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選萃」朱海紅 | 我的第一次馬拉松

2019-10-29   作家鬼譚

文學

作家新幹線

主編寄語

且讀書,你就是活了兩世;

且寫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簡介

朱海紅,男,1974年生,山西省臨猗縣人,山西省作協會員。出版有長篇小說《你是一朵美麗的花》。

文學天地

我的第一次馬拉松

朱海紅

雖然已經參加過兩次山地半程馬拉鬆了,可是在跑步界裡,半馬也能算馬嗎?況且這兩次賽事都是縣市級的小比賽,成績進不了官方馬拉松記錄,就好比縣裡運動會你破了世界紀錄也白搭。可是挑戰全程馬拉松,我還是心裡有點忐忑。跑的最遠的是30公里,還僅僅只有一次。因此在西安國際馬拉松賽事開始報名時,我有點糾結報半程還是全程。最終促使我報全程的原因不僅僅是挑戰自己,增添人生的光彩(用流行的俗語說就是裝B),還有一個原因,既然半程和全程都是一樣的報名費,習慣了過苦日子精打細算的我自然傾向於選擇全馬,如同商場買東西,買一贈一,打五折的商品還用猶豫嗎?趕快搶購吧!跑步群里多次跑過全馬網名「味道」的美女這次改報半馬,她對我這種想法嗤之以鼻,「我不心疼錢,心疼腿哩」。她這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讓人想起《圍城》里最經典的語錄「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你說結過婚的人勸說未婚青年「結婚不如單身好」,人家能聽你嗎?他總要嘗試一下吧。報了名並非萬事大吉,還需要憑運氣看能否中籤。群里發來報名跑友的照片,只見其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跪在地上,臉前面土裡插著三支點燃的香煙,作揖磕頭祈禱中籤。

也許我們縣裡跑友的熱情和虔誠感動了上蒼,最終中籤和補簽成功的居然有三十多人。這次西馬報名12萬多人,全馬、半馬加上歡樂跑總共3萬人。我初次報名居然也中籤成功,確實是值得慶賀的事。

盼望著,盼望著,西馬的腳步近了!提前兩天,縣裡「黎明腳步協會」和「臨猗樂跑」群為選手組織壯行活動,大家拉上「強身健體,追逐夢想,激情馬拉,展我風采」的橫幅合影留念。10月19日一大早,大家趕到集合點,統一乘車出發。跑友關總這次也中籤了,因為腳疼無法參賽,但他和妻子堅持跟大家同行,還為選手帶來了幾十個茶葉蛋。家裡有葡萄園的劉東不出意外給大家帶了洗乾淨的無籽葡萄,非常香甜。還有的跑友在車上給大家分發小麵包,肉鬆餅等食品。一份份關愛和熱忱如明媚的陽光,讓這個陰沉清冷的秋晨溫暖起來。

到了西安,馬不停蹄先趕到大明宮公園領取裝備。天南地北的跑者匯聚到這裡,排成多路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領完裝備到賓館安頓下來,幾個人相跟著品嘗了「天下第一面」biangbiang面後,又去城牆和大唐芙蓉園遊覽。西安很厚道,馬拉松選手這幾天內可以免費乘坐地鐵,還有多個景點免費遊覽。

10月20日凌晨5點,大家起來洗漱。有的跑友補充鹽丸、能量膠,還有的喝醫院常見的葡萄糖注射液和生理鹽水,五花八門,令我這個門外漢大開眼界。大家吃過早餐,打著隊旗趕到永寧門,用小品里白雲的話說,這裡早已是人山人海,紅旗招展。我們這個小隊伍在人海里走不了多遠,就被沖得七零八落,只好各自為戰。我跑了很遠的地方去存包,又排了好長時間才輪到跟前清理了一下身體。等我趕到廣場,隨著摩肩接踵的人流找自己所在的E 區時,槍聲已經響了,只聽人群里一陣歡呼,原來廣場大螢幕實時播出了開跑的場面。只見五六個黑人選手和一個中國選手跑在最前面。黑人個個身高腿長,蜂腰猿臂,如同草原上的獵豹一樣,那一步的距離抵得上我們兩步,簡直就是一部跑步機器。

天公不作美,開跑前就淅淅瀝瀝的下了起來。我有點後悔,因為嫌累贅沒隨身帶上參賽包里的雨披。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點密集的砸落下來,躲也無處躲,藏也無處藏,個個淋成了落湯雞。主持人在話筒里聲嘶力竭的叫喊著鼓舞士氣。「今天天氣真好,十分涼爽,是個刷新PB的好時機。」人群里一片噓聲,「都快凍死了,還PB。」

