39=
(5)15+36+42=
(6)71-(27+35)=
(7)78-19+36=
(8)49+(54-28)=
(9)81-29=
(10)100-25-36=
(11)51-(27+19)=
(12)78-35-19=
(13)45+29-52=
(14)35+66=
23、看圖寫算式.(10分)
(1) ⊙⊙⊙ ⊙⊙⊙ (2) ¤¤ ¤¤ ¤¤
( )個( ) ( )個( )
加法算式 :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 乘法算式 :
(3)
有多少個? ( )×( )=( )或( )×( )=( )
有多少個? ( )×( )=( )或( )×( )=( )
有多少個? ( )×( )=( )或( )×( )=( )
24、( )里最大能填幾。
5×( )<27 4×( )<15
7×( )<57 8×( )<17
7×( )<38 45="">8×( )
3×( )<25 52="">9×( )
25、( )里最小能填幾。
( )×3>10 ( )×6>15
( )×6>47 ( )×6>53
26、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經過時間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經過時間
2:45
6:15
9:53
12:25
3:15
45分
5:21
15分
5:15
25分
8:45
下午3:00
27、周日,小明和4個同學去公園玩,公園的兒童票是每張5元,他們一共花了多少元?
帶30元去,買票的錢夠嗎?
28.小明今年8歲,爺爺今年72歲,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6倍。
爸爸今年多少歲? 爺爺比爸爸大多少歲
31、用3個不同的數字(裡面沒有0),可以排出( )個不同的兩位數。
32、 3名同學排隊合影,可以有( )種排法。
33、有4名同學,每2人握一次手,一共可以握( )次手。
34、有2件上衣,3條褲子,每次穿1件上衣和一條褲子,可以有( )種穿法。
35、商店有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圓形紙,小芳要買2種顏色的紙,可以有( )種不同的選法。
36、 任意選取2、5、8三張卡片中的兩張求積,得數有( )種可能
37、 小明、小華、小麗三人相互贈送了一張卡片。她們一共贈送了( )張卡片。
38、 1個蘋果重量=2個梨重量 1個梨重量=4個香蕉重量, 1個蘋果重量=( )個香蕉重量
39、三個茄子的重量同一個蘿蔔的重量一樣,( )個茄子的重量同6個蘿蔔一樣重。
40、 用9、7、5、4這四個數字能組成多少個不同的兩位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