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為什麼要當警察?」之前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個小伙子
他應該也算是新乾的一個「小名人」
因為他上過央視「鄉約」欄目
相過親!!!
他叫鄒慧斌
當過金川鎮的「村官」
現在是新干縣公安局沂江派出所民警
下面
我們一起走進他關於「警察」的思考
為什麼要當警察
(鄒慧斌)
最近總有個問題會不經意間跳進腦海:為什麼要當警察?一直以來,其實被許多人問過這個簡單卻經典的問題,但從來沒有真正去思考過。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對未知的風險、緊張的氣氛,說不害怕,那是是假的。但縱然是怕,我依然還是硬著頭皮,沒日沒夜地和同事沖在抗疫一線,因為這是一個警察的使命。
家人微信群里有時候聊起疫情,作為醫生的姐姐每次都千叮嚀萬囑咐,要我注意個人防護;平日裡最愛念叨的的老母親始終沒說什麼,卻在一天夜深時突然發信息給我:「兒子,你為什麼要當警察啊?」;當新干出現確診病例的時候,千里之外未能歸鄉的老同學帶著對家鄉的記掛在群里七嘴八舌,看著大家著急的文字,我發了一張深夜帳篷值守的照片在群里,告知大家一切穩定。短暫的沉默後,群內滿是致敬和注意安全的叮囑,接著又一次被問及:「老同學,為什麼要當警察嘞?」
清明節期間,老家族人打來電話問我怎麼沒回,我回答在值班。電話那邊輕嘆一聲:「你家就你一個兒子,年年不回可是有些不像話。」我無奈回應:「要值班,沒辦法。」電話那頭再次響起這個永恆的問題:「你為什麼要當警察呢?」
值班的夜晚,飯後走在派出所的院子裡,這個問題又迴響在耳畔。是呀!為什麼要當警察?
當警察,首先有它最樸實的意義:它是一份工作,靠它可以養家餬口。而且對我而言,它還有一個特殊的意義,這是一份能夠兼顧養家顧老和安身立業的工作。作為家中獨子,百善孝為先,老母在,便不遠遊。
當警察,因為熱愛。兒時便對那颯爽英姿、正義凜然的警服情有獨鍾,經常躺在草地上幻想自己穿著它的帥氣模樣,所以才會在那一年同時考上鄉鎮公務員和公安時,毅然選擇當警察。從警五年,依然熱愛。愛它能救人於危難,愛它能聽千家言萬家話,愛它能予人玫瑰,手有留香,愛它能潤民心、安天下。
有位作家曾說:「感謝那些闖入你日記的陌生人,他們都是你活過的證據。」當警察,活過的證據太多太多。每天,我能接觸到很多陌生人的故事,或喜或悲,或關乎蠅頭小利,或承載家族榮耀;或是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或是一日夫妻百日恩,床頭吵完床尾和。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開卷總是有益,他們的每一個故事都值得我俯下身子認真聆聽、思考。
做為傾聽者的同時,警察又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和執法者。紛爭止於法理。但法理冰冷,單純用其止紛爭可能只是表面和暫時。若要疏其堵,浚其源,除了公平正義,更需要情感溫度。法律本身是沒有溫度的,但當它與具體案件事實發生聯繫時,在辦案人手中便有了溫度,用內在溫暖的司法情懷輔之以外在冷峻的法規法理,既止紛爭,又安人心。廣闊一線,滿富挑戰卻又精彩萬分,用法安天下,依德潤民心,做一個詩意的警察,有趣而又崇高。
選擇當警察,因為有一份特殊情感。這包括了職業本身帶來的榮譽感,更包含了新干公安帶給我的歸屬感。國慶安保與年輕民警一同巡邏、跨年晚會與全局民警一同歌唱、基層派出所與一線民警促膝暢談,謝局長的魁梧身影,讓走在他身後年輕的我們腳步堅定;群體性事件沖在最前面的周局長,讓站在他身後稚嫩的我們無畏無懼;大坑抗疫前線與民警一起熬夜的孫局長,讓深夜值守在卡點的我們精神抖擻。他們身為領導,始終惦記部下,一直與我們同甘共苦。
除了可敬可親的領導,在我的身邊,還有奮戰在隱形戰線、默默付出的前輩;有屢破大案要案、讓群眾為公安豎起大拇指的辦案能手;有不苟言笑、嚴謹包容的廖所長;有一直堅守大坑村抗疫一線,明明自己最辛苦,還不忘關心同事的楊所長;有隻寫他人故事、只為他人拍照攝像的豹哥......他們這些默默付出、知冷知熱的人,都是我親密的戰友,我們有個共同的集體:新干公安。
今年2月份,微信朋友圈滿屏都是新干公安無人機高空防疫和看守所「95後」女民警彈唱的視頻。很多人言語間洋溢著羨慕,很多朋友都夸公安局人才濟濟。無人機飛出了我們新干公安與時俱進的態度;「95後」警花唱出的是我們新干公安溫柔剛毅的情懷。身在這樣的集體,叫我怎能不自豪?
筆觸及此,夜已深沉。披起外衣,走上露台,天空明月高懸,夜微涼。人生,是沙漠裡遠行,只有朝著對的方向努力,才會得到一碗水的獎勵。知道了自己為什麼來,才能更清晰地知道要去哪兒。
有些人可能一輩子只會和警察打一次交道,這一次可能只是一個丟失東西的報警,可能是一個找人的求助,當然也有可能是一個懲罰衝動的案子。但這一次的交道卻會讓他形成對警察的永久印象。所以每次接警、每次救助、每個案子都要認真面對、努力做好,因為我代表著警察形象,也要努力為警察這份職業增光添彩。除了努力,更要奮進,因為身邊有著同甘共苦的領導、默默無聞的前輩和知冷知熱的戰友,沒有理由掉隊,唯有感恩奮進,爭取自己也能為新干公安這個集體錦上添花。