槍聲響過十多分鐘了,人群還在一點一點往前挪動。終於我的雙腳踩到起跑計時毯上了,人流也快速涌動起來,可還是無法快跑。平時寬敞的街道現在水泄不通,你只能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兩邊的市民非常熱情,大聲喊著「西安加油,中國加油」,「加油,帥哥(美女)。油現在飽飽的,就是掛不上快檔啊!漸漸地,擁擠的人流有了一點空隙,我忽左忽右,瞅準時機快速穿插。穿插起來並不容易,一要有技術,側著身體在前面兩人時分時合的跑步過程中把握正好分開的那一刻插過去,另一方面要快速通過及時脫離,不然很可能被對方踩了腳後跟。但穿過後還需要及時剎車,防止與更前面的人發生碰撞。穿插超越碰撞到別人或者被踩了腳的情況時有發生,往往一方說聲對不起,另一方多半只揮揮手,跑得氣喘吁吁的,還是少說話,省點力氣跑步吧!但也有不省力氣的時候,往往街道兩旁的志願者喊一聲「中國」,於是賽道上一片「加油」的回應,場面熱烈。有十多個選手穿著統一,打著隊旗,儘量排成整齊的縱隊,一邊奔跑一邊喊口號,「一二三四」,眾人也跟著齊聲呼喊。

十公里過後,歡樂跑的人到了終點,涌動的人流中空隙多了起來。由於地面積水嚴重,空隙中多半是水坑,有人急欲穿插,便會濺起一路水花,引起周邊一片驚叫。有的水坑較深,路邊的志願者便在護欄邊不斷的提示,「路面積水,小心水坑」。下雨還導致路面濕滑,一不小心就會摔跤滑倒。不過身邊的每個跑者都是熱心人,看到有人滑倒便會停下腳步把摔倒者扶起來。由於人流密集,有的人腳下打滑尚未倒地便被後面的人扶住了。天陰沉沉的、霧蒙蒙的,頭上淋著雨,腳下踏著水,密密的雨在空中織成了一張網,籠罩著一切。同行的跑友李艷萍賽後說,西安跑馬她跑出了游泳的感覺。這句話蠻有詩意的,不熟悉的人還以為她是個詩人。其實她是個游泳愛好者,大概身體遇到水便會興奮,這次也是第一次跑全馬,卻如魚得水,跑得非常輕鬆,四小時四十分完賽,給了自己和大家一個驚喜。

我在十五公里過後開始補給,吞了一顆鹽丸,喝了兩小杯功能飲料。接著繼續保持五分多的配速跑步。這時雨漸漸停了,大家也都扔掉了身上的簡易雨披。我注意到身邊的跑步人群中有不少花白頭髮的中老年人,有身材瘦弱的小姑娘,有步履蹣跚的大胖子,看著他們個個其貌不揚,跑步姿勢都不標準,竟然這麼長時間地跑在我前面,不服輸的心理油然而生。超越,超越,我努力加快了速度,左衝右突,十個、二十個,很快把幾百人甩在了後面。腦海里頗為自得的交替閃現著一往無前、勢不可擋、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詞語。但抬眼一望前面的人流依然望不到頭,更要命的是,後面還有不少人也在不斷的無情的超越我。

二十公里過後,半程馬拉松的人開始分流,賽道上一下子變得空曠起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盡情撒歡的奔跑吧!可是,兩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怎麼也提不起速來。很快,手機咕咚軟體提示半馬完成,還不到兩小時。這個速度應該說和平時訓練差不多,發揮正常。但平時也就只跑這麼多,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念頭隨之冒了出來,農人犁地到地頭不也要抽支煙嗎!看身邊走著的人也多了起來,即便自己有心跑,腿腳也不聽話。前面也到了補給站,還是打尖歇息,補充一下能量,恢復體力再跑吧。我邊走邊吃了點香蕉,喝了幾杯飲料。當手機提示這公里用了七分半的配速,我才意識到掉速太厲害了,必須儘快跑起來。這時路邊的志願者加油的口號和手裡的標語牌詞語也變了。「加油,你是最棒的。」「跑起來,不要慫」。還有的志願者喊著「不要走,前面有美女」。其實身邊就不乏美女,其中不少美女穿著不能再短的短褲,不能再小的胸衣,赤膊露背,光著兩條大腿,頗為吸人眼球。可這時也無暇一顧啊!不過有一個又黑又胖的女子引得大家紛紛關注,我追上她鼓足勇氣喊了一聲hello,她也微笑著沖我hello了一聲,那表情竟有些靦腆。這次西馬有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加,不過來者不善,跑在後面基本見不到。所以說前面有美女不一定是真的,前面有洋人卻一點不假。同行的吳師傅賽後說這個女黑人跑得慢是因為底盤重的原因,吳師傅在三輪車機械廠工作,說話自然帶有專業術語。

跑到三十五公里時,已是精疲力盡,全身酸爽,呼吸困難,聽說這是初次跑馬的撞牆期,我想這應該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跑全馬,太苦了!賽道上很多人在走,步履蹣跚。有的選手看到手拿雲南白藥噴霧瓶的志願者就往跟前湊,小腿上噴幾下再接著跑。有的因為腿抽筋疼得呲牙咧嘴,不少人坐上了收容車。前面是一個長坡,我正準備走著上去,看到路邊兩個美女志願者手裡拿著標語牌,上面寫著「寧可吃肉,也不跑步。」我忍俊不禁,跑到跟前苦著臉皺著眉打趣她倆,「美女,我不跑了,給點肉吃吧!」兩個小美女聞言樂不可支,笑得花枝亂顫。其中一個美女挺機智,用手往坡上一指,「前面有肉,趕快跑,遲了就沒有了。」又是前面,前面除了有肉還有大把的美女呢!「望梅止渴」,這招我們的老祖宗曹操早就用過了。不過這樣說說笑笑,我渾身的疲倦竟一掃而光。

終於看到了終點,兩邊的過道上擺滿了廣告牌。廣告牌後面是穿著唐代服裝的美女志願者啦啦隊,加油聲鑼鼓聲震天響。還有一群穿著金色鎧甲手執長矛的人,威風凜凜,分列兩旁。這裡是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御道廣場,仿唐儀仗和仿唐鼓樂氣勢恢宏,場面隆重熱烈,有點疑心自己跑得太快,跑得太多,竟然穿越到了大唐。如有神助,我這時竟然腳下生風,開始了最後的衝刺,一路超越多人,穿過了終點的拱門。很快收到手機簡訊,凈成績4小時18分。還不錯,畢竟是第一次,總要給下次跑馬留下PB的空間嘛!怪不得說跑馬的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馬拉有癮,跑者需謹慎啊!

領取了獎牌和完賽包,我一個人開始了艱難的回程之旅。之所以說艱難,一方面要走很長一段路後排隊坐大巴,然後再坐地鐵,換乘幾次後才能到達所住的賓館,另一方面是自己腰酸背痛,腿麻腳疼,全身零件都快散架了。沒辦法,咬著牙,全程馬拉松都完成了,不差這幾步。在地鐵站換乘時遇到一個老頭和我一路,看對方的穿著和胸前的號碼布,知道都是跑馬的人。一問,對方竟然來自寶島台灣,三十多人組團過來參加西馬的。這麼遠趕來跑馬?面對我的驚奇,他笑笑說,一家人嘛!這個「一家人」三字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在行走和上下電梯時,我腳步蹣跚像個老人,而他腿腳敏捷倒像個年輕人。經過攀談我得知他這些年竟然跑了260次馬拉松,跑遍了五大洲十多個國家。老人61歲了,是台北一所大學的老師。他很健談,一邊和我聊天一邊在手機上和同來的跑友網聊。他給對方發了一張照片後,將手機拿到我臉前讓我看。這是剛才在賽道上照的,老人背後是幾個身著漢服,正在彈奏琵琶和古琴的美女。「這次跑了430,要不是被美女纏住了,我能跑得更好。」「哈哈,你就是個色老頭。」看到老頭手機微信上的對話,我能感受到他年輕的心態和身上洋溢的那種青春活力。聽說這次西馬年齡最大的選手已經八十歲了。「跑步和年齡無關,是青春的源泉,可以使你永遠年輕。它可以征服無情的時間。」這是被美國前總統稱為「跑步界的導師和思想家」喬治希恩所著《跑步聖經》里的一段話。「跑步人永遠是年輕」,我多麼希望自己也可以像這個台灣老頭一樣,活到老,跑到老,開心到老。

回到賓館收拾行囊,坐上了返家的大巴車。一路上大家各自分享著西馬的點點滴滴,歡聲笑語不斷。有人說這次去西馬有好幾個新手,我們的跑馬領軍人物龍教製作的美篇「臨猗馬拉松英雄榜」又要更新了,好期待!

別了,美麗的西安。別了,我的西馬!我還會再回來的!

(責任編輯 楊志強)

推廣團隊

平台顧問

李清水 運城市文聯黨組書記

李雲峰:運城市作協主席《河東文學》主編

本刊主編:譚文峰

平台策劃:高亞東

小說編審:張 輝

微信號:zhanghui750525

散文編審:楊志強

微信號:yzq13734283479

詩歌編審:姚 哲

微信號:8913480

圖文編輯:閆 紅

微信號:yanhong6033

小說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詩